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梁啟超如何評價中國傳統史學

2021-03-05 09:13:44 字數 912 閱讀 4347

1樓:匿名使用者

梁啟超是怎麼樣看待他所認為的中國舊史學的呢?他認為,中國的舊史學有四個重大弊端: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二曰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三曰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四曰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

所以,梁啟超認為要強大中國,首先就要象西方那樣提倡民族主義。而"今日欲提倡民族主義,使我四萬萬同胞強立於此優勝劣敗之世界乎。則本國史學一科,實為無老無幼、無男無女、無智無愚、無賢無不肖所皆當從事,視之如渴飲飢食,一刻不容緩者也。

然遍覽乙庫中數十萬卷之著錄,其資格可以養吾所欲,給吾所求者,殆無一焉。嗚呼!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

悠悠萬事,惟此為大!《新史學》之著,吾豈好異哉?吾不得己也!

"(《飲冰室文集·新史學》)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梁啟超迫切希望改造中國史學現狀的急燥情緒,也反映了他當時的思想混亂狀態,他實際上是把國民的政治倫理觀念混同成國家的史學觀了,所以,連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新史學"有許多"奇談怪論"。

2樓:匿名使用者

他認為中國史學是"發達"的,但他對這種"發達"卻持否定態

度,認為它不過是"陳陳相因,一丘之貉"。梁啟超具體指出"中國之舊史"有"四蔽","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二曰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三曰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四曰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緣此四蔽,復生二病",一是"能鋪敘而不能別裁",二是"能因襲而不能創作";"合此六弊",又有三"惡果",即"難讀"、"難別擇"、"無感觸"。其議論排擊,多以西人、西史為據。

梁啟超雖也慷慨地把司馬遷、杜佑、鄭樵、司馬光、袁樞、黃宗羲奉為中國史學上的"六君子",但認為其餘史家多碌碌無為,"因人成事",《二十四史》不過是二十四姓的"家譜",是"地球上空前絕後之一大相斫書",所有的本紀、列傳只是"無數之墓誌銘"的"亂堆錯落","汗牛充棟之史書,皆如蠟人院之偶像"等等,其所否定,可謂淋漓盡致,頗有不容分辯之勢。

如何評價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法律文化

參考資料 縱觀中國古代社會,我們會發現從秦漢至明清,中國的社會性質 政治結構 法律體系並沒有因朝代的更迭而變化無盡,相反,卻始終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這不得不歸結為儒家思想對中國社會全方位 深層次的影響。儒家思想的影響一方面積澱為中華民族的深層性格和心理核心,另一方面鑄就了中國古代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法...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

除了會喊口號實際上屁都做不到 需要 必要 利國 利民 學習重要力行。如何看待中國傳統道德中的孝道 所謂孝道文化,就是關於關愛父母長輩 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一般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 關愛 贍養老人,為父母長輩養老送終等等。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

作文理性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有人說得好 道德是真理之花。世與道相喪,道致世以興。客觀導致的道德下滑,需要主觀去引導道德的回升但是如果缺乏足夠的理性認識,看不清 道 的所在,那麼 德 的引導必然是徒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那就是 社會現實決定社會風氣 具備嚴密學術標準的自然科學解放人類於舊世界,而舊世界殘餘的倫理思想仍然聒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