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化過程中有哪些進步,近代中國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哪些進步

2021-03-04 07:23:36 字數 6032 閱讀 9065

1樓:匿名使用者

進步就是建立了一些新興的工業,為以後的現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近代中國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哪些進步

2樓:

洋務派開展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近代科學技術;資產階級開展的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運動,學習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張興民權、君主立憲,推翻封建**制度;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和愚昧,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一時期中國在邁向近代化的過程中,有哪些顯著的進步

3樓:

①、第一階段:學習西方的經濟技術和軍事技術。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生產方式,創辦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是中國大規模近代化運動的起步。

②、第二階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變法維新運動以建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制度為目標,從此中國近代化歷程由經濟技術階段進入政治制度階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嘗試。

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政體,民主共和國的建立,是中國的近代化歷程中取得的偉大成果。③、第三階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運動,運動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成為中國邁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標誌。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有什麼特點?

4樓:一槓青年

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一)起步階段(1840—1895)

2023年發生鴉片戰爭以後,傳統受到了現實的嚴峻挑戰,中國人對近代化的探索開始了。2023年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表明以洋務運動為代表的清**的近代化探索失敗。

1、經濟上:地主階級改革派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其間經歷了從重工業到輕工業,從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商辦的過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創辦近代工業。

2、政治上,洋務派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並未將政治體制的近代化提上議事日程。

3、思想文化上:開始了「西學東漸」,創辦新式學堂,培養科技人才。

本階段的基本特徵:本階段擔負近代化任務的主角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域主要在經濟領域,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二)整體發展階段(1895—1919)

「整體發展」體現在近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全面,近代化內涵的全面體現和資產階級在近代化過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體現。

1、經濟近代化:19世紀末民族工業初步發展;「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

2、政治體制近代化: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立憲派領導了立憲運動和保路運動;革命派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3、思想文化近代化:對舊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維新派與頑固勢力論戰,革命派與保皇派論戰,新文化運動。

認識本階段的基本特徵:本階段擔負近代化任務的中堅力量是資產階級;最突出的領域是在政治領域;階段性的成果,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經濟上民族工業有較大發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三)曲折前進與新發展階段(1919—1949)

在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極為尖銳複雜的歷史環境下,近代化艱難地進行,同時,增加了新的內涵。

1、曲折前進:經濟上,國民**統治前期,實行了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推動了經濟領域近代化程序,但官僚資本的形成和壟斷,又使民族工業的發展日益萎縮。抗戰期間,原有的工業在日本侵略下遭到嚴重摧殘。

抗戰勝利後,美國壟斷資本與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相結合,又把中國近代化事業推入絕境。政治上,國民**對日本侵略的妥協退讓,對共產黨、工農群眾的**影響了民主制度的正常發展。

2、新發展:首先,體現在無產階級成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內容由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轉變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再次,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政治民主化的新發展提供科學理論。

本階段的基本特徵:本階段說明了中國無產階級開始擔負起中國近代化的任務,中國近代化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5樓:登印枝毓月

(1)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特點.

(2)各階級都參與了探索:農民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

(3)道路曲折: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先後都以失敗告終.

(4)各階級的探索都借鑑了外國成果.

中國近代化過程中蘊含著什麼精神?

6樓:匿名使用者

探索救亡圖存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的精神

7樓:

中國近代

史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在近代中國反抗外敵入侵過程中所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支撐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三元里群眾自發的抗英鬥爭,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沙場的義無反顧,致遠艦官兵撞沉吉野的生死抉擇,楊靖宇孤膽奮戰寧死不做亡國奴的英雄氣概,朱自清仗殘軀不接受美援麵粉的愛國情操,都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

正是中國人民的前仆後繼式的英勇反抗,才使得近代中國沒有完全淪為列強的殖民地。八國聯軍司令瓦德西在向德皇威廉二世報告中也不得不承認:「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

」抗日戰爭的勝利更加深刻地表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程序中,弘揚愛國主義、彰顯民族精神,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不可或缺的強大動力。愛國主義精神即是民族之魂,魯迅先生說得好: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加強中國近代史宣傳教育是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始終高度重視通過歷史教育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為國家的發展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同志曾明確指出:

「我是一箇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當我聽到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決定要制裁中國,馬上就聯想到一九○○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延伸,是建立在對祖國土地、人民和文化高度認同和熱愛基礎上自發的心理狀態。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歷盡滄桑,經過不懈的探索和鬥爭實現了屹立於世界東方而不受壓迫的歷史目標。一箇中國人,如果不瞭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屈辱和苦難,不瞭解中華民族探索和鬥爭的艱辛歷程,不瞭解中華民族為獨立自由付出的巨大代價,就不會激發由衷的自豪感、就不會珍惜當今中國繁榮安定的發展局面,就不會在今昔對比的基礎上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最終能夠實現。

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進步,物質上依賴先進的生產力,精神上依賴團結奮進的心理狀態,而兩者之間又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係,綜合國力的提升是鞏固信心和底氣的基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強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中國的歷史宣傳教育,特別是近代史宣傳教育,不是要引導人們耽擱在歷史的苦難上唉聲嘆氣,而是要從歷史中認識民族精神、民族魂,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規律,激勵人民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8樓:開心國彬

向西方學習,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一)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主要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和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學習的先聲。

雖然他創新對西方的認識和學習只停留在「堅船利炮」這一西方文明的表層——物質外殼上,而且學習的目的既是為了「制夷」,更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但在當時要邁出這一步,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超人的膽識。它使國人衝破了閉關鎖國的牢籠,啟迪探索外界的新風,成為一代代先進中國人的強國禦侮而尋求外夷、平內患的雙重目的,懷著「中學為體,西方為用」的矛盾心理,發起求富求強的洋務運動。

(二)甲午戰後——辛亥革命:主要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紀六七年代,早期維新派就提出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和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成為19世紀末康、樑倡導維新變法運動的先導。

康、樑把向西方學習的目標從經濟領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謀求政治體制的變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等主張,但在封建頑固派的鎮壓下,變法運動夭折。隨後的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制度,運用西方國家學說,實行王權分立體制和責任內閣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北洋軍閥的**使**成為一塊招牌。

(三)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主要學習西方思想文化並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陳獨秀、李大釗等把鬥爭鋒芒直指封建正統思想,宣傳西方民主科學。

**十月革命後李大釗宣傳社會主義,以俄為師,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中國知識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國、改造社會的科學思想**

特點:①經歷了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遞進嬗變過程;②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相互統一;③充滿進步與保守的鬥爭(洋務派與頑固派、維新派與頑固勢力、革命派與保皇派鬥爭。)

9樓:鍾辰威

(1)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

(2)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鬥爭精神

結合材料一,談談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有什麼特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1、近代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傾軋、排斥和武力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

2、近代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在中國近代化啟動時期扮演過微妙的角色,資產階級則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技術、人才和思想的準備不足,它的推動力主要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間自發創辦近代企業為先導,通過自由競爭發展資本主義,而是主要依靠政權的力量,以官辦軍事工業為起點,從軍需到民用,從國營到民營,從重工業到輕工業。

4、 發展畸形。近代工業的產業結構不協調、不配套,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很小,重工業特別是鋼鐵、機械、電力、石油等工業尤為微弱;地區分佈不平衡,主要分佈於東南沿海和沿江地區。

近代化的前提: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

近代化的兩大任務: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

中國的近代化程序。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一 起步階段(2023年鴉片戰爭到2023年甲午中日戰爭前) 這一階段,主要是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邁出了經濟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議事日程。同時,由於洋務運動的需要,近代化開始由經濟領域逐漸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領域滲透。 二 整體發展階段(2023年甲午中日戰爭後到2023年大革命失敗) 這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近代化向前邁了一大步。 首先,在「實業救國」的浪潮下,以工業化為主體的經濟近代化有了長足的發展。它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民族工業初步發展階段,棉紡織業的發展最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後和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其中紡織業和麵粉業發展最快。 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

其上層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立憲派領導了立憲運動和保路運動;其下層革命派則成立了資產階級政黨,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成為時代潮流,有力地推進了中國近代化的程序。特別是2023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制定民主革命綱領,領導工農運動,進行國共合作,開創了中國近代化的新紀元。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長足發展,開始由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型。

主要表現為:西方文化大量湧入,「西學東漸」達到高潮,向西方學習,已從生產技術領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領域。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變法,實行君主立憲;革命派則把西方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並以其為指導發動了辛亥革命;激進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學,興起了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三 曲折前進階段(2023年大革命失敗後到2023年新中國成立前) 這一階段,中國近代化在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極為複雜的歷史環境中艱難地進行。國民**統治前期,從外國人手中奪回「關稅主權」,進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推動了經濟領域近代化的程序。

但國民**對日本侵略者的退讓,對共產黨和工農群眾的血腥**等影響了政治民主化的正常發展。抗戰期間,中國近代化的程序被打斷。抗戰勝利後,美國壟斷資本與四大家庭官僚資本相結合,把中國近代化事業推入絕境。

啟迪1. 中國近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過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和取得民族獨立,要想實現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2.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推動近代化的首要條件。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形態頑固地阻礙著中國近代化的程序,消除它的影響任重而道遠。

近代前期,在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各個階層進行了哪些努力 這些努力所起的作用是什麼

1.農民階級 近代化作用不是很大 努力 太平天國,義和團。作用 衝擊了封建社會結構,促使改革。2.封建地主階級 清朝洋務派漢族官僚及部分滿族貴族 八王爺奕 地主階級 洋務運動 資產階級 1。改良派 戊戌變法 2。革命派 辛亥革命 農民階級 太平天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 作用 促進了革命在中國的進行,打擊...

請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回首近代化歷程,你有什麼感悟

艱辛的從器變到制變到思想變革的過程,絕對歐風美雨的洗禮,但只有結合國情的才是最好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近代化是由器物而制度而文化心理,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推陳而出新。感悟是 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救國。請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回首近代化歷程,你有何感悟 1 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政...

歷史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分為哪三個階段。代表事例

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四次探索,經歷了一個由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文化,由淺入深 由表及裡的過程,反映了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你好,個人認為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國民大革命,後邊的和其他人回答的一樣了。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分為哪三個階段。代表事例 1 1840年鴉片戰爭 19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