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謨提出的二難式是什麼,怎樣理解“休謨難題”?

2021-08-30 10:03:59 字數 3787 閱讀 2932

1樓:要有深度的生活

“休謨難題”也即“休謨法則”(hume’s law):我們不可能從“實然”(is)中推出“應然”ought)。通常認為,“休謨法則”是休謨在《人性論》中提出的,其根據是《人性論》第三卷第一章第一節最後的一個“附論”:

“對於這些推理我必須要加上一條附論,這條附論或許會發現為相當重要的。在我所遇到的每一個道德學體系中, 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個時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進行的,確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對人事作了一番議論;可是突然之間,我卻大吃一驚地發現,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題中通常的‘是’與‘不是’等連繫詞,而是沒有一個命題不是由一個‘應該’或一個‘不應該’聯絡起來的。這個變化雖是不知不覺的,卻是有極其重大的關係的。

因為這個應該或不應該既然表示一種新的關係或肯定,所以就必須加以論述和說明;同時對於這種似乎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即這個新關係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關係推出來,也應當舉出理由加以說明。不過作者們通常既然不是這樣謹慎從事,所以我倒想向讀者們建議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這樣一點點的注意就會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學體系,並使我們看到,惡和德的區別不是單單建立在物件的關係上,也不是被理性所察知的。”(休謨:

《人性論》中譯本,關文運、鄭之驤譯,商務印書館,2023年,第509-510頁)

2樓:武晨曦

簡單地說就是“現象學”。在哲學角度看來,連馬克思都是現象學的忠實信徒。休謨相信在現象學中,沒有一個哲學家能夠正確地理解世界的真實性,包括人自身。這就是休謨難題。

其實,達爾文的“意識功能”理論,沒有一個哲學家能夠真正地去理解。當然,休謨是不可能看到了。所以,休謨可以大談特談“現象學”。

在這裡,我不是去評判休謨的《人性學》,恰恰相反他所談的哲學內容是正確的。事實上以往的哲學家都在現象學中學“驢拉磨——轉圈”。中國人最崇拜的馬克思主義也在“驢拉磨”,馬克思看到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興奮不已,他只看到“進化論”(現象),卻沒有看到“意識功能”(本質)。

意識成了物質的屬性(本質成了現象的屬性)。杯具啊!

達爾文提出:意識具有“選擇與適應”“識別與記憶”“遺傳與變異”功能。我們加上,“磁共振譯音”“磁共振語音同步”“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資訊反饋(傳送接收)及處理”的功能。

生命之所以稱為生命就是因為它具有意識。

其實,休謨是給自己出的難題,以此來說明哲學家們的可悲。

3樓:匿名使用者

康德的休謨問題其實是一個關於認識論的問題。

也就是歸納邏輯(經驗)和演繹邏輯(邏輯推理)的矛盾。

歸納經驗能帶給人新的知識,然而歸納所得的知識是不確定的,比方說一個人到了一個村子,問發現第一戶人家姓王,第二戶人家也姓王......第十戶人家還是姓王,就想當然的認為該村所有人都姓王,如果第十一戶人家不姓王,此人的這個結論就會被證偽。順便一提,科學發現都是歸納所得,所以科學要不斷證偽。

演繹邏輯所得結論都是確定正確的,然而演繹邏輯的缺陷在於,邏輯推理所得的結論隱含於其前提之中,邏輯推理並不能帶給人新的知識,例如從“同位角相等”和“角a角b是同位角”推出“角a=

角b”。

歸納能帶給人知識但不可靠,演繹可靠卻不能給人知識,休謨從中推出“人類無法獲得可靠的知識”的結論,即我們不可能從“實然”(is)中推出“應然”(ought)。

4樓:匿名使用者

大衛·休謨提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或事實與價值的關係問題即“休謨問題”。休謨對此提出了一條以其名字命名的哲學法則,即著名的“休謨法則”——價值判斷決不能從事實判斷中推匯出來。也就是後人所說在事實與價值之間存在一條“二歧鴻溝”,這個二元論哲學結論對後世哲學發展影響極其深遠。

怎樣理解“休謨難題”?

5樓:匿名使用者

休謨的觀點是:

1、“是”與“不是”(實然關係,事實判斷)和“應該”與“不應該”(應然關係,價值判斷)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關係

2、對於一個事物作出“是”與“不是”的判斷,不能直接得出“應該”與“不應該”的結論

3、從前者到後者的轉換,必須通過論述和說明。

例如:烏鴉是黑的。不能推出烏鴉應該是黑的。要認定烏鴉是而且應該是黑的,必須經過論證。

休謨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什麼

6樓:點點星光帶晨風

雖然休謨屬於18世紀的哲學家,他的著作中討論到的題材大多與現代哲學界的主要爭論有密切關係,這與其他同時代的哲學家相較是相當罕見的。一些休謨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思想可以歸類為以下幾點:

1、因果問題

休謨不贊同大多數人都相信的只要一件事物伴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它在那之後而來,故必然是從此而來)的思想觀點。

2、歸納問題

在《人類理解論》一書中,休謨主張所有人類的思考活動都可以分為兩種:追求“觀念的連結”(relation of ideas)與“實際的真相”(matters of fact)。

前者牽涉到的是抽象的邏輯概念與數學,並且以直覺和邏輯演繹為主;後者則是以研究現實世界的情況為主。而為了避免被任何我們所不知道的實際真相或在我們過去經驗中不曾察覺的事實的影響,我們必須使用歸納思考。

3、自我理論

休謨指出我們通常會假設現在的我們就和五年前的我們沒有兩樣,雖然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改變,呈現在五年前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都是同一個人。我們也會思考時光究竟可以在不改變一個人自身的情況下,改變一個人內在到什麼程度。

不過休謨否認那神祕的自我與一個人所帶有的各式各樣人格之間是有所區分的。

當我們開始自省時我們會發現:“除非依靠一種特定的感覺,我們從來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識;人只不過是由許多不同的感覺累積而成的一個集合或一個包裹,這些感覺永遠處在一種快到無法想像的流動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換。”

4、實踐理性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一些行為比其他一些行為要來的“合理”。舉例而言,吞食鋁箔片在大多數人來看是一種很奇怪的舉動。然而休謨否認那種理性在驅動或排斥特定行為上扮演了任何重要的角色,畢竟理性只是一種對於概念和經驗的計算罷了。

在休謨來看,真正重要的是在於我們如何感覺這些行為。休謨的這個理論在現代被視為是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的基本原則,主張一個行為的合理與否應該是取決於這個行為能否達成其預定的目標和慾望,無論這些目標慾望為何。

理性只是扮演著一種媒介和工具的身份,用於告訴我們怎麼樣的行為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和慾望,但理性本身永遠不能反過來指揮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目標和慾望。

7樓:是嘛

因果問題,休謨不贊同大多數人都相信的只要一件事物伴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的思想觀點;歸納問題,休謨主張所有人類的思考活動都可以分為兩種:追求“觀念的連結”與“實際的真相”。

自我理論,休謨指出我們通常會假設現在的我們就和五年前的我們沒有兩樣,雖然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改變,呈現在五年前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都是同一個人;實踐理性,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一些行為比其他一些行為要來的“合理”。

擴充套件資料雖然現代學者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僅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但是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8樓:匿名使用者

他對兩種知識的區分和對因果關係的懷疑奠定了他在西方知識論中的地位

;他對人性的分析開啟了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情感主義,也成就了後來的功利主義;他的懷疑論為康德破除了獨斷主義迷夢;他的經驗主義方法成為維也納學派開創分析哲**動的一個重要法寶。所有這些都使得休謨哲學毫無疑問地成為西方哲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一章,但同時,這也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象:休謨只是一個高舉經驗主義大旗的人性論者,一個溫和的懷疑論者。

9樓:原風景的憧憬

因果關聯,看他的《人性論》和《人類理解論》

二建實務考試難不難?二建考的實務是什麼?

二級建造師實務這科考試有點難度,首先實務本身就分為建築工程 公路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礦業工程和機電工程等6個專業類別,考生任選其一報考,不過各科都要求的專業性比較強,考察的內容也多是偏理解性知識,以案例題形式出題考核為主,總分120分,案例題分數佔了80分,屬於重中之重,因此會有一定的...

教育的本質特點是什麼?怎樣理解教育的概念

1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 2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 3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傳遞經驗的形式 4 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目標的社會活動。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質特點 教育的本質特點從四個方面理解 1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 2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 ...

生產與運作的含義是什麼?怎樣理解生產與運作管理的概念

通俗點講吧,生產是指原材料加工製造,按照客戶或產品要求製成可 的合格品的過程!而運營管理是對生產過程的管控,包含生產 技術 質量 採購 倉儲 成本等!也就是對生產要素人機料法環的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定義是什麼 bai生產運作管理是對 du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運zhi行與維護過程的dao管理,版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