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演變的原因和歷史影響

2022-01-09 12:10:20 字數 4902 閱讀 5282

1樓:東東

儒家應該分三個階段:

一,成型階段,百家爭鳴之時,法家、道家、儒家等等諸子百家,在這個階段,儒家只是眾多學說中的一家,慢慢在不斷完善之中慢慢生存下來、嶄露頭角,便是代表了儒家的先進性與包容性。那個時候的儒家是一種比較開放包容的態度,也是一種先進的學說。其實百家爭鳴,其中暗合了哲學思考的興起,也就是中華文明最早的哲學大發展。

主要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二,大發展時期,就不得不提董仲舒這個人,董仲舒對於儒家的主要貢獻就在於把儒家與帝王的利益聯絡在了一起,把儒家學說發展成了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三綱五常」也是這個時期發展出來的,造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一種形態。

三,進入相對更為封建與嚴苛的時期。儒家從開始一直到北宋前中期,其實還是一個比較開明包容的學派,對於人的影響多在於社會倫理與品德思想方面,也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禮義之所在。對於華夏的影響也是極為正面的。

但是進入到北宋後期與明,儒家的發展慢慢有了一些負面的問題,開始束縛許多人性。這裡要說的就是比如「男女大防」問題,北宋後期以前,男女之防,還不到後來明清這麼嚴苛。嚴苛到女人只能在閨房裡不能出門,女人不能見陌生男子等等。

甚至到後來的三寸金蓮等等,其實也有負面的影響。

但是朱程理學的進步,也是哲學觀念的大發展,到後來王陽明,也有許多正面的進步。儒家一道,總是被現代許多人妖魔化。其實不然,儒家的本質還是在於人與人,人與天地的關係。

也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所在。現代人的倫理觀與是非觀,對於人性的解讀,也主要來自儒家。

沒有儒家,也不會有中國現代社會與家族凝聚、國家意志的統一,一個文化代表了一個民族與社會,這是中華文化最為值得驕傲的。

世界上古文明並非只有一個,但是真正幾千年下來保持一致性的傳承的,就剩中國了。儒家在這方面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的。否定儒家,其實就在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家庭觀,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

一個人不可能把自己從內心到外在完全否定一遍,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可以這麼去否定,那麼這個人也就失去了一個為人的意義了。

儒家思想地位的變化及其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不被人們所重視的原因是儒家的思想不能符合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裡實行,儒家的思想雖然沒有道家的無慾無求,也沒有墨家的「兼愛非攻」但在那樣的一個分割時期是沒有哪個諸侯會實行他的思想的。到了秦朝,儒家的思想在秦始皇重視法家思想的條件下更加不被重視,歷史上秦始皇被稱作暴君就是因為他濫用刑法過度重視法家思想。到了漢朝,儒家思想界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偉人——董仲舒。

他建議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一系列的政策。他把儒家思想推上了第一個高峰。後來又有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一系列的思想最終把儒家思想變成中國的正統思想。

後來到了清朝時,由於清朝的落後,外來思想的衝擊等一些原因,導致儒家思想的影響力開始衰減。

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發展演變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3·襄陽)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

在歷史中,儒學一直在發展與創新。唐代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後中已經斷絕。他在《原道》中說:

「吾所謂道,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他的這一主張被宋代儒者接受併發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

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後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4樓:牛牛的天空下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春秋末期產生,戰國時期初步發展,兩漢時期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流;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與佛教、道教的滲透與融合,宋明時期形成新的儒學體系——理學,並得到發展;明清之際,對儒學的批判和繼承,使傳統文化思想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永恆的生命力;20世紀初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儒家思想遭到猛烈抨擊,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儒家思想的發展演變,經歷了兩千多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總結儒家思想發展歷程

5樓:匿名使用者

(1)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思想體系的核心是

「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係。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與任意刑殺,指出統治階級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

政治上主張改良,認為可以「損益」舊的章法。

(2)戰國時期——孟子思想的發展: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虐民」「暴民」。

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董仲舒的新儒學成為統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採諸於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新儒學以「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為核心。

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4)宋代的新儒學——理學:特點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觀點:

他認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

(5)明朝理學走向極端——王陽明的心學:①創立背景:明朝中期,社會動盪不安。

②目的:「破心中之賊」,維護封建統治。③主要觀點:

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克服「私慾」,以「致良知」,即恢復內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觀念,忍受封建統治的壓迫。④評價: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走到了極端。

6樓:英格拉姆

1、產生背景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2、興起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

此時,孔子已死三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拓展資料:

儒學現代意義的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我們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的民族復興的前夜,此時此刻,必須回顧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

第二,新的世紀,我們的國家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的問題。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也必須有個對自身"文化"上的自覺。

什麼是"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說:"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們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迴歸'的意思,不是要'復古',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

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來研究我們民族文化的歷史和它發展的前景,就必須適應當代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形勢,即"新的軸心時代"到來的文化發展的新形勢。適應我們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必須有一個文化自覺的要求。

7樓:課文你來說

1、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孔子的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係。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與任意刑殺,指出統治階級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

政治上主張改良,認為可以「損益」舊的章法。

2、戰國時期——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時期——董仲舒的新儒學成為統治思想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

此時,孔子已死三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4、魏晉——唐宋時期

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這是為士族辯護的一種消極思想。

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

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的思想,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後人稱之為程朱理學。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是宋代主要的哲學思想。

5、明朝時期——理學走向極端

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李贄是明後期「異端」進步思想家,他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揭露道學的虛偽,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他是中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帶有民主性色彩。

二、儒家思想簡介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的歷史演變與發展,儒家思想發展歷程

這個題目太大了,可以關注三個階段 初期 孔子 孟子 荀子等 中期 董仲舒 後期 宋朝理學家 儒家思想發展歷程 儒家思想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 概括和繼承了夏 商 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2 戰國時期孟子的...

中國古代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中國古代思想家有哪些?

晏子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6383533 前500 名嬰,字平仲,春秋齊國人。在君臣關係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觀點,即君臣互補,取長補短,而非一味附和。他是一位無神論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認為統治者應當親民愛民,採用 民本 的思想治理國家。...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歷程

商鞅變法根本廢除了均田制?怕有錯喔,均田制是唐中期廢除,商鞅他是戰國時的,他穿越了?中國土地制度的演變發展歷程 一 原始社會 氏族公有,集體耕種,平均分配 二 奴隸社會 夏商 春秋末年 井田制,千耦齊耘。商鞅變法,承認私人佔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推動地主經濟的發展。三 封建社會 私有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