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戲劇是怎樣誕生的,中國戲曲是怎樣起源的?

2021-03-04 04:30:30 字數 4728 閱讀 9871

1樓:漫閱科技

每當葡萄收bai獲,壓榨葡萄汁、新酒du開壇、通商zhi**的季節,dao

人們便舉行與酒神有關回的祭祀活動,一年答

之中竟達4次之多。其中以每年3、4月舉行的城市酒神節最為隆重。以雅典為中心的10個城邦,各派5名男子,組成50人的合唱隊,圍繞酒神祭壇,合唱讚美歌。

起初,人們頌讚的物件,只限於狄俄尼索斯,進而擴大為半神半人或某些英雄人物,後來又擴大為希臘人祖先的傳奇故事。從古希臘的歷史文物來看,最初的戲劇裡有50人的歌隊,他們身穿羊皮,頭帶羊角,扮成酒神的隨從,半羊半人的薩提洛斯,這樣的表演被放在**,觀眾成扇狀分佈在他們周遭。歌隊的表演,只是歌舞,還不是戲劇,直到有一個人以歌隊長的身份,從歌隊裡分離出來,擔當起演員之職,才產生了戲劇。

有史記載的第一個演員是泰斯庇斯,因此「泰斯庇斯的長袍」,成為戲劇服裝的代名詞;「泰斯庇斯藝術」也成為表演藝術的代名詞。在後來的演出中,埃斯庫羅斯加進了第二個演員,索福克勒斯加進了第三個演員,於是,古希臘人開始利用對話的形式,反映英雄們的好壞故事,他們之間的戰爭、婚姻,私情、命運等。演員們帶著面具,扮演劇中人物,靠姿勢和聲音來表達感情。

古希臘神話中的青年酒神。卡拉瓦喬所畫

中國戲曲是怎樣起源的?

2樓:苦味精味苦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

漢代,在民間出現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戲」,尤以《東海黃公》為著。到了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歌舞與表演相結合的「歌舞戲」,具有了更為濃郁的表演成份,如《拔頭》、《代面》、《踏搖娘》等。

唐代,出現了由先秦時期的優伶表演發展來的以滑稽表演為特點的「參軍戲」;民間的歌舞戲進入宮廷,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民間又出現了「俗講」和「變文」等通俗說唱形式。

宋代,城市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出現很多市民娛樂場所——「瓦舍」和「勾欄」;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有了綜合的趨勢,出現了「宋雜劇」。

金代,在宋雜劇基礎上,北方出現了「金院本」,南方出現了「南戲」。

元代,北方形成「北雜劇」,南方南戲進一步發展成熟,戲曲形成。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

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

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1、萌芽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 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2、繁榮

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臺的繁榮時期。

3、延展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崑腔,湧出了《十五貫》、《佔花魁》等戲曲劇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崑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

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 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誌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3樓:匿名使用者

鼻祖是崑曲。

中國戲曲,由宋元南戲到金院本、元雜劇、逐漸推進、衍變。元末農民起義,推翻了蒙古貴族的封建統治之後,廣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擺脫了民族歧視的枷鎖,生產有所恢復,商業漸趨發展。此時中國的戲劇也相應地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北劇」(元雜劇)沒落,」南戲」復興的現象。

當時南戲主要劇本是「傳奇」,演唱傳奇的聲腔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發源於浙江海鹽的聲腔,它流行在嘉興、湖州、溫州、台州一帶,萬曆間復傳人江西,流行地區較廣的是弋陽腔,它分佈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安徽、兩廣、雲南、貴州等地,多結合各地的語言、**而有所衍變,餘姚腔流行於浙江紹興,以及江蘇的常州、鎮江、揚州、徐州,安徽的貴池、太湖等地。此外還有四平腔、義烏腔、樂平腔等,皆影響不大。

南戲復興也有著一個過程,明初的貴族士大夫這些上層人士還以北曲為雅樂正聲,至於民間的廣大群眾則普遍愛好詞調通俗、故事曲折而完整的南戲。等到「 荊(荊釵記)、 劉(劉智遠白兔記)、拜(王瑞蘭閨怨拜月亭)、殺(殺狗記)」四大傳奇及高明(則誠)的《琵琶記》從文詞排場各方面都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相當的提高之後,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重視,南戲由廣場走上了高堂華筵,身價日上。

「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的崑山腔,簡稱崑腔,它始於元代末年的崑山,是南曲的一個支派。據明·玉峰(崑山)張廣德的《真跡日錄》卷二載文記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詞,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

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

崑山腔在明代萬曆之前,還只是流行於吳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這種「清柔婉折」的崑山腔之變革發展,是在明代中葉以後。在嘉靖(1522一1566)、隆慶(1567一1572)年間,江西豫 章(南昌)人魏良輔(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倉南關(元代時崑山所轄)。

魏良輔原是個北曲清唱家,到吳中後,又致力於南曲。他認為當時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無意致」(行腔簡單,或節奏拖沓),於是以原崑山腔為基礎,參考海鹽、餘姚等腔的優點,並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應即是「抑揚頓挫,索纖牽結,停聲、偷吹、依腔、貼調」等有裝飾色彩的潤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並與善吹洞蕭的張梅谷,工(扌厭)管的謝林泉,以及張小泉、周夢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諸人結成在藝術上有共同見解和理想的創作集體,把崑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與發展。魏良輔非常講求唱法上的吐字、過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關老唱家大倉戶侯過雲適處請教,求得首肯,多次反覆修改不厭。

同時,河北的北曲絃索名家張野塘,以罪發配太倉衛,被魏良輔以善歌之女招為婿,他協助魏「更定弦索音節,使與南音相近。並改三絃(形)式,身稍細而其鼓圓,以文木製之,名曰弦子(即崑曲及彈詞中所用的「南弦」)。它與曲笛、懷鼓、提琴(民族拉絃樂器),併為崑曲的特色伴奏樂器。

這種新腔的特點是清柔婉轉,「呼叫水磨,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啟口輕圓,收音純細。」成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聲,「腔曰『崑腔』」,曲名『時曲』」。

但這時的崑曲仍是清唱,尚未能體現劇本,形諸舞臺。

崑曲由清唱搬上舞臺,成為戲劇,則是由梁辰魚的《浣紗記》開始。崑山梁辰魚(1519-1591)號少白、又號仇池外史,著名戲曲作家,精詩詞,通音律。魏良輔改腔的成就使他頗受鼓舞,他經常設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學者列序兩旁。

著名的歌兒舞女沒有得到樑的親授,皆自以為不祥。但他還覺得這樣的新腔不應只侷限於曲壇清歌,必須擴充套件到舞臺之上佔有更廣闊的天地、於是與精通音理的鄭思笠、陳梅泉、唐小虞諸人,「考訂元劇,自翻新作」,併發揮文學優勢寫作了以西施為主要人物的《浣紗記》傳奇,從**方面彌補了水磨調「冷唱」的不足,同時把傳奇文學與新的聲腔。和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借鑼鼓之勢與舞臺之場面形態,第一次將崑曲搬上劇壇。

這種從原始的崑山腔發展成為崑曲,再進一步登上舞臺,即是這個聲腔定型和成熟的過程。自萬曆初年,崑曲很快地擴充套件到江、浙各地,成為壓倒其它南戲聲腔的劇種。隨之由士大夫帶進北京,與弋陽腔併為玉熙宮中大戲,當時稱為「官腔」。

從此,崑曲儼然成了劇壇的盟主,數百年來,對許多劇種的舞臺藝術,產生過深厚的影響。

相傳,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劇種,即南昆、北弋、東柳、西梆。據嘉慶八年的記載:「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磬同音,歌舞昇平,伶工薈萃,莫感於京華。

」也說明了當時這一歷史盛況。其中所謂南昆即流行於江南崑山一帶的崑山腔;北弋指南戲與北曲結合,產生於江西弋陽地區的弋陽腔,即流傳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當時盛行於京城的京腔;東柳即流行於山東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國西北廣為流傳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說明了東西南北四方藝人彙集北京的盛況。

從當前來看,以上四大聲腔已遠遠超出了自己的原有範圍,有的早已遍及全國許多省份,弋陽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河北廣為流傳,因此有關人士認為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但是這種歷史形成的說法還是客觀地反映了歷史事實。從當前戲曲劇種的分佈來看,崑劇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還是有相當的觀眾基礎。弋陽腔不但在北方紮根,從乾隆年間,在京師「六大名班,九城輪轉」,而且對京劇以及一些北方劇種的形成發揮了重要影響,就是在江南一帶的流傳也主要是在許多北方語系的地區。

柳子腔(包括受其影響的柳琴戲)雖然流行於河南、蘇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動還是山東的曲阜、泰安、臨沂。秦腔(即山陝梆子)以及由其發展而來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儘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們在甘肅、寧夏、陝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卻有著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廣泛的觀眾群,所以說「南昆、北弋、東柳、西梆」的說法是有歷史根據的。

中國戲曲的起源約有四種說法。

一、戲曲起源於巫。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主要提出者為王國維、劉師培和馮明之。

二、戲曲起源於傀儡。孫楷第在《傀儡戲考原》等**中認為:肉傀儡與大影戲者,傀儡戲影戲發展之極盛,而宋戲文元雜劇之所由起也。

三、戲曲起源於俳優。周貽白、任中敏、張庚等大多力主這種意見:「歌舞戲」和「俳優傳統」融合而成中國戲曲。

四、戲曲起源於外來輸入。許地山和鄭振鐸等認為中國原始的現存的戲曲,是從西域或印度輸入的。

中國戲劇的特色,中國戲曲的特點

中國戲劇的最初蹤影,還不能說是戲劇的本身。我們只能這樣認為 在具有象徵性與擬態性的原始歌舞之中,已經具備了某些戲劇因素,即 在原始歌舞當中孕育著中國戲劇的誕生。一般來說 中國戲劇與西方戲劇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它是運用唱 念 做 打等藝術手段搬演故事 刻畫人物 表達主題思想的歌舞劇。所以,唱與舞就是中...

中國戲曲的作用,中國戲劇的地位影響及原因是什麼?

戲曲在我國有悠久的傳承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戲曲都是中華文藝中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受眾群體的藝術樣式。在中國歷史上,戲曲長期發揮著寓教於樂的作用,是廣大人民群眾獲取知識 學習歷史,接受道德倫理教化的重要方式。戲曲來自民間,活躍在民間,影響著人民的情感 品德 思想 風俗,維繫著中華民族的認同與和諧。中...

在中國戲曲學院讀戲曲文學專業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啊

感情不對味 我認為中國戲曲學院一定是是中國學習戲曲的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成立於1950年,原隸屬文化部,最初稱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1955年1月正式定名為中國戲曲學校。1973年11月併入文化部 五七藝術大學 後更名為 五七藝術大學戲曲學校 1977年2月正式恢復中國戲曲學校建制。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