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桌上的文化,中國的餐桌文化有什麼?就餐禮儀是什麼?

2021-05-02 09:15:19 字數 4232 閱讀 9410

1樓:調皮小

中國自古本是分餐制,到了北宋以後才進化到如今的合餐制。分餐的歷史要比合餐長得多。

從古代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聚餐時,人們分別就坐於各自案几的後面,彼此間隔著相當的距離,各有一套相同的飯菜,各吃各的。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著名的鴻門宴,就是這樣乾的。

而從分餐變到合餐,始諸唐代,完成於北宋。這個轉變,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

分配方式的演進

這是由分餐向合餐過渡的一個最基本條件。當食物相對匱乏時,「按人均分」是比較適合的分配原則。要獲得平均,就需要在就餐之前將食物分為相等的若干份,這便形成了原始的分餐制。

而畢竟人的情趣、口味、習慣不同,所需也不同,待食物相對豐足後,人們便有條件按照自己的不同喜好進行選擇,即「各取所需」。這是最適合於合餐的分配方式。

住宅建築的演進

最初,廚房和餐廳是一體的,人們習慣於在房屋之內建備一火塘,將炊具架於火上,待食物烹好,就由固定的人來分配,大家圍火而食。這裡既是炊事中心,又是進餐場所。到春秋戰國時期,廚房和餐廳的分工已普及。

這個分工推動了餐食製作的精細化,減少了就餐者以前必須完成的很多進食工序。比如食客對大塊熟肉的切割、去骨等粗笨費力的工作,現在可以在廚房裡完成,餐廳擺放的是精細處理後的餐食。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無此分工之前,若採用合餐,對於一般的家庭四五個人(事實上,古時的家庭不分家,通常是多於四五個人的),在同一個食器裡,手舞足蹈地切割同一盤食物,似乎是自尋煩惱,而有了這一分工,人們只需從同一食器裡取得自己想要的食物就可以了。

食物多樣化的演進

我們的餐飲在不斷推進,菜餚的種類越來越豐盛。分餐制顯然不能適應食物多樣化的發展。假如8個人吃12道菜的話,每人一份的分餐就需要近百種餐具,這樣不但浪費人力和餐具,而且佔用很大的空間,在每個人的小俎案(古時一種低矮的用於盛放食物的工具)上都擺放12個食具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餐食傢俱的演進

很早以前我們是沒有桌椅的。此前,古人們習慣於「席地而坐,憑俎案而食」,就是把用蘆葦編成的席子鋪放在地上作為坐具,面前放置俎或案以盛放食具等東西作為食案,吃飯時在席上跪坐著吃,即所謂「跽坐」。遊牧民族進入中原以後,與中原地區的文化相互融合、影響,帶來了新的傢俱。

早在東漢後期,遊牧民族的胡床(一種比較低矮的坐椅)就已傳入中原。這種椅子的應用使原來的跪姿轉變成了坐姿,這樣,矮小的俎案就不再適應坐姿變化的要求,便漸漸地被淘汰。而且,這時的房屋較以前更加高大起來,正好需要高大傢俱的配合。

於是大案高桌開始出現並迅速發展。那麼,如果再沿襲原來的分餐制,每人都要有一套高大的桌椅,四五個人或許尚還可以(其實已經很擁擠了),人數再多就會造成糜費,而且也太沉重,佔用空間多,何不合而為一,同盤而食呢?

作息時間的演進

我們的祖先一直遵循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規律。大約從商代到春秋戰國這段時期內,基本上實行一日兩餐制,即「食時辰(七至九點),下市申(十五點至十七點)」。大約在戰國末年,一日三餐制漸漸流行,增加了「宴輔」(十九點至二十一點)。

要在這個時間內吃飯,就必須配備照明,而當時的照明工具絕不是我們現在電燈這樣的亮度,其光照範圍也非常狹窄。分食的宴會需要很多光源,但仍然會昏昏暗暗模糊不清。採用合餐則可以統一方便地解決照明問題。

進食餐具的演進

我們的祖先也曾與現在西方人一樣,使用刀叉而非筷子。刀叉要同時使用左右手,因此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相當的距離。同時刀叉只適於近距離的傳輸,大概也就限於從胸前的盤子到嘴之間。

如果這個距離按合餐制的要求,至少要延長到嘴到桌子的中心,也就是說至少要比桌子的半徑更長。顯然,刀叉承擔不了這個距離的傳輸功能。而筷子出現後,合餐就方便多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大概可以這樣理解,西方人至今仍然使用刀叉進食,與他們保持分餐制是互為因果的。

合餐是歷史的進步,不僅體現在其演進過程的本身,也體現在對社會行為和文化的巨大影響上。合餐共食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親密關係,養成了對別人關心照顧以及我們民族謙讓的美德,也使中國人變得溫良和善,進而增加了家人的凝聚力和整個社會的和諧;培養了中國人的溝通能力,創造了溝通場所,增加了合作機會;滿足了人們對食物多樣性的需求,以及豐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養成了中國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

用這個例子,我想說明的是,相對於文學、藝術、**、雕塑、建築、繪畫、科技等人類高階活動,吃飯是最簡單的活動。但是,如果連這樣簡單的吃飯問題都搞不清楚,怎麼去評價我們浩瀚而複雜的文化?又怎敢貿然定下這樣的結論?

2樓:孤單鼴

傳酒令教育孩子(家長最愛)

中國的餐桌文化有什麼?就餐禮儀是什麼?

3樓:麻汁丫

中國的「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中國餐桌上的講究

中國餐桌上的禮儀

4樓:高原膈應

飯桌禮儀   飯桌上的文化,就是「飲饌文化」的通俗叫法。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會、經濟、習慣、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飯桌文化,眾多家族在飯饌方式上有「家宴」、「賓宴」和「便宴」——家宴是指家族自己過節和各種喜慶活動而設的宴席;賓宴是宴請親戚朋友的宴席;便宴是家常便飯。老北京飯桌上各種禮儀十分講究,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折射出老北京的價值觀念,自覺或不自覺地構築了具有「禮」、「孝」、「德」、「教」為內容的飯桌文化。

  「禮」是指飲饌的禮節和禮儀。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和個人的禮貌要求。家宴、便宴要以「長」(家長、長輩)為主,賓宴要以「客」為主。

因此,就形成了許多規矩約束家人,尤其對孩子們的約束更加嚴格。   禮有形式之禮和待侍之禮。形式之禮是指禮儀的形式和氛圍所體現的禮,比如宴請場所的選擇、禮儀的檔次、環境的營造、用具的準備,都要體現對客人的一種尊重。

待侍之禮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禮節,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長為先、師為先、遠為先的原則,即按輩分排座,家庭教師要優先入座,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要優先入座,對待家境貧窮的親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顧,主人在席間與其交流的時間要長些,敬酒次數要多些,並有意識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絕活」如棋藝、書法、唱功,以獲得眾人的讚賞和尊重。同時嚴格要求管家和僕人不準慢待這些人。   雖然每次宴請視客人身份和禮儀風俗的特點,在飯菜種類、質量檔次、飯莊的選擇上是有區別的,但絕不能讓客人挑出「不是」來。

在宴請中的祝詞、敬酒、交談、進餐、辭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禮節。   開宴前主人要將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並致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不能強求;主動替不勝酒力的客人喝酒,並向客人致意;向賓客敬菜時,要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次數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則會讓客人尷尬;主人要注意席間相互交流的廣泛性,不要熱此冷彼,如有女賓,更要注意談話內容和對女賓的尊重;主人不能先於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辭宴;主人要陪主賓,漱口、淨手後到另座飲茶。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訓斥孩子和僕人;主與客的孩子發生爭執,主人要將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誰是誰非,都要向對方表示歉意,但不能當著客人面教訓自己的孩子,否則客人會感到不自在。

  賓宴一般也是不讓孩子參加的。記得小時候家宴時,要求孩子們要做到懂規矩、尊敬人、講禮貌、有教養,有三個不準:吃飯時不準出現喧譁聲、碗筷碰擊聲,更不準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準吧唧嘴和出虛恭。

二祖母說吃飯時聽到吧唧嘴的聲音讓人作嘔,吃飯時出虛恭令人難以忍受。並讓吃噎著連續打嗝的孩子主動下桌,不準拖拉椅凳以免發出刺耳的聲音,這就是不準出聲的要求;二是不準「下嘴」,長輩不動筷子孩子們是不能先夾菜的,不準將嘴填得滿滿的,不準狼吞虎嚥,不準站起身來夾菜,夠不到的菜可示意長輩給夾,不準用筷子在菜盤中亂挑亂翻,不準邊吃邊用雙眼緊盯著桌上的菜,不準用筷子指人,不準將不愛吃的東西和口雜牙穢扔在或吐在地上,不準掉飯粒,揭饅頭皮和剩飯要將飯碗扒拉乾淨。最忌諱的,就是孩子將筷子直插在飯碗中;三是絕對不準孩子喝酒。

當年兩個祖母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樂樂,在飯桌上玩些遊戲,輸了要出節目,吃完飯還要讓孩子們比比誰的飯碗和桌面最乾淨,席間溫馨的氣氛十分濃厚。   「孝」家宴時講究要尊重長輩,要盡孝道。   這種「孝」不只是晚輩對長輩的敬、尊,也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

因此,晚輩就更加敬重長輩更加孝順老人,在每個人的心中鑄就了真誠的孝道。   「德」是一種品行,在家族的飲饌中有「讓、度、儉」的要求。   「讓」是要求大家相互謙讓,不要好吃的搶著吃,要先讓別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氣,要做到讓為先;「度」要求喝酒吃飯要有度,不能暴飲暴食,更不能勸酒無度,置人於醉。

「儉」是要節儉,不能浪費,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費糧食,兩位祖母經常囑咐設宴不要鋪張奢侈。宴席結束後,都要將沒動過筷子和未曾上過桌的菜帶回家。   「教」是飲饌方面的家庭教育。

通過口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繼承了家族中的老規矩和禮俗,在與家庭教師共同用餐時,祖母總是要求幾位教師給孩子「訓話」,並根據社會時尚向孩子們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現象就去指點一下,讓孩子們知道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寓教於吃中。

5樓:愛》《殤

食而不語 主為先

中國人為啥喜歡端著碗吃飯,而不在餐桌上吃

2.現在農村人民的生活更加忙碌了。只有在吃飯時,彼此之間才能聚在一起。畢竟,每個人白天都在忙著工作。只有在早上和下午,村民們才能聚在一起。開心的,不開心的都說出來,有矛盾的,大家幫著開導開導。因此,每個人都會利用吃飯的時間,在緊張忙碌的一天裡互相交流感情。3.為了省電,農村吃飯的時間,外面的天通常仍...

家鄉人的餐桌文化作文家鄉人的餐桌文化作文

餐桌上bai 的故事記得有一次du放學回家zhi,我看到媽媽炒dao的菜一點兒都不合我的口回味。所以我答哀求爸爸帶我出去吃飯。媽媽說 孩子,你不要總是吃一種蔬菜 土豆絲 不愛吃別的青菜。今天媽媽做的是豆角炒肉,你嘗一嘗,一定會喜歡的。我一嘗,果然很好吃。我一邊吃,一邊讚歎。媽媽說 今後一定要記住,什...

酒桌上盆裡倒的什麼會有濃濃白煙,餐桌上廚師在沙鍋裡倒水就冒出來很多白煙,和仙界一樣是怎麼回事,怎麼做出來的?

倒入 乾冰 預期效果一定很佳,而且無礙環保。餐桌上加開水起白煙是怎麼做的 凡耐溫油漆塗過的木餐桌面,都不怕開水燙!因此,開水打在桌面時,桌面油漆不會損壞。我答怎樣?餐桌上廚師在沙鍋裡倒水就冒出來很多白煙,和仙界一樣是怎麼回事,怎麼做出來的?可能砂鍋裡面他放有乾冰,乾冰易揮發,就會冒好白多煙,像仙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