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漢字的利與弊漢字簡化的利與弊

2021-03-05 09:13:44 字數 4762 閱讀 4510

1樓:曉傾鋒

簡化是漢字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簡化的指導思想是「約定俗成」、「穩步前進」。

簡化的原則是從俗從簡。

簡化的主要內容是精簡字數和減少筆畫。

傳統漢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繁與亂,繁指筆畫繁多,亂指異體紛呈。這兩個問題給漢字的學習和應用帶來了不便,解決的辦法是簡化和整理。

部分簡化了的漢字從字型上難以分辨其正確意義,難以體現其形成的歷史過程。

利:利於書寫

弊:抹滅了部分文化

對於漢字簡化,一直以來存在著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近年來對於漢字簡化的反思和爭論開始升溫。

贊同漢字簡化的人認為:

1.從甲骨文到楷書,漢字在演化過程中不斷簡化。除中國大陸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在簡化漢字,是大勢所趨。

2.中國大陸規定的簡體字基本源於民間業已流傳的寫法,其中一些來自古體,並非憑空創造。

3.漢字的簡化減少了漢字的筆畫數和漢字的數目,因而降低了漢字學習的難度,同時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有利於普及教育,且廢除繁體中的異體字便於民眾交流。

4.中國大陸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華書局等專事出版古代典籍的出版社通常使用繁體,繁體典籍很容易找到。

5.大部分受簡化字教育的中國大陸人在閱讀繁體字時並未出現明顯理解困難。

6.在電腦、手機、pda等數字裝置,文字大小有限,簡化漢字因筆畫較簡單,顯示較清楚。

反對的觀點主要集中在:

1.漢字簡化後,不利於對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繼承,推廣漢字簡化之後,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書以簡化字重印,亦往往會出現歧義,使讀者誤解。

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來,一直有聲音鼓吹廢除漢字,改以拉丁字母-這是中共推動簡體字背後的意識形態。作為世上最後一種活的表意文字系統,簡體字是消滅一種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個步驟。

2.不利於中國大陸、臺灣、港澳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日本等外國使用的漢字也進一步脫節,做**為的「書不同文」。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陸地區在世界的地位日漸重要,故隨之採用簡體,所謂大勢所趨,追究其根源,仍是來自中國**的政治力。

3.簡化字違反了六書造字原則,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使學習漢文的過程中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學習途徑。

現行簡化字的推類系統混亂,常有例外的或類推不一致情況,而且什麼字依從類推、什麼字不依從的隨機性很高。結果使漢字系統更繁雜,增加學習者的負擔。

4.漢字的發展並非只是簡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寫作「又」,可見繁化的過程亦一直在漢字中進行,並且在漢字發展中佔了不少比重。

這主要是為了辨義的實際需要,自然而然發展而成的,並非用政治力去強行改造。而自楷書大致定型至今,時間已接近兩千年。把「簡化」說成是漢字的主要發展途徑,是粗疏和太「想當然」的。

5.從書法美觀的角度出發,很多簡化字的設計不夠嚴謹,同時對於篆書、隸書等書體,簡化之後失去原先書體的特殊美感。

6.一字多義,簡化後產生的許多類似字形,以及缺乏音義結構等,都造成閱讀上辨識的困難。

7.很多**如報紙、**等被迫同時設立繁體和簡體兩種不同的版本和/或相關的繁簡轉換工具,花費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在電腦處理漢字中,不論繁體還是簡體,輸入速度均相若。並不見得簡體字較有效率。但簡化字一字兼代數字的設計,增加了用電腦轉換時的難度,使轉換結果不太理想。

9.簡化字與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係,在香港、臺灣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人口比例遠遠低於中國內地,可見掃盲工作重點在教育的資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簡化字。

10.以形聲方法創制出來的簡體字,未必能兼照各種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區的人難以理解這些簡化字。如「艦」字以「監」作聲旁,兼顧古音系統和各地許多方言,簡化字寫作「艦」,以「見」作聲旁,只照顧了普通話,切斷了聲旁與方言和古音的關係。

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諧聲系統時,簡化漢字往往不可信。

11.即使在大陸,也無法完全廢了正體字。不只因為古籍、文言等需要,還有更多被刻在古蹟或建築物上的漢字,皆無法取代。

由於正體字有不可取代性,反之則否(因正體字在字義上可完全包容簡體字),因此,簡體字的出現造成了漢字的累贅,大量增加漢字字數,對學習造成負擔。

12.港澳迴歸多年仍繼續使用繁體字,也說明了簡繁之爭的一些現實問題。

13.人們在螢幕閱讀漢字時,毋須每筆都仔細看清,看到輪廓已能辨別。不論繁簡,漢字的顯示皆不能像英文字母般少,不見得簡化字有特別優勢。

相反,因簡化字產生大量形似字,增加在小字環境裡的辨認難度。

14.科技可以改進,應發展合適科技來配合漢字的需求,而非強行削足就履。

總之,簡化字易寫易認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是毋庸質疑的。

2樓:要精穩處事

簡化漢字是中國方塊字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里程碑,其一在大陸統一方塊字即確定規範漢字,其二簡化字易學易寫,其三確立簡化字為國家通用文字和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大陸推行通用文字。

3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是人們最常用的東西。那些什麼爛七八糟的文學家,項研究文化就研究被,又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研究,為什麼要把繁縟的東西加在所有人身上呢,所以現在的簡化漢字很好,不要瞎折騰了。

漢字簡化的利與弊

4樓:匿名使用者

簡化是漢字發展的主要趨

勢之一。

簡化的指導思想是「約定俗成」、「穩步前進」。

簡化的原則是從俗從簡。

簡化的主要內容是精簡字數和減少筆畫。

傳統漢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繁與亂,繁指筆畫繁多,亂指異體紛呈。這兩個問題給漢字的學習和應用帶來了不便,解決的辦法是簡化和整理。

部分簡化了的漢字從字型上難以分辨其正確意義,難以體現其形成的歷史過程。

利:利於書寫

弊:抹滅了部分文化

對於漢字簡化,一直以來存在著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近年來對於漢字簡化的反思和爭論開始升溫。

贊同漢字簡化的人認為:

1.從甲骨文到楷書,漢字在演化過程中不斷簡化。除中國大陸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在簡化漢字,是大勢所趨。

2.中國大陸規定的簡體字基本源於民間業已流傳的寫法,其中一些來自古體,並非憑空創造。

3.漢字的簡化減少了漢字的筆畫數和漢字的數目,因而降低了漢字學習的難度,同時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有利於普及教育,且廢除繁體中的異體字便於民眾交流。

4.中國大陸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華書局等專事出版古代典籍的出版社通常使用繁體,繁體典籍很容易找到。

5.大部分受簡化字教育的中國大陸人在閱讀繁體字時並未出現明顯理解困難。

6.在電腦、手機、pda等數字裝置,文字大小有限,簡化漢字因筆畫較簡單,顯示較清楚。

反對的觀點主要集中在:

1.漢字簡化後,不利於對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繼承,推廣漢字簡化之後,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書以簡化字重印,亦往往會出現歧義,使讀者誤解。

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來,一直有聲音鼓吹廢除漢字,改以拉丁字母-這是中共推動簡體字背後的意識形態。作為世上最後一種活的表意文字系統,簡體字是消滅一種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個步驟。

2.不利於中國大陸、臺灣、港澳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日本等外國使用的漢字也進一步脫節,做**為的「書不同文」。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陸地區在世界的地位日漸重要,故隨之採用簡體,所謂大勢所趨,追究其根源,仍是來自中國**的政治力。

3.簡化字違反了六書造字原則,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使學習漢文的過程中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學習途徑。

現行簡化字的推類系統混亂,常有例外的或類推不一致情況,而且什麼字依從類推、什麼字不依從的隨機性很高。結果使漢字系統更繁雜,增加學習者的負擔。

4.漢字的發展並非只是簡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寫作「又」,可見繁化的過程亦一直在漢字中進行,並且在漢字發展中佔了不少比重。

這主要是為了辨義的實際需要,自然而然發展而成的,並非用政治力去強行改造。而自楷書大致定型至今,時間已接近兩千年。把「簡化」說成是漢字的主要發展途徑,是粗疏和太「想當然」的。

5.從書法美觀的角度出發,很多簡化字的設計不夠嚴謹,同時對於篆書、隸書等書體,簡化之後失去原先書體的特殊美感。

6.一字多義,簡化後產生的許多類似字形,以及缺乏音義結構等,都造成閱讀上辨識的困難。

7.很多**如報紙、**等被迫同時設立繁體和簡體兩種不同的版本和/或相關的繁簡轉換工具,花費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在電腦處理漢字中,不論繁體還是簡體,輸入速度均相若。並不見得簡體字較有效率。但簡化字一字兼代數字的設計,增加了用電腦轉換時的難度,使轉換結果不太理想。

9.簡化字與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係,在香港、臺灣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人口比例遠遠低於中國內地,可見掃盲工作重點在教育的資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簡化字。

10.以形聲方法創制出來的簡體字,未必能兼照各種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區的人難以理解這些簡化字。如「艦」字以「監」作聲旁,兼顧古音系統和各地許多方言,簡化字寫作「艦」,以「見」作聲旁,只照顧了普通話,切斷了聲旁與方言和古音的關係。

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諧聲系統時,簡化漢字往往不可信。

11.即使在大陸,也無法完全廢了正體字。不只因為古籍、文言等需要,還有更多被刻在古蹟或建築物上的漢字,皆無法取代。

由於正體字有不可取代性,反之則否(因正體字在字義上可完全包容簡體字),因此,簡體字的出現造成了漢字的累贅,大量增加漢字字數,對學習造成負擔。

12.港澳迴歸多年仍繼續使用繁體字,也說明了簡繁之爭的一些現實問題。

13.人們在螢幕閱讀漢字時,毋須每筆都仔細看清,看到輪廓已能辨別。不論繁簡,漢字的顯示皆不能像英文字母般少,不見得簡化字有特別優勢。

相反,因簡化字產生大量形似字,增加在小字環境裡的辨認難度。

14.科技可以改進,應發展合適科技來配合漢字的需求,而非強行削足就履。

總之,簡化字易寫易認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是毋庸質疑的。

我們目前使用的漢字為什麼不繼續簡化和改革

因為漢字的意義是為了方便人們的溝通和交流,漢字更應該注重其功能性。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漢字其實是經歷了甲骨文時期 金文時期等不同的時期後,不斷改革和進化的簡體字 雖然還有部分地區,比如中國臺灣,很多人還是使用繁體字,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在非特定環境下,都是使用簡體字,我們目前使用的這一版簡體字是從新中國...

漢字行書與楷書的筆順不同,哪個正確

筆順以楷書為準,若行書,就按照行書規則書寫,不用管楷書如何如何。行書的筆順和楷書不一樣嗎?軟筆書法麼?有些字不是筆順不一樣而是根本不一樣吧,楷書分開來的筆畫有可能在行書裡一筆就搞定.為什麼楷書和行書的筆畫順序不一樣?是個人習慣嗎?其他回答 4 熱心問友2011 09 15楷書和行書的定義是不同的,行...

漢字剎的讀音是什麼,印度剎帝利的剎字的讀音是什麼?

多音字,讀 sh 止住 剎車,剎住這股歪風 2.讀 ch 梵語 剎多羅 的簡稱,寺廟佛塔 古剎,寶剎包含 剎 的片語有 剎住 1.使突然停止。如 把車剎住。2.制止。如 剎住剎利 1.見 剎帝利 剎剎 1.象聲詞。剎剎塵塵 1.猶言在在處處。剎土 1.佛教語。田土 國土。剎寺 1.佛寺。剎塵 1.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