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端午節門上要掛草呢 那叫什麼草

2021-03-19 11:28:46 字數 4423 閱讀 2743

1樓:逍遙子

叫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

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以下幾個: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

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5、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

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為什麼端午節門上要掛草呢?那叫什麼草?有什麼用?

2樓:柳惠心斛誼

掛菖蒲簡介

漢族端午節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清代已有此俗。

這天,人們將菖蒲(或艾葉紮在一起)掛於門戶,也有將菖蒲與艾葉倚在或插在門帝的。民間有用它來驅邪。掛菖蒲,艾蒿這已是南北城鄉的習俗,可在江西,安徽的部分地方端午節這天家家門前懸掛蒜頭,有的掛石榴花.

蒜的氣味辛烈,石榴花五月盛開,是"天中五端"之一,以期"趕鬼除菌".

端午節門上掛的草叫什麼

3樓:仰慕

那叫艾草(學名應該叫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端午節家家戶戶掛在門上的那個草草藥是什麼意思?

4樓:心靈的感悟

端午節門上掛的是艾蒿,可以散發香氣,驅邪、避邪。

古人認為,艾蒿可以驅邪、避邪。

艾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可以供灸法上使用。

據傳說,黃巢造反的時候,所到之處基本上都是屠城。

一天他帶兵路過鄉下一條小路的時候,看見一位婦人和兩個小孩子,婦人身上揹著大的孩子,小的孩子跟著走。黃巢覺得奇怪,經詢問知道:背的是丈夫的前妻所生,路上走的是自己親生。

黃巢深受感動,於是告訴婦人,決定不殺這一家人。讓她在端午節的早晨在家裡屋簷下掛上艾草和桃枝。於是,婦人把訊息告訴了大家。

隨後黃巢把這一命令通知了手下所有人。沒想到第二天一進城,士兵們發現城內所有人家都高懸桃枝和艾草。城內所有人躲過一劫。

黃巢率兵經過,發現每位人家門前都掛著桃枝和艾草。知道了一定是那位善良的婦人所為。黃巢遵守了諾言,軍隊沒有殺這個城一個人。

後來端午節清晨掛艾草和桃枝這一典故就做為一種保平安的習俗延續了下來。

端午節**於屈原投江的故事。當年,屈原參政時主張:對內舉賢授能,修明法度,改革弊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堅持合縱聯盟。這一主張遭到貴族的反對與陷害,導致屈原被流放。

公元前277年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屈原痛感國家的敗亡,而自己又不能力挽狂瀾,於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悲憤地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愛國主義者,每年都要到江邊祭奠屈原,表達哀思!後來,農曆五月初五逐漸演變成為端午節。每到節日,人們包粽子、賽龍舟。

5樓:匿名使用者

菖艾```2個東西

端午節前後,家家戶都要掛菖艾、喝雄黃酒。雖然這是個古老的傳統,但醫學家們認為插菖蒲、掛艾葉的確有藥用效果。歸州民諺也說:「端午不掛艾,死噠多個怪」。

端午掛艾葉、插菖蒲的良好習慣一直被屈鄉人民保持好下來,有的還常年儲存,一到端午舊艾換新艾,成為藥用之寶。

6樓:匿名使用者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娛樂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7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驅邪,二是艾草有很多功效。

端午節門前掛的草叫什麼?有啥意義

端午為什麼要插草在門上

8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個傳說,什麼朝代記不清了,反正是有一位將軍端午節帶兵去**一個村子,怎麼看到一個老人很可憐,是那個村子的,就告訴那個老人在自家門上掛葫蘆和篙草就可以不殺他家了。老人回去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全村,村裡家家掛了了葫蘆和篙草,將軍一看受感動了放過了這個村子,從此以後家家端午節要掛葫蘆和篙草滅避兵禍,聽這故事時太小了也忘記得差不多了。

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上掛艾草﹖有什麼意義嗎﹖

9樓:樓暎信貝

端午「插艾草」的來歷

端午節本是紀念屈原的節日。至唐黃巾起義時,黃巢義軍攻打中原地區,時值端午。當地**於是放出風聲:

「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是為"走黃巢"。實際是使義軍無法與民眾接觸,以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

中原地區某戶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婦人與二個小孩,一小孩為親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歲。婦人一人帶二小孩逃難,揹著她嫂子的遺孤,卻讓自已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卻落在後頭。

走不多遠,遇一黃衣人,問:「嫂嫂為何不讓大小孩走路,而讓小的小孩走路?」婦人如實相告,黃衣人聽後甚為感動,道:

「你危難之中行忠義之事,已破黃巢之刀,黃巢已無法取你人頭,其實你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義之家,黃巢便無奈你何。」言罷竟忽不見。婦人認為是仙人指點,於是回家依言而作,並沿途叫逃難之人插艾草可破黃巢之刀云云。

因此婦人平時善良,多行善事,諸多民眾都相信,依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黃巢」,在家中過端午節。

果然,義軍過境,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無人打擾,隨軍的醫生還為民眾看病,問疾苦。一時婦人遇仙人指點之事在各地傳開,平民之家,不再「走黃巢」,紛紛插艾草過端午,並效婦人行忠義之事。

其實,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武藝高強。義軍所到之處,都是無人村,義軍無人支援,成了孤軍。謀士知有蹊蹺,化成便衣,獨自尋找原因,遇是了婦人。

忽然不見,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謀士小施一計,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

」謠言,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援,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世人於是將此傳統繼承下來,成為今天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

陸河人為客家人,多為中原遷移到陸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黃巢」「插艾草」的習俗。

端午節為什麼門上要插艾葉?

為什麼端午節門上要掛草呢 那叫什麼草 有什麼用

掛菖蒲簡介 漢族端午節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清代已有此俗。這天,人們將菖蒲 或艾葉紮在一起 掛於門戶,也有將菖蒲與艾葉倚在或插在門帝的。民間有用它來驅邪。掛菖蒲,艾蒿這已是南北城鄉的習俗,可在江西,安徽的部分地方端午節這天家家門前懸掛蒜頭,有的掛石榴花.蒜的氣味辛烈,石榴花五月盛開,是 天中五端...

端午為什麼要掛艾草啊,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和春節 中秋並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 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為驅邪避惡,以求身心的平安,後來加 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端午節最令人期盼的活動便是划龍舟,臺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 龍舟競賽,選...

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屈原與端午節有哪些故事?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 續齊諧記 和南朝宗懍 荊楚歲時記 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