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的作用,中國戲劇的地位影響及原因是什麼?

2021-03-03 23:00:46 字數 5988 閱讀 3002

1樓:匿名使用者

戲曲在我國有悠久的傳承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戲曲都是中華文藝中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受眾群體的藝術樣式。在中國歷史上,戲曲長期發揮著寓教於樂的作用,是廣大人民群眾獲取知識、學習歷史,接受道德倫理教化的重要方式。

戲曲來自民間,活躍在民間,影響著人民的情感、品德、思想、風俗,維繫著中華民族的認同與和諧。中國戲曲的地域性、多樣性也折射著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文明根性。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曲展示出中華文化和中國藝術的多姿多彩,滿足著人民多樣而豐富的文化需求,呈現著戲曲園圃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精神文明景觀,也是人類文化中獨一無二的文化風景。

重視戲曲的傳承發展是尊重和維護人民文化權益的重要舉措,是尊重和維護文化多樣性、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

戲曲在我國人民文化生活和審美實踐中具有巨大的美學影響力。欣賞戲曲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流傳的審美風尚。愛美之心人人有之。

中國人民的美學趣味、美學愛好、審美習慣都凝聚和濃縮在戲曲的創造和欣賞中。戲曲中有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有中國**的律呂神韻,有中國舞蹈的動作姿態,有中國美術的意象圖式。戲曲舞臺也是中國藝術家的搖籃,從古至今,英才輩出,劇作家、表演家、名角、流派,蔚為壯觀。

猶如西方文明中有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亞一樣,中國戲曲史上也有關漢卿、湯顯祖、譚鑫培、梅蘭芳等無數彪炳歷史、光耀世界的大家名家。中國戲曲是中國文化的偉大傳統,戲曲的傳承發展是弘揚中華文明的千秋大業。

中國戲劇的地位、影響及原因是什麼?

2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中國戲曲長久以來在普及傳統倫理道德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世界的影響獨一無二,其取得的地位和影響緣於其長久以來具有傳播功能及其在普及傳統倫理道德中的作用。

(一)中國戲劇的地位。中國戲曲長久以來在普及傳統倫理道德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它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段和獨有的審美特徵,通過高臺勸化,教育民眾,敦本淳俗,崇本揚善,深受歷代人民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其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寓教於樂,寓情於理,情景交融,時常觸及到人們心中最敏感的神經,讓人們隨之而喜,隨之而悲,實現了它的教化功能;通過集中、典型的故事反映現實,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使人們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心靈得到洗禮,實現了它的美化功能;它還對社會生活提供審美判斷的標準,在弘揚真善美的同時,也告訴人們什麼是假醜惡,實現了它的批判功能。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以文化復興助推民族復興,無論從中國夢的實現還是從核心價值觀的樹立而言,戲曲都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

(二)中國戲劇的影響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首先,體現在中國戲曲的古老歷史上 ,

中國戲曲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列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其次,中國戲劇與蘇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戲劇表演體系、德國的布萊希特表演體系一起,成為世界三大戲劇表演體系;其三,體現在中國戲曲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上 。歐洲戲劇走的是各種藝術因素逐漸分化、獨立的道路,而中國戲曲的發展過程中,戲劇性成分逐步在增加,不但融合歌、舞、說、演等主要的藝術因素,還在向前發展的路上,隨時把當時的新興技藝吸收融合進來,成為綜合體的一部分,戲劇也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七藝術」。

(三)中國戲劇取得的地位和影響緣於其長久以來具有傳播功能及其在普及傳統倫理道德中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種類繁多。戲曲作為其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和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和民族精神。

回顧戲曲走過的歷程,可以看到,不同的區域、不同民族、不同層次的文化隨著不同劇種、不同劇目在相互碰撞、相互借鑑、相互融合中,彙整合浩浩蕩蕩的傳統文化長河。戲曲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同生共長,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它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各種養分來發展自己,另一方面她又發揮著經典、詩文、史書無法替代的社會作用。

從中也可以看到,中國戲曲文化作為傳播中國倫理道德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在戲曲劇本里面所反映的變革思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威武不屈等思想和觀念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粹,這也是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數千年而不敗的原因所在、價值所在。戲曲承載著眾多的中國文化基因,以新穎、現代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通過戲曲之美讓世界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弘揚中華文明的傳統,提升了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形象。

3樓:百度使用者

最全面的。

說明你對中國戲曲的現狀和傳承的方法及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論當代傳承和發展中國戲曲的意義

提要:「復興傳統文化」是當下返璞歸真的重要蛻變,這將會是整個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最為華麗的轉身。中國自古就和別的國家不一樣,我們是一個秉持「仁孝」的民族。

我們的強大不是為了征服其他人,我們強大是為了保護自己愛的人。

關鍵字:中國戲曲 當代藝術 藝術發展 社會意義 戲曲改革

前言:中國戲曲的改革——已算得上是個非常熱門的「老話題」的了。而我們若對這個話題進行追溯,便可以得知,這其實只是對「復興中國傳統文化」話題的一個影射。

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其民族的傳統文化即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傳統文化不但能作為民族的標誌,更關鍵的,它還能讓該民族的人民得到「歸屬感」 [1] 。而「歸屬感」,則會幫助人民加強並穩固民族本身的集體與種族意識、強化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團結,這在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上都有不容小覷的重大意義。

以下,本文將圍繞傳統文化復興對整個社會的意義、以及中國戲曲在此復興其間能夠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和大家簡單地討論傳承和發展中國戲曲於當代社會的意義。

一、選擇中國戲曲為當代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衝鋒將領

中國人穿回唐裝、看回戲曲、提回花燈、讀回國學,這或許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而當下的許多年輕人,關心更多的不是民族、不是文化,他們關心更多的是自己、是戀愛、遊戲、旅遊、購物……不過,這倒不是因為社會腐敗、也不是因為教育失敗,而是因為前輩們之前做的那些有關經濟的努力沒有白費——社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今天中國的整體經濟水平相比從前有了明顯地提高,大家的生活富裕、生活小康了。但是,一個民族必須維持一個民族本身的傳統和習俗。

無論這些民俗思想在現在看來是落後的還是先進的、是可取的還是可棄的,真正重要的是這些民俗文化裡有著這個民族的寶貴記憶,而這份寶貴的記憶會喚起屬於這個民族人民該有的「歸屬感」。

現在這個時候,「復興傳統文化」可以說是整個社會返璞歸真的重要蛻變。故而我認為,在整個社會都在共同經歷轉折的這個大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正面的、有效的引導和宣傳。

14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中國當下的傳統文化復興,雖然從革命意義上說並不相同,但我們仍然可以向其借鑑到一些有效的革命方式。譬如藝術在文藝復興中實際起到了功不可沒的宣傳思想的作用——這一點,在當下也依舊會十分適用。但是,藝術作為一種人類意識的特殊產物,其種類非常繁多,且,並不是所有的藝術都能輕而易舉地達到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

所以,為了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復興儘量有效率地進展,我們必須精心挑選一個最有實力的藝術形式作為整個復興的衝鋒將領,並將其重點發展以便為我所用。

在義大利的那場文藝復興的變革中,以繪畫和雕塑為主要代表的美術作品,是當時革命中最功不可沒的戰士。美術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偉大的作用與價值,即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裡,美術是最受人們歡迎的藝術形式。它幾乎有足了當時的一切優勢,也因此起到了最好的宣傳作用。

然而,今天的世界裡,繪畫已經沒有辦法吸引大多數人的眼球。網路、**的泛濫,讓美術更廣泛地活躍於美術館以外的其他地方。好在戲劇就目前來看還不那麼糟糕,故而在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中,對比了無數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我最終將目光落在了中國戲曲身上。

中國戲曲幾乎像是為了開闢這場意義重大的傳統文化復興而量身定做的衝鋒將領。我敢肯定,再沒有其他的傳統藝術比中國戲曲更適合擔此重任。

二、選擇中國戲曲的理由

思想的宣傳,是整個傳統文化復興中最重要的。而表演藝術,原本就能作用於這一方面。雖然文學及其他藝術形式也都有相似的作用,但不可否認,表演藝術是最貼近當代人口味的、也是最為生動的藝術形式。

中國戲曲集我們民族傳統的**、服飾、美術、文學、舞蹈乃至禮節於一身,又以表演藝術這種最能引起當代人感興趣的、最通俗易懂的藝術形式為呈現方式。王國維先生認為,戲曲的形成過程是各種藝術門類的綜合過程,他認為各種藝術樣式的逐漸融合正是戲曲不斷趨向成熟的標誌。而中國戲曲從誕生至今,一路上歷經無數、吸收無數,這些歷經和吸收的,無一不是我們傳統文化本身的精華所在。

中國戲曲把他們通過提煉、美化、加工,全部顯現到了舞臺之上,中國戲曲常被人說是「綜合藝術」,從學徒學藝開始,中國戲曲就一直傳承著一種我們當下需要宣傳的、再不復興將要失落的民族精神。它從一招一式裡,也無處不透露傳統文化的浩瀚無窮。這種對傳統文化高度匯聚的把控是一般的藝術形式所無法達到的,故而,我認為由其產生的宣傳作用與影響也應是最為可觀的。

同時,正因為中國戲曲擁有上述如此的綜合性,才更方便文化復興工作能夠有延續性的進一步發展。因為,中國戲曲的綜合性,勢必能在完成可觀的思想宣傳後,連帶起中國舞蹈、繪畫、書法、文學、禮節,甚至服飾的復興發展。因為能夠喜愛上戲曲的人,都會潛移默化地感興趣起中華古典的藝術文化。

這也是我們中華文化本身所應有的魅力,而中國戲曲本身所持有的,也不僅僅是美而已。

三、中國戲曲的存在意義

一個藝術家,愛自己的作品、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的祖國。我們是華夏民族的後裔,我們應當有所自覺,肩負起民族的重擔。

中國戲曲從誕生髮展至今日,歷時近千年,源遠流長。關於其身世的真正源頭,如今的人們只能通過一些不夠完整的資料,加上幾近模糊的猜想去做種種追溯。不管是中國傳統文化還是中國戲曲,六朝如夢、百年千年下來,都不得不因生存所迫不斷地改革與進化,而越來越多的改革進化又同時難免讓他們離各自原本的形式越來越遠。

但幸好,它們雖然有些改變,卻是一直存活於一個一脈相承的社會當中,故而哪怕再怎麼隨著大千世界千變萬化,其血液裡最基本的東西也還是能夠永恆。

今天的中國戲曲和傳統文化,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尷尬場面。中國戲曲的衰落好似中國傳統文化衰落的縮影,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戲曲之所以在當下如此境遇,都是因為我們的民族在輝煌發展的過程中,也正漸漸迷失一些原本的永恆。這是一個看似物競天擇、生死存亡的瞬間,而實際上卻是歷史正對我們整個民族本身發出的警報。

從前談到改革和發展,腦子裡總想的是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今成熟一些了,也更誠實一些了,我發現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分清到底什麼才是精華和糟粕。我們最多隻能留下暫時對自己有利的,捨棄那些暫時可能還用不到的。

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裡,在我們的子孫中難免又會有人不得不把我們丟棄的那些重新撿回來,把我們留下的那些重新再丟棄。歷史就是如此發展的,大到文明,小的到個人,都是這樣的規律——我們的祖輩幸苦言傳的那些寶貴的教導,也許會因時代的不同而看似失去價值,但所有的兒孫卻又避免不了在幾乎同一時間明白,那些絮絮叨叨的廢話裡原來藏有無盡的財富。卻是當初的我們有眼無珠,年少輕狂,誤將這一切的一切都拋在腦後。

直到我們成長成熟,走過那些前人走過的、相似又完全不同的路,回眸一望,才終於慢慢明白那些聽似無用卻其實異常寶貴的經驗道理。只要不忘記根本,一切的變化都是可以接受和允許的。

我們在出生時都不能明白我們為何而生,但我們理應知道這個世界不會創造任何毫無意義的東西。在成長過程中是我們自己賦予了自己價值,是我們自己賦予了自己出生的意義。同樣的,無論一個藝術形式當初是因何而生,它既然頑強地存活到了今天,中國戲曲就理應用其傳承了近乎千年的、無窮的魅力,去向今天的人們弘揚即將失落的民族精神、宣傳瀕臨滅亡的民族傳統、重建快要走樣的民族意識。

歷史或者上天讓你活下來,一定不是為了讓你能慢慢死去。珍惜生命和存在,這是中國戲曲欠華夏文明的。

那些剪鬢裁眉的戲曲表演者們,也許曾經被稱為戲子。但在今天,他們卻是不得不接下這個時代拋來的重擔,化身成肩負振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偉大民族精神使命的、極具時代需要的文藝工作者。他們要用臺步走出西方思想的束縛,用嗓音喊醒民族沉睡的意識,用水袖拂開中國覺醒的大門,用油彩添色祖國未來的五色繽紛。

四、總結

「復興傳統文化」是當下返璞歸真的重要蛻變,這將會是整個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最為華麗的轉身。神舟大地,臥虎藏龍,從古至今各種豪傑人才層出不窮。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就一直有著各種革新和發展,我們始終希望自己的國家能更加強盛。

但中國自古就和別的國家不一樣,我們是一個秉持「仁孝」的民族。我們的強大不是為了征服其他人,我們強大是為了保護自己愛的人。

革命是偉大高尚的,但我們卻不得不從最底層開始。我們無法一開始就讓所有人去欣賞、品味我們的戲曲、或說文化。但為了讓他們體會其中的奧妙,我們必須先想方設法讓他們喜歡。

喜歡不是討好,只是提升出現的頻率。一切愛情或者友情必然是從熟人開始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與其讓當代人走近傳統文化,倒不如讓傳統文化走近當代人。

那就走出去吧!不要只在農村,也去更多的城市、社群、街道,上演具有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正本大戲。不要等當代人走向我們,要主動走向當代人。

中國戲劇的特色,中國戲曲的特點

中國戲劇的最初蹤影,還不能說是戲劇的本身。我們只能這樣認為 在具有象徵性與擬態性的原始歌舞之中,已經具備了某些戲劇因素,即 在原始歌舞當中孕育著中國戲劇的誕生。一般來說 中國戲劇與西方戲劇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它是運用唱 念 做 打等藝術手段搬演故事 刻畫人物 表達主題思想的歌舞劇。所以,唱與舞就是中...

中國戲曲起源於那些形式,1 中國戲劇起源於哪些形式?

中國來戲曲的形成 最早可以追自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 明 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中國的戲曲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歌舞,經過漢 唐到宋 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

中國戲劇史的目錄

文學史研究叢書 總序 序言凡例 導言視點與方法 第一章 戲劇的產生 引言鄉村祭祀禮儀向文藝 戲劇的轉化 1 戲劇形式的出現 春祈 社祭中的戲劇成分2 戲劇內容的形成 秋報 社祭中的悲劇因素第一節 神靈降臨的祈福禮儀 由附體演出 福神舞蹈向慶賀戲的轉化1 原始的附體形式 2 經過美化的附體形式 3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