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的媽媽都在吼孩子

2021-05-02 07:22:29 字數 3567 閱讀 7078

1樓:師慧家長課堂

我想大部分家庭都會出現一些對著孩子大聲吼現象,看見孩子把剛收拾的家弄的一團糟時、當孩子把你的手機摔壞時、當孩子把你剛買的很貴的擦臉油全部都抹在他的臉上時,大部分的家長的反應都會是大聲吼「你怎麼這麼調皮,快下來。」

3、        家長跟孩子之間溝通方式不當。很多家長會希望自己說完以後,孩子就會立刻去執行,但是孩子往往會說「我一會去」然後一會的就沒動靜了,然後媽媽再說,孩子還是不動,第三遍媽媽就開始大聲吼孩子,希望他能夠儘快去做,結果孩子更不去了。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你說的內容不好,而是你說話的語氣和溝通的方式不正確,從而點燃了孩子的「鬥志」,要跟你對抗到底。

2樓:玉虛虜季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家庭的殺傷力有多大,很多人從小感受到現在,媽媽不快樂,孩子怎麼敢開心。生娃前,總幻想自己會是個100%溫柔的媽媽,可生娃後,教育孩子****!

很多家庭,媽媽承擔了大部分養育孩子的責任,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所以,媽媽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家庭的溫度。

以下的場景是不是常常在家中上演「今天吃午飯的時候,小寶故意玩食物,把飯碗打翻了,有點惱火,就不由自主地吼他了,事後又特別的後悔」大吼大叫的結果總是兩敗俱傷,孩子免不了大哭一場;而媽媽內心呢?同樣非常糟糕,甚至懊惱不已……

媽媽們是否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們肯定對自己這種行為很痛恨,但很難**。求心理安慰全天下,所有的媽媽都在吼孩子嗎?

家長「吼孩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兩個部分,媽媽們可以看看,你是不是也這樣?

一、孩子問題:

孩子不按我們說的做;無理取鬧耍無賴、說話不算話;電視說好看一集,不停的看下去;不收玩具;不刷牙;不好好吃飯....感覺說上100條都沒問題。

二、大人問題:

回家特別累,孩子卻特別煩;大姨媽來了,心裡煩躁著;在單位又碰到心機婊了...;回到家還要寫明天的報告,工作沒完成,亞歷山大.....

而且,很多家長在吼完孩子後,開始後悔,還會給自己找個藉口來避免內疚感:其實我也不想吼孩子,可他總是不聽話還愛發脾氣!我能怎麼辦呢!?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別被焦慮的情緒影響

有一個媽媽在朋友圈分享說「剛剛吼完孩子,真的很後悔,心疼兒子成為了我情緒不穩定的犧牲品。」引起了大家的同感。多少孩子在默默地當著父母的出氣筒啊。

講真,孩子真的需要你這樣去罵嗎?其實,很多時候你的焦慮往往比孩子的問題本身更可怕。比如一個孩子剛剛學說話,口齒不清,一著急就結巴。

我想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小朋友有時候急著跟我們說一件事的時候,就會急得說不清,我會聽著,告訴他慢慢來,一句話允許他說幾遍。慢慢地,他不再說話打結,表達越來越流暢。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說不清,心裡很著急,這個孩子今後讀書怎麼辦?會不會變成一個結巴孩子?怎麼辦?

被焦慮控制之後,父母就會嚴厲而急切地關注這個問題,第一遍可能耐心教導,第二遍還老樣子,直接就劈頭蓋臉地罵過去,結果孩子越說越結巴。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大部分人不可能剛開始就可以做的很好,很多時候一個不嚴重的問題,被父母焦慮的情緒影響著,變成了真正的問題。

卡耐基說:「情緒失控,等同於魔鬼出現,它可以瞬間毀掉一切美好的東西。」

情緒包含了喜怒哀樂,這些會受環境和事件的影響,我們常常說要學會控制情緒,但是很多時候確實很難做到。

不止一位媽媽表示:我知道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

生活中我們往往認為聲音大能讓孩子聽話,其實效果適得其反,寶爸媽的大嗓門和負面情緒會激發孩子的負面情緒,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所有的情緒都與環境和事件有關,所以重要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問題解決,而不是一直髮洩自己的情緒。

媽媽們感覺負面情緒即將壓倒理智的時候,首先深呼吸,告訴自己放鬆下來,放鬆後會發現,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說了一百遍,孩子尿尿還是不會叫人,算了,早晚他會自己上廁所的。

老公又沒有收拾房間,其實,他上班也挺累的,忘記就忘記了,再告訴他一次不就行了。

面對犯錯的孩子,寶爸媽怒氣沖天的時候,網路上有個幽默的小方法,默默地數一二三,同時告訴自己:親生的,親生的……

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情緒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或媽媽情緒低落,這個時候要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情緒不好,5分鐘後再和你談或再陪你玩。要相信這5分鐘的力量,5分鐘足以讓媽媽找回理智,冷靜地處理問題。

嬰幼兒期的孩子雖然不知道5分鐘有多長,但孩子能感受到時間的界限,而且會有所期待。

有實驗證明,孩子對情緒的感知遠遠大於對文字和圖示的感知。雖然成年人會隱藏情緒,但孩子很敏感,他們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緒。我個人建議,隨著年齡增加,可以讓孩子瞭解爸爸媽媽也會有負面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一個正常的社會人有負面情緒很正常,但要有釋放和輸出的渠道。

孩子本來就這樣,家長不瞭解孩子身心特點。

孩子身心發展是有規律有階段性的,孩童時期,由於他們的心智未成熟,情緒管理、自控能力弱;孩子的世界是想當然的世界,很多時候,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會通過發脾氣、哭鬧等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當你接納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時候,或許,你吼孩子的機率會越來越少。

需求得不到滿足

被需要:從孩子牙牙學語至2歲開始語言爆發,到因果關係,他們的處在語言的積累和建立發展階段,有時不能將自己的想法、要求和願望明白地表達出來。爸爸媽媽不懂他,孩子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他們就會躺地上、大哭大鬧,甚至傷害環節和自己。

蹲下來平視交流是我們早教老師與孩子交流的第一個動作,這是走進孩子心的第一步,家長也是的。

怎麼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很多家長會為了孩子好,為了安全,會要求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而事實呢呢?

不要跑,結果孩子跑得比劉翔還要快。

不可以丟東西,結果丟得家裡到處都是東西。

我們試著做一個試驗:

閉上眼睛,深呼吸。

天邊飛來了一頭藍色的大象,他有大大的耳朵,長長的鼻子,現在開始,你不要像藍色的大象,不要想它那大大的耳朵,不要想長長的鼻子。

聽完後,家長們腦海裡肯定都是藍色大象,長鼻子,大耳朵的藍色大象。不是說了不要想,為什麼我們會對藍色大象特別影響深刻呢?

這就是溝通技巧,你叫孩子不要跑,孩子聽到的永遠是跑,不要丟,聽到的永遠是丟。

換個角度,正向的引導孩子,把你想要看到的結果說出來。

不要跑——我們可以說:「慢慢走」

不要丟——我們可以說:「放回原來的地方」

很多家長會以「為了孩子好」為理由,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行為甚至想法,當孩子不願順從時我們仍不斷要求他們必須做到!孩子沒有能力與費盡心機的大人爭辯對錯,卻也不願意屈服,他們就用自己的情緒來抗拒改變。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我們自己,當有領導要求我們去做一件我們內心並不認同的事情時,是不是也同樣想翻個白眼、發個脾氣?

我們應該儘量做觀察者和引導者,不做直接要求孩子的人。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制訂生活計劃、善於分享、傾訴,製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給自己和家庭制訂周全的計劃,如果可以的話,每週有一次正式和非正式的家庭會議,討論下週的事情,或者利用好每天吃飯的時間,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每人說說接下來幾天的計劃,有計劃的生活可以減少我們的焦慮。

家庭成員間的分享很重要,好的、壞的都可以分享,分享時要允許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想法。說不出來的委屈不是委屈,寶媽壓抑在心底的抱怨、不甘、不滿,不說出來只會越埋越深,表達出來才會被別人看得到。媽媽應該是一個家庭的引領者,授權讓每個人承擔適當的責任,讓每個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這樣的家庭氛圍一定是積極向上、輕鬆愉快的。

為什麼所有的缺點都在我身上,為什麼命運對我不公平?缺點都在我身上

平常心看待 聽了你的話,我覺得以貌取人的不是他們,而正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內心的心魔控制了你。我相信如果你足夠自信,足夠豁達,你自身就會散發一種氣勢,讓人不敢輕易調侃。給你的建議是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這件事,給自己的人生定下個目標,並堅信自己一定能行。然後目不斜視的朝著目標走。從而真正的發自內心的不去在...

媽媽們為什麼都在為孩子家庭作業頭疼

可恨的作業,毀了很多孩子 因為孩子現在學的,和我們那時候真的不一樣,過去的簡單,現在的感覺好難。例如拼音,我們那時候先學會拼音,就是一個小朋友不會都過不行,什麼時候全班人過去,老師才會講下一課。然後是生字。數學十以內的老師也要講幾天的。不像現在,拼音差不多,大部分孩子過了,老師就講下一課。所以有的就...

女朋友家裡媽媽哥哥的孩子所有的開銷都是女朋友來承擔,以後我們怎麼過日子

不是說怎麼過日子,恐怕結婚都難。因為孃家人會要一大筆彩禮。你能不能承擔得起都是問題。女朋友的孃家就是個無底洞。填不滿。關鍵是你女朋女,現在就任她的家人剝削她。將來也不忍心不管家人。所以只會把你拖入一個無法容忍的境地。孝要有度,她媽年紀不太大,應該能照顧自已,她哥的任何事不用管。你先同女友說明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