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中牆的歷史變化中國古代建築的傳說與故事

2021-03-09 04:55:08 字數 3606 閱讀 4204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建築中園牆的作用

園牆在園林中起劃分內外範圍、分隔內部空間和遮擋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園牆還可裝飾園景。

牆體和設定

中國傳統園林的牆,按材料和構造可分為版築牆、亂石牆、磨磚牆、白粉牆等。分隔院落空間多用白粉牆,牆頭配以青瓦。用白粉牆襯托山石、花木,猶如在白紙上繪製山水花卉,意境尤佳。

園牆與假山之間可即可離,各有其妙。園牆與水面之間宜有道路、石峰、花木點綴,景物映於牆面和水中,可增加意趣。產竹地區常就地取材,用竹編園牆,既經濟又富有地方色彩,但不夠堅固耐久,不宜作永久性園牆。

園牆的設定多與地形結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牆,坡地或山地則就勢建成階梯形,為了避免單調,有的建成波浪形的雲牆。劃分內外範圍的園牆內側常用土山、花臺、山石、樹叢、遊廊等把牆隱蔽起來,使有限空間產生無限景觀的效果。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歷史的「牆」

儘管"長城"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文化、民族與國家的象徵,「長城」的意義卻總是在歷史的變化中的。在這種前提之下,中國藝術家以長城作為基本媒介所創作的作品,既不是藝術家賦予長城某種意義的過程,也不是長城作為一種紀念碑吞噬了藝術家個體感覺的現象。它是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之中人跟歷史的一種對話,同時也是人通過歷史沉澱物對自身的一種關照。

「牆」變成了一個鏡子,不同時代的人通過它反觀自己。所以我們不把長城看成一個死的表現物件,而是看作一個舞臺、一個景點、一箇中介物,在其中一個新的文化的、社會的寓意正在發生和被創作。正是從這一點我們去審視藝術家自80年代以來與長城有關的創作,比如「觀念二十一世紀」、徐冰、蔡國強、王晉、鄭連傑等許多人的作品。

第二:此在的「牆」

如果歷史的「牆」凸顯了「牆」的歷史性變化,那麼此在的「牆」更關注都市空間中的瞬間變化。它關注在短時間中的新與舊、個體和社群在城市現代化中的裂變與錯位。到處可見的拆倒的廢牆和建設中的商廈就是一種逝去的傳統和新興都市文明間的強烈對比。

在這種環境變異的刺激下,藝術家把城市和社群本身作為創作媒介,但是不同於傳統形式,藝術家不能為所欲為地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這些牆上。相反,「牆」把藝術家和他們創作的符號一起納入到了此在的共生共滅中去。比如展望在拆倒的廢牆上的粉刷工程,與廢墟一起構成了一首視覺的悖論輓歌,「死去的」應是新生的,「新生的」恰恰應是死去的。

張大力的街頭塗鴉和在廢牆上鑿洞,利用廢棄的內部空間去透視城市摩天大樓的天際線來創造「裡」和「外」的一種錯位關係或延展的時空關係。這種普遍的錯位感也表現了在歷史變遷中的瞬間的「此在」和永恆的時空消失。在商業社會中,禮儀空間和相伴的永恆時間也徹底讓位於實時式的商品交換空間。

互相依賴的、家牆相隔的社群被以無邊界的銀行商廈為中心的無個性的樓群所代替。這不僅是舊牆的消失,也是時間的消失。我們正變得越來越一致。

我們正生活在沒有時間的空間之中。

3樓:阿鬆

由木橋變到現在堅固的橋。

中國古代建築的傳說與故事

4樓:999級吞天巨鯤

中國古代建築雷峰塔的傳說:

雷峰塔《白蛇傳》的傳說:在宋朝時的鎮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

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

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擴充套件資料

雷峰塔歷朝發展

雷峰塔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北宋宣和二年(2023年),雷峰塔遭到戰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建築和陳設重現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緻,被命名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

南宋以後,「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遊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後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係,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遊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

2023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於轟然坍塌,部分塔磚中祕藏的《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面世,「雷峰夕照」勝景卻從此名存實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議論,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這座著名古塔。

古建築砌築牆體,古時稱為?

5樓:匿名使用者

古建築砌築牆體,古時稱為:壁 堵 垣

中國古代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73162建築:牆

一、 按位置

1. 簷牆,簷柱與簷柱之間的牆體,在前簷的稱為前簷牆,後簷的稱為後簷牆。

硬山建築中直砌到屋簷下的簷牆稱為封護簷牆,牆外看不到椽頭。

相對的,椽、樑、枋等部分外露的稱為漏簷牆。

2. 山牆,建築物兩端的牆體,以支撐建築上部的屋山。上部高出屋面的稱為防火山牆,也稱封火牆、風火牆,有一顆印式、複合曲線式、人字式、貓拱背式、五嶽朝天式、疊落山牆、馬頭牆等。

下鹼,山牆下端三分之一處的部分。通常會砌得比上部厚,有利於建築的穩定性。

3. 墀頭,硬山建築超出山牆簷柱之外的牆體。常裝飾各種圖案。

4. 廊牆,簷柱與金柱之間的牆體。常裝飾各種圖案。

5. 扇面牆,大型建築如宮殿、廟宇中,金柱與金柱之間的室內牆體。

二、 按材料

1. 土牆

三合土牆:由石灰、砂子、卵石等合成建築材料夯築成的牆。可用以承重。

竹筋土牆:夯築土牆時,在牆體內放置竹片以加固牆體。2. 磚牆

空心磚牆:節約材料,且穩固性不差,還可隔聲隔熱。

三、 按裝飾

1. 清水牆,牆體表面不加粉刷,不加貼面材料。牆面上的磚縫多用泥沙或灰漿勾填,以防止雨水和風的侵蝕。

2. 花式磚牆,在牆體的漏空部位用磚瓦砌成各種花樣,或將整面牆都做成漏空花樣,或事先燒好花式磚直接砌成花牆。可細分為漏磚牆,漏窗牆,磚花牆等。

3. 包框牆,形象如一個鏡框。有硬心、軟心等。

四、 按砌法

1. 幹擺,將磚擺好後再灌泥漿。有時砌磚不用膠結材料也稱幹擺。

2.順磚,按建築面闊方向砌置的條磚稱為順磚。

丁磚,按建築進深方向砌置的條磚稱為丁磚。

3.一丁一順,一塊丁磚接一塊順磚,丁順交替砌置,又稱丁橫拐、梅花丁。

一丁三順,一塊丁磚接三塊順磚。

一丁五順,一塊丁磚接五塊順磚。

多層一丁,砌置多層順磚後再砌置一層丁磚,不是每層都有丁有順。

4. 平磚丁砌錯縫,平磚就是將磚平放砌置,丁砌就是將磚沿建築進深方向砌置,錯縫就是將上下層砌磚的縫隙交錯開來。這種砌法砌築起來的牆體較厚。戰國時即已出現。

平磚順砌錯縫,順砌就是置磚時將磚按建築闊面方向擺放。這種砌法牆體較薄,穩定性也較差,不能砌得過高。

順磚順砌錯縫,側磚就是將磚的側立面朝下。這種砌法牆體非常單薄,穩定性差,不能作為承重牆。但較為節省材料 。

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中國古代的輝煌歷史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前210年 和他的帝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秦。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

中國古代祭祀時的建築,中國古代建築主要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中國古代祭祀時的建築是天壇。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 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 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 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 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 祈谷...

中國古代建築主要結構是什麼,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結構是什麼

1 中國古建築以木材 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此結構方式,由立柱 橫樑 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中國古代木構架有抬樑 穿鬥 井榦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樑式是在立柱上架樑,樑上又抬樑,所以稱為抬樑式。宮殿 壇廟 寺院等大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