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無以明智非寧靜無以致遠什麼意思

2021-09-17 21:45:19 字數 6070 閱讀 2266

1樓:布吉島該叫啥

「非淡泊無以明智,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

擴充套件資料

《誡子書》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誡子書》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2樓:青妍知識屋

1、釋義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2、出處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3、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4、譯文

.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就不能**遠矚。

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經濟世,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3樓:豬才不理的包子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4樓:張強abcd張強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5樓:天涯

只有內心淡泊,才是有智慧,只有內心平靜,才能走的更遠

6樓:一生一世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   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7樓:

不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8樓:射手

我來看看,各位大佬們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什麼意思

9樓:哆啦之王強者

譯文1.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內心平靜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2.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就不能**遠矚。

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經濟世,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3.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1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13樓:陽春三月

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思是:不寧靜就不能**遠矚。

14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如果不內心坦闊,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才能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有兩個回答,你們可以任選一個。第一個回答: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的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第二個回答: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摒棄雜念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17樓:匿名使用者

不淡泊名利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干擾靜下心來無法實現遠大目標。

18樓:匿名使用者

不恬靜寡慾就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就不能完成遠大目標

啦啦啦 德瑪西亞

德瑪西亞之力

19樓:匿名使用者

不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達到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20樓:匿名使用者

內心不恬淡,沒辦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

21樓:星星莎糖

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出自諸葛亮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望參考!(^-^)

22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23樓:匿名使用者

不怕困難,勇敢前進,堅持努力就會成功。以前目標很接近繼續向前。

24樓:匿名使用者

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25樓:不見了

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臨近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26樓:0蘇堤春曉

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啥意思?

27樓:一彈戲牡丹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一、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二、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

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三、作者出處

三國時期 諸葛亮 《誡子書》

一、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二、作品賞析

《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28樓:匿名使用者

釋義: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出自諸葛亮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原文選段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白話文釋義: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29樓:東郭賢初甲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蘇白少年讀到諸葛孔明「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總覺得虛偽,對於魯迅評價三國「狀諸葛機智而近妖。」一句頗為讚賞。年近30,品味此句,忽而覺得是至理良言。

之所以從前覺得諸葛虛偽,是以為他在走終南捷徑,假裝歸隱,所謂「臥龍」,實則包含抱負和野心,比如他時常以管仲、樂毅自比。

如此一個有才能的人,如何甘心在襄陽隆中種地?是因為時機未到,未逢明主。所謂時勢造人,在不適合的時候,做事情不順利,在不適合自己的環境裡,做什麼都要失敗。

所以唯有淡泊,淡泊是一種瀟灑和灑脫,是一種看清了的欲走還留,是微微地笑。在艱難的亂世裡,誰能說老於林老泉下不是一種理想的人生,諸如陶潛的不為三鬥米折腰的灑脫,去種菊南山下,難道一味的是消極的?

寧靜是和諧,寧靜是找到自己的過程。真正的明白自己是什麼,找到自己的快樂所在,這樣的狀態是安靜的自足的也是自在的。是幾於道和真人的。也是找到了自己的佛。

唯有淡泊和捨棄,才能得到和超脫。唯有寧靜和沉默,才能明白道理和自己。等到自我修煉成熟和時機成熟了,就是另外的樣子了。所謂大隱隱於世,小隱隱於野。

大隱有自我,就無所謂自我人間,所以明志。不會被別人左右,只會以自己的志向和魅力、機智去折服影響別人,實現目標。唯有寧靜過後,才能走入喧囂,去面對雜音和干擾,這個時候的態度是濟世的,是改變蒼生的,是積極地面對世界,求解,是以堅實和堅韌的自我去影響世界。

中國文人的情懷多是外儒內道的,對立統一的。只有多一點淡泊才能明白些自己,只有多一些寧靜才能知道遠方。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像致遠這樣的名字晉什麼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 誡子書 但非諸葛亮的原創。而出自西漢,劉安 淮南子 主術訓 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談寡慾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哲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什麼...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翻譯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沒辦法增長才幹,不定下志向就無法學有所成。出自誡子書。誡子書 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 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 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

求動漫,非種馬非後宮,1對1,無曖昧,人物美型,最好是校園戀愛,結局要溫馨,不要悲傷的,可以感人不

gosick 哥特蘿莉偵探事件薄 結局完美 一對一 我不劇透了 中二病也要談戀愛 中二病也要談戀愛!戀 clannad 龍與虎 惡魔奶爸貌似也不錯。好想告訴你一二季都不錯的 伯爵與妖精,狐妖x僕ss 有什麼好看的校園愛情魔法動漫人物要美型情感曖昧 零之使魔 天使怪盜 校園迷糊大王 魔偵探洛基 百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