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高中學過的文言文有哪些?

2021-07-13 03:19:04 字數 9034 閱讀 8291

1樓:愛幻想的作畫者

詞類活用

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實詞可以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詞等類;虛詞可此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麼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精華藏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

名詞用作狀語,並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係,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裡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則:名詞後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於此. 鼓樂:擊鼓奏樂

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願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雲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貨動詞性短語相連線,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弦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鄰之厚,軍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3、數量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麼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覆覆”)變化。

4、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裡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4.1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

例如:不及物動詞類: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遊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

4.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例如: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4.3名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5、意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5.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

例如: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5.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名詞的使動用法

(1) 什麼是“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用作謂語的動詞(簡稱“使動詞”)具有“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也就是說,用動賓結構的形式來表達兼語結構的內容。這兒所講的“用作謂語的動詞”,既包括常規的動詞,也包括活用為動詞的名詞、形容詞。例如: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威王欲將孫臏。”句中的“將”本是名詞,意為“將軍”,在這句話中,“將”活用為動詞謂語,並且是使動用法,其含義是“使……當將軍”。

“欲將孫臏”這個動賓結構,表達的是“欲使孫臏將”這個兼語結構的內容,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想使孫臏當將軍。這就是“使動用法”的實質。

(2) 一般名詞的使動用法

在古漢語中,名詞、動詞和形容詞都有使動用法。名詞的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為活用為使動詞的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賓語成為什麼”的意思。例如:

《史記•項羽本紀》:“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史記•晉世家》:“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 《韓非子•難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

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無故誘致虜使,以詔諭江南為名,是欲臣妾我也,……”

在上述諸例中,“王我”是“使我為王”,“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長出肉來”),“國異姓”是“使異姓立國”,“相之”是“使之為相”,“臣妾我”是“使我為臣妾”的意思。

(3) 專有名詞的使動用法

專有名詞也可用作使動,例如:

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無故誘致虜使,以詔諭江南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劉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時期的濟南知府。金兵攻打濟南,劉豫屈膝降金,被金立為傀儡皇帝。他在位八年(1130—1137),為虎作倀,屢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敗。

後來被金所廢,並被金將完顏兀朮所俘。“劉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為劉豫那樣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左傳•定公十年》:“公若曰:‘爾欲吳王我乎?’”

春秋時期,吳王僚被專諸(人名)用劍刺殺。《左傳》中的這句話,是魯國貴族公若藐向蓄意謀害他而用劍尖朝著他的養馬人說的,意思是:“你想使我成為吳王嗎?

”言外之意即“你想像專諸刺殺吳王僚那樣刺殺我嗎?”專有名詞“吳王”用作使動。

一般來說,專有名詞用作使動,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種“比方”、“喻稱”之義。

(4) 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

方位名詞有時也用作使動,表示使賓語按照這個名詞所表示的方位行動。例如:

《戰國策•楚策四》:“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

《史記•蘇秦列傳》:“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矣。” 例中的“下鳥”,是“使鳥落下”的意思;“東蘇子”,是“使蘇子(蘇秦)到東邊(齊國)去”的意思。

(5) 名詞使動用法中的賓語省略

用作使動的名詞後面的賓語,偶爾也可省略,但根據上下文意可以補足。例如:

劉向《新序•節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例中的“臣”後省“之”,“友”後也省“之”。“不得而臣”即“不得使之為臣”、“不得而友”即“不得使之為友”之意。

2樓:

我覺得主要是分析語言環境,句意或者動詞後面的詞。比如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句話動詞後面接的耳,是名詞,而且耳朵不能自己亂,只能被擾亂,“亂”是主語的動作,作用在賓語上,所以是使動用法。

再例如“銜觴賦詩,以樂其志。”,與上句一樣的分析方法,樂修飾後面的志,就是志向。志向不可能主動的樂,所以樂還是主語用作於賓語,依舊是使動,使...

樂。純手打,不懂再問。~\(≧▽≦)/~

高中學過的文言文有哪些?

高中文言文都有哪些?要全的!! 5

高中文言文都有哪些?

高中文言文全部目錄

3樓:桐榆愈白蓮

第一冊:17燭之舞退秦師

18勾踐滅吳

19鄒忌諷齊王納諫

20觸龍說趙太后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2寡人至於國也

23勸學

24秋水(節選)

第二冊:17過秦論

18鴻門宴

19蘭亭集序

20歸去來兮辭

21師說

22阿房宮賦

23諫太宗十思疏

24種樹郭橐駝傳

第三冊:17六國論

18遊褒禪山記

19伶官傳序

20石鐘山記

21項脊軒志

22五人墓碑記

23登泰山記

24病梅館記

第四冊:17陳情表

18祭十二郎文

19愚溪詩序

20赤壁賦

21逍遙遊

22騰王閣序

23柳毅傳(節選)

24促織

第五冊:14蜀道難

15將進酒

16兵車行

17李杜詩五首(峨眉山樂歌、

春夜洛城問笛、客至、旅夜書懷、登岳陽樓)

18齊桓晉文之事

19莊暴見孟子

20孟子見樑襄王

21短文兩篇(齊人有一妻一妾、

弈秋)第六冊:13報任安書

14廉頗藺相如列傳

15屈原列傳16信陵君竊符救趙

(ps:第六冊都為節選)

高中文言文一些常用字詞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今異義

文言文中相當一部分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古今有了不少變化,詞義或擴大

,或縮小,或轉移,或褒貶色彩發生變化。因此複習時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如:江河、親戚、爪牙等

附:古漢語中常見的單音節詞古今異義整理(前古義,後今義)

凶(穀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惡、**)

加(更;增加) 假(藉助;不真實的)

信(的確;書信) 河(黃河;泛指江河)

櫓(盾牌;划船的工具) 贏(揹負;勝或獲得)

走(跑;不行) 次(水邊、駐紮;量詞)

向(從前;對、朝或偏袒) 窮(困厄、不得志;貧困、窮)

率(一概、全部;率領、輕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來、原則) 床(坐具;臥具)

抑(或者;抑制) 歸(女子出嫁;回來)

比(等到、緊挨、並排;比較) 渠(他、它;水道)

去(離開、距離;往) 陽(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陽、)

怒(振奮、大鵬展翅起飛的氣勢;發怒)

危(高;危險) 但(只;但是)

略(奪取;簡略) 將(請;將要)

或(有人、或許;或者) 愛(吝嗇;喜愛)

固(本來;堅固) 諸(之於、之乎;眾、各)

擇(區別;選擇) 隱(哀憐、不忍;隱藏或隱瞞)

稍(逐漸;稍微) 誠(果真、如果;真誠)

贊(引見、介紹;稱讚) 拜(授官;一種禮節)

除(授官;除去) 安(養生;安定、安然)

鄙(邊境;輕視或粗俗) 池(護城河;水塘)

摧(傷心;破壞或折斷) 湯(熱水、開水;較濃汁液)

按(查究;壓住或按照) 都(大;都市或全)

病(困苦至極;疾病)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齒(年齡、歲數;牙齒) 伐(功業、誇耀;坎)

顧(拜訪;回顧或照顧) 會(恰逢)聚會或會議)

間(參與;中間或間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遷(放逐;遷移) 景(大、日光;景緻或情形)

害(嫉妒;禍害或害處) 攝(整理、整頓;吸取或保養)

遣(休、被夫家趕回孃家;消除或派遣) 冒(塗蓋、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適宜;特殊的或驚異的) 要(邀請、相約;要求)

嚴(尊重;嚴格或嚴密) 卒(死,終於;士兵)

尋(不久;尋找) 章(花紋;文章或圖章)

速(招致;速度快) 寢(醜陋;睡覺)

古漢語中常見雙音節的古今異義整理

執事(對對方的敬稱;掌管某項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門所帶的包裹等)

夫人(那個人;尊稱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壞人的黨羽)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養生(供養活著的人;保養)

山東(崤山以東;山東省) 婚姻(兒女親家;結婚)

非常(意外的變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樹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學者(求學的人;有專門學問的人) 經營(蒐集、儲存;籌劃、組織)

逢迎(迎接;說話、行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於是(從此;連詞)

從而(跟從、來;因果連詞) 行為(品行是、品行作為;舉動)

小學(小的方面學習;學校教育的初級階段)

痛心(痛恨;極端傷心)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顏色(臉色、容顏;顏料或色彩) 智力(智謀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可憐(可愛、可惜;值得憐惜) 空中(中間是空的;天空)

便利(吉利;方便)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老大(年齡大;排行第一) 首領(頭顱、生命;某些集團的領導人)

可以(可以憑藉、可以用;可能或許可) 浩蕩(荒唐;水勢浩大)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自由(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作案(作几案;進行犯罪活動) 交通(交錯相通;水陸運輸的總稱)

失意(意見不合;不得志) 成立(長大**、**立業;開始存在)

縣官(官府;縣令) 告訴(向上報告;讓別人知道)

然後(這樣以後;順承連詞) 果然(飽的樣子;與事實相符)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惡劣) 流涕(流眼淚;流鼻涕)

約束(規約、盟約;限制、管束) 同氣(同胞兄弟;同類)

親戚(內外親屬;族外親屬) 無道(無人談論;沒有道德修養)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中國(中原;中華人民共和國)

無論(更不必說;連詞) 左右(皇帝身邊的近臣;方位或約數)

無賴(活潑頑皮;品行不端) 指示(指給……看;上級傳達下級的命令)

感激(感動憤激;深深地感謝) 從容(言語舉動適當得體;不慌不忙)

因為(於是寫;因果連詞) 絕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困境)

開張(廣泛擴大;開業)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時期)

具體(形體完備;明確、不抽象) 痛恨(痛心遺憾;仇視憤恨)

結束(整好裝束;完畢) 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為正義而死)

往往(處處;常常) 中間(中間夾雜;裡面)

扶老(柺杖;扶著老人) 猖獗(跌倒,引申為“失敗”;猖狂無忌)

不過(不超過;轉折連詞) 恰恰(鶯啼和諧之聲;正好)

大風(麻風病;大的風) 用心(因為用心;用功或肯動腦筋)

中間(當中夾雜;當中) 烈士(有節操、有抱負的人;為革命犧牲的人)

美人(歌伎、宮妃;美貌女子) 前進(上前進獻;向前行走或思想進步)

肉食(享受優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選擇連詞或者副詞)

致意(抒發心情;表示問候) 會計(聚會商議;財務計算的人)

何苦(哪怕、怕什麼、怎怕;不值得做,犯不著)

無賴(胡作非為、活潑好玩;流氓、無理取鬧)

作文(寫文章;語文課裡寫文章的練習)

形容(形體容貌;對人或事物的形狀或性質加以描繪)

豪傑(有聲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風流(傑出、英俊,繁華的景象、流風餘韻;生活浪漫放蕩、男女關係不正當)

3、一詞多義

單音的文言實詞大多是多義詞,因而接觸時一要清楚它幾種常規的解釋;二要根據語境判斷句中意義(是本義還是引申義,是用作名詞還是動詞)。——對這一點要學會推測。

4、詞類活用

這是詞語功能的改變,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有很大關係。詞類活用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名詞活用作動詞、名詞活用作狀語、動詞活用作名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等。

5、通假

不論是古有其字還是古無其字,只要課本、練習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儲存,尤其是一些常見通假。

高中文言文古今異義總結,高中文言文古今異義詞語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語 陳涉起義 處處,到處 會計 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陳涉起義 會,聚會 計,商議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麼 壟斷 冀之南 漢之陰,無壟斷焉 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寧信度,無自信 鄭人買履 相信自己 結束 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 馮婉貞 整...

高中語文古文學過哪些,高中學過的文言文有哪些?

必修 燭之武退秦師 荊軻刺秦王 鴻門宴 詩經兩首 氓 采薇 離騷 孔雀東南飛 蘭亭集序 赤壁賦 遊褒禪山記 寡人之於國也 勸學 過秦論 師說 廉頗藺相如列傳 蘇武傳 張衡傳 歸去來兮辭 滕王閣序 陳情表 選修 六國論 項脊軒志 選修的太多了,記不得了 高中學過的文言文有哪些?高中語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

高中文言文斷句並翻譯,文言文斷句翻譯

內容來自使用者 reed0608 高中文言文斷句技巧古典詩文08 21 1140高中文言文斷句技巧1 讀文段 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 句讀 明辨句讀,是閱讀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時教學中,我們就重視文言文的誦讀,目的就在於能通過熟讀培養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語感。而文言文斷句的基礎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