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前兩句描寫了什麼,《涼州詞》這首詩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021-10-11 21:59:09 字數 1491 閱讀 4906

1樓:小貝貝老師

描寫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

唐·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白話釋義: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寫作背景:

根據王之渙墓誌銘可知,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渙辭官,過了15年的自由生活。《涼州詞二首》當作於其辭官居家的15年期間,即開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

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

「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筆調蒼涼悲壯,雖寫滿抱怨但卻並不消極頹廢,表現了盛唐時期人們寬廣豁達的胸襟。詩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使 詩意的表現更有張力。用語委婉精確,表達思想感情恰到好處。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742),唐代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至絳(今山西絳縣)。講究義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

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用詞十分樸實,造境極為深遠。傳世之作僅六首詩。

2樓:匿名使用者

一種意境。離黃河越來越遠,彷彿那條河流在天上下來一般,記過戰爭洗禮的江山是何等的淒涼。身為政治家的王之渙卻不能讓國家戰亂平息,內心無比淒涼,所以有了下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只是作者對當時時局的感嘆。

《涼州詞》這首詩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樓:我是老夫子

畫面 :遼闊的西北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天際雲端直瀉而下。然後作者的視線由遠而近,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只有一座邊塞孤城巍然屹立,顯得十分孤獨寂寞。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畫面。

4樓:快樂的生活耶

我覺得《涼州詞》這首詩其實描寫詩人藉助茫茫的戈壁,孤獨的邊塞,,抒發了對戰土無窮的思念和他們的痛苦。

5樓:匿名使用者

乙一個個都11個小時了

王翰涼州詞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什麼的場面,後兩句表達了什麼,也表現了什麼,讀來使人覺得什麼而又什麼

6樓:佘宜介彥露

作者回憶母親用麵包擦油鍋的故事讓讀者體會到母親一切為了孩子的深情和苦心.這樣寫為後面的敘述做了鋪墊.

按一下手機右上角的採納或者電腦上的好評哦!謝謝

王之渙的涼州詞主要描寫什麼,王之渙的涼州詞這首詩是對什麼環境的描寫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涼 抄。襲。王之渙的涼州詞這首詩是對什麼環境的描寫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景物有 黃河,白雲,孤城,山,羌笛,玉門關。原詩 涼州詞 王之渙 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譯文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

《遊園不值》這首詩前兩句寫了什麼?後兩句寫了什麼?全詩抒發了

前兩句寫 環境,後兩句寫 事物。全詩擰發 作者對觀園的戀戀不捨!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表達了作者的遺憾和高興 遊園不值 詩的前兩句表達出了詩人的什麼之情?頭兩句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

絕句的前兩句是什麼描寫?後兩句是什麼描寫

一般前兩句都是寫景 寫事 寫物,後兩句是抒情描寫。舉例說明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絕句 的前兩句描寫什麼?後兩句描寫什麼?前兩句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後兩句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