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漢獻帝沒能殺掉曹操呢,為何漢獻帝沒能殺掉曹操?

2021-09-02 14:18:53 字數 5716 閱讀 2856

1樓:4個土豆

依據漢獻帝的謀略和能力,他要是能把曹操殺了,那麼他就不會被稱為漢獻帝了,說不定還能延續自己東漢的輝煌呢。可惜呀,漢獻帝之所以被稱為漢獻帝,那就是因為他滅不掉曹操,只能被其當做棋子玩弄於股掌之中。

沒實權,作為一個皇帝竟然沒有實際的軍事大權,那不是傀儡皇帝的悲哀還能是什麼,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要麼就是象徵性的露露面,證明自己還活著,其他的事一概做不了,他拿什麼和那個權傾天下的曹操鬥。

膽小怕事、懦弱不堪。自己的生活被一介臣子所掌控,他活的也委屈,在心裡不知道已經將曹操弄死幾百萬回了,但是現實中,他一看見曹操就兩股戰戰不敢抬起頭,拿什麼殺掉威風凜凜、自信滿滿的曹操,氣勢上已經被曹操甩掉七八條街了。

刺殺行動被曹操發現,反而失去自己的愛人。他也行動過,可惜用人不慎,更可惜天不滅曹操,被曹操發現了,按著曹操那個殺伐決斷毫不客氣的曹操來說這樣的事當然是不可忍的,於是他在群臣面前逼迫漢獻帝殺了自己的愛人,也就是那個設計刺殺朝廷重臣的“幕後**”,漢獻帝無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愛人被曹操殺掉,這該是有多麼的痛。

2樓:

歷史上,各大反曹勢力曾發動過多次誅殺曹操的祕密行動。最著名的是建安五年董承等人發動的“衣帶詔”事件。但這些行動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為何漢獻帝沒能殺死曹操、奪回權力呢?主要是由於東漢皇權的一大支柱——太監,都被消滅了。

東漢太監在歷史上臭名昭著,在大家的印象中,這些人都是殘害忠良、禍國殃民的小人。太監們確實幹過很多壞事。不過,他們的一個優點卻不能被抹殺——太監往往對皇帝絕對忠誠。

太監是絕對依附於皇帝的。他們既無法像文官那樣通過讀書考試做官,也很難成為上陣殺敵的武將。只有為皇帝賣命,他們才能發達。

皇帝沒了,他們就是喪家之犬(而對於文臣武將來說,即使換皇帝、改朝換代,他們還能照樣做官)。歷史上,如高力士、王承恩等太監,都表現的非常忠心。

東漢太監在維護皇權方面的功績更勝過其它朝代,如竇憲、樑冀等大權臣都被太監扳倒了。竇武、何進兩位名聲較好的權臣,也都死於太監之手。

東漢太監在與權臣的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往往幾個人、十幾個人一密謀,就有辦法終結一代權臣。太監們無牽無掛,失敗了不過一死,成功了就是榮華富貴。

所以他們如冒險家一樣熱衷於打倒權臣。

太監們藏身於皇宮中樞之地,發動政變比朝臣更方便。皇帝平時想見大臣並不容易,但卻可以隨時和太監進行密謀。太監不像大臣們那樣引人注意,他們可以更隱蔽的聯絡人馬。

他們可以方便的控制尚書檯等行政中樞,併發布詔書、政令。權臣即使有千軍萬馬,也立即處於道義上的劣勢。太監們也可以等待權臣入宮之時,找機會下手。

畢竟權臣入宮,不方便帶太多兵馬。比如張讓、趙忠就是引誘何進進入皇宮,並將他殺死。

東漢有數千太監。平時雖然他們也互相爭鬥,但是一旦面對外敵,他們就會團結起來。太監在朝臣之中,也有不少勢力。

太監的親屬,也往往有不少在地方上做官。太監在京城禁軍中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漢靈帝初年,大將軍竇武試圖除掉太監勢力。

雙方激戰時,一經太監喊話,竇武率領的禁軍就有大量倒戈、投降的。何進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手下的禁軍,因此要調董卓、丁原等外兵入京誅殺太監。

其實,曹操就屬於太監勢力的一員。曹操父親曹嵩,是大太監曹騰的養子。這曹騰在宮中三十多年,權傾朝野,很多重臣受過他的恩惠。

曹騰的養子曹嵩官至太尉,所以曹操也是標準的**子弟。曹家因曹騰而發達。借曹家之勢,曹操稱雄天下。

曹丕稱帝后,曹騰被追尊為大魏高皇帝,是歷史上唯一的太監皇帝。

從曹操家族的發家史中,可以看出東漢太監勢力的強盛。但在漢靈帝死後,袁紹、袁術兄弟派兵消滅了東漢全部的太監,太監勢力遭到了毀滅打擊。漢獻帝因此失掉了最忠心、最有戰鬥力的部屬。

再想對付曹操這樣的奸雄,無疑是很難的。

為何漢獻帝沒能殺掉曹操?

3樓:kyoya恭

歷史上,各大反曹勢力曾發動過多次誅殺曹操的祕密行動。最著名的是建安五年董承等人發動的“衣帶詔”事件。但這些行動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為何漢獻帝沒能殺死曹操、奪回權力呢?主要是由於東漢皇權的一大支柱――太監,都被消滅了。

東漢太監在歷史上臭名昭著,在大家的印象中,這些人都是殘害忠良、禍國殃民的小人。太監們確實幹過很多壞事。不過,他們的一個優點卻不能被抹殺――太監往往對皇帝絕對忠誠。

太監是絕對依附於皇帝的。他們既無法像文官那樣通過讀書考試做官,也很難成為上陣殺敵的武將。只有為皇帝賣命,他們才能發達。

皇帝沒了,他們就是喪家之犬(而對於文臣武將來說,即使換皇帝、改朝換代,他們還能照樣做官)。歷史上,如高力士、王承恩等太監,都表現的非常忠心。

東漢太監在維護皇權方面的功績更勝過其它朝代,如竇憲、樑冀等大權臣都被太監扳倒了。竇武、何進兩位名聲較好的權臣,也都死於太監之手。

東漢太監在與權臣的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往往幾個人、十幾個人一密謀,就有辦法終結一代權臣。太監們無牽無掛,失敗了不過一死,成功了就是榮華富貴。

所以他們如冒險家一樣熱衷於打倒權臣。

太監們藏身於皇宮中樞之地,發動政變比朝臣更方便。皇帝平時想見大臣並不容易,但卻可以隨時和太監進行密謀。太監不像大臣們那樣引人注意,他們可以更隱蔽的聯絡人馬。

他們可以方便的控制尚書檯等行政中樞,併發布詔書、政令。權臣即使有千軍萬馬,也立即處於道義上的劣勢。太監們也可以等待權臣入宮之時,找機會下手。

畢竟權臣入宮,不方便帶太多兵馬。比如張讓、趙忠就是引誘何進進入皇宮,並將他殺死。

東漢有數千太監。平時雖然他們也互相爭鬥,但是一旦面對外敵,他們就會團結起來。太監在朝臣之中,也有不少勢力。

太監的親屬,也往往有不少在地方上做官。太監在京城禁軍中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漢靈帝初年,大將軍竇武試圖除掉太監勢力。

雙方激戰時,一經太監喊話,竇武率領的禁軍就有大量倒戈、投降的。何進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手下的禁軍,因此要調董卓、丁原等外兵入京誅殺太監。

其實,曹操就屬於太監勢力的一員。曹操父親曹嵩,是大太監曹騰的養子。這曹騰在宮中三十多年,權傾朝野,很多重臣受過他的恩惠。

曹騰的養子曹嵩官至太尉,所以曹操也是標準的**子弟。曹家因曹騰而發達。借曹家之勢,曹操稱雄天下。

曹丕稱帝后,曹騰被追尊為大魏高皇帝,是歷史上唯一的太監皇帝。

從曹操家族的發家史中,可以看出東漢太監勢力的強盛。但在漢靈帝死後,袁紹、袁術兄弟派兵消滅了東漢全部的太監,太監勢力遭到了毀滅打擊。漢獻帝因此失掉了最忠心、最有戰鬥力的部屬。

再想對付曹操這樣的奸雄,無疑是很難的。

為何漢獻帝沒能殺死曹操、奪回權力呢?

為什麼曹操和曹丕不殺死漢獻帝呢?

4樓:大家看見

雖然大漢王朝權威不再,但是漢天子在名義上依然是天下人的天子。叼如曹操,但是曹操無論權力有多大,在漢獻帝面前依然是臣子,稍有不敬就會有壞名聲,名聲一旦壞了就不好當皇帝了;曹丕更沒資格殺漢獻帝了,曹丕本來沒什麼功績,就是靠繼承他爹的地位,殺了漢獻帝的話恐怕他的兄弟都要找理由搞他了(曹植、曹彰本來就對曹丕當世子這件事很不爽),而且漢獻帝是禪位給曹丕的,哪有被禪位的人殺禪位者的?

5樓:靈異的占卜師

樓上兩位解釋都沒錯。

當時曹操已經是平定天下三分有一,但沒有曹操天下何止三分,可以說曹操的存在其實延長了漢朝的壽命,而自己也是漢朝的功臣。我個人認為曹操雖未稱帝但並不是不想讓江山姓曹,只不過自己已經給自己貼上了漢臣的標籤不願意晚節不保。畢竟,天下本來已經是曹家的了。

這從歷史上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孝獻皇帝這個稱呼是曹家送給劉協的諡號,而劉備給劉協封的是孝愍皇帝(漢朝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諡號都是孝x皇帝)。歷史普遍都承認劉協是漢“獻”帝,自然都承認了曹氏政權的正統地位。已經有了其實,對於患有頭疾,朝不慮夕的曹操來說,何必掙其名呢。

其實這一點在電影《銅雀臺》裡刻畫得很深動,推薦參考。

6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說時機還沒成熟,朝中還有一些忠義之士,他們是反對加害漢獻帝,漢獻帝是漢朝的代言人,加害了,鑑於當時的軍閥割據,只能讓更多的人起來攻擊曹賊。到了後來,三分天下後,北方基本統一,曹魏政治經濟政策,恢復了北方的經濟發展,政治上推出九品中正制,符合豪強地主要求。所以越到後來,漢獻帝越沒有存在的必要,結果是必然的。

7樓:乘桴浮海

曹操何以威震天下?原因之一是“挾天子以令諸

侯”,天子要是殺了,還怎麼令諸侯?而且天子當時已是毫無權力的傀儡,對曹操沒有實質威脅,沒必要殺,殺了會遭到天下諸侯厭惡,不殺還能博個忠臣的名聲。(雖然諸葛亮說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至於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登帝位,登基當日即把獻帝遠貶,不久獻帝死,很多人懷疑是曹丕加害。

8樓:冷酷的神趙雲

挾天子以令諸侯,殺了獻帝反而會遭到諸位諸侯的群攻,因為殺了獻帝就曹操就被別的諸侯抓到把柄,說他反賊,更好地打擊他。

9樓:經年夏至

殺了被人罵,不殺起碼有個道德上的號令。

漢獻帝為什麼想要除掉曹操?

10樓:華文出版社

董卓被除掉以後,又發生了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的兵亂,局勢動盪了好多年都不得安穩,直到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當了丞相之後,在曹操的精心治理下,國家才慢慢地安定下來。

東漢到後期的時候,政治很腐敗,曹操當丞相期間,對朝廷多年留下來的**病進行了大力整頓,他要求大小事情都要經過他同意,才能決定下來。

這樣時間一長,從漢獻帝到一般大臣,都認為曹操太霸道了,不少人公開地或者暗地裡反對曹操。可曹操也毫不客氣,對那些反對他的人給予全力打擊,有的被降職,有的甚至被判刑、殺頭。漢獻帝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著沒意思,於是要想辦法除掉曹操。

漢獻帝在朝臣中摸底,看誰能承擔起除掉曹操的任務。想來想去,只有車騎將軍董承,既是皇親國戚又是官位很高的大臣。漢獻帝想把董承找進皇宮中商量,又怕太引人注意,使祕密洩露,便把自己的詔書縫在一條衣帶中賜給董承,並對董承做出種種暗示。

董承回家以後,仔細檢查衣帶,發現了皇帝的詔書,便和自己的幾個好朋友吳子蘭、王服、種輯等人策劃怎樣除掉曹操。他們覺得劉備是個人才,便拉劉備一同加入行動。

劉備當時在京城住著,他也早對曹操心存不滿,就參與了董承等人的謀劃。事情還沒辦,正巧,袁紹的弟弟袁術領兵到青州去,曹操派劉備去堵擊袁術,他撥了一支兵馬,讓劉備率領,劉備就離開京城,發展自己的勢力去了。

200年的時候,董承的謀劃洩露了出去,被曹操得知,曹操立即派兵把董承、吳子蘭、王服、種輯等人捉起來,全部處死。

曹操清除了內部的隱患後,想起了劉備,覺得劉備將來會是自己最大的對手,一定要趁他勢力不夠大時消滅掉他,否則會後悔一輩子的。曹操的謀士們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見,他們害怕在攻劉備時袁紹會乘機襲擊後方,勸曹操要謹慎一點才是。祭酒郭嘉支援曹操的意見,郭嘉認為,劉備現在力量不強,打劉備很容易,而袁紹這個人性格軟弱多慮,辦事不果斷,他要先觀望一下才會決定出不出兵,等他下定決心出兵,我們早已消滅了劉備,結束戰鬥了。

當時,劉備在徐州駐紮,曹操大軍一至,他果然被擊敗,只得丟掉徐州,投奔袁紹去了。

當曹操攻徐州時,袁紹的謀士們建議袁紹乘機去襲擊曹操的後方,袁紹一直猶豫著不肯行動,直到劉備失敗逃走時,袁紹才醒悟過來,這時卻已經來不及了。

曹操打敗了劉備,又在官渡和袁紹大戰一場,打敗了袁紹,乘勝平定了河北一帶。漢獻帝給曹操不斷加封,直到曹操當了魏王。

從董承**曹操不成被處死以後,漢獻帝和皇后伏氏更加不安起來,伏皇后給自己的父親伏完寫信,在信中數說曹操怎樣專權,要求父親看準機會,幫助皇帝除掉曹操。伏完是個比較淡泊的人,不願為這些名利之事去爭奪,便把伏皇后這封信收藏起來,根本沒準備去實行。到曹操當上魏公時,伏完已經去世了。

伏完家的用人發現了伏皇后的書信,將信送到曹操手裡,曹操立即起身進入皇宮,逼漢獻帝廢了伏皇后,並立自己的女兒曹節為皇后。

曹操為整頓東漢末年的國家政治,做了許多事情,立下了許多功勞,可皇帝還嫌他專橫,幾次想害他,這是不公平的。過去許多戲劇作品中常常把曹操描寫成又奸又惡的壞人,這也不是公平的。

漢獻帝為什麼想要除掉曹操,為何漢獻帝沒能殺掉曹操?

董卓被除掉以後,又發生了董卓的部下李傕 郭汜的兵亂,局勢動盪了好多年都不得安穩,直到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 當了丞相之後,在曹操的精心治理下,國家才慢慢地安定下來。東漢到後期的時候,政治很腐敗,曹操當丞相期間,對朝廷多年留下來的 病進行了大力整頓,他要求大小事情都要經過他同意,才能決定下來。這樣時間一...

漢末,漢獻帝已是傀儡,為何曹操還要將女兒都嫁給他

首先要更正,曹操並沒有嫁這麼多女兒給劉協,史書上明確記載的,就只有三個,當然了,這也是挺多的。至於他嫁這麼多女兒給劉協的原因,主要是三點 一是為了更好地監視和控制劉協 二是女兒不值錢 三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利用外戚身份專權。另外連嫁三女,其實是當時的慣例,有點 替補 的意思。雖說當時劉協已經完全成為了曹...

曹操為何要把7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

因為他想掌握漢獻帝的一舉一動,如果只嫁一個女兒又怕被策反,所以全部嫁之。為了控制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曹操把7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用她們來監視漢獻帝的一舉一動。曹操為何要將幾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好像是要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利,所以才想要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都放在皇帝身邊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