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受戒是什麼意思

2021-03-03 21:08:22 字數 5064 閱讀 4771

1樓:繁華人世

受戒:佛教徒通過一定的宗教儀式接受戒律。

簡介:1. 受訓戒。

《漢書·薛宣傳》:「長吏莫不喜懼,免冠謝宣歸恩受戒者。」《東周列國志》:

「卻說宣王雖說勤政,也到不得武**書受戒,戶牖置銘;雖說中興,也到不得成康時教化大行,重譯獻雉。」

2. 佛教信徒出家為僧尼,在一定的儀式下接受戒律。 唐 姚合 《贈盧沙彌小師》詩:

「年小未受戒,會解如老師。」《五燈會元·鳥窠道林禪師》:「九歲出家,二十一於荊州果願寺受戒。

」《西遊記》第六七回:「既如此說,都是受戒的高僧。」 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二講:

「朱士行,洛陽人,可能是中國第一個正式出家受戒的和尚。」

2樓:上帝也不懂

表示已經接受佛祖的戒訓

最明顯的表現為頭頂上有戒疤

佛教受戒(正式出家)的標準禮儀是什麼?

3樓:金果

按照佛教戒律規定,信徒要求出家,可以到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作為自己的'依止師'。這位比丘徵得僧眾同意後,方可收為**,為之剃度,並授沙彌戒,此人便成為'沙彌'。

沙彌是梵語,義為勤策男,言其當勤受比丘的策勵;又有息慈之義,謂當息惡行慈。依止師對**負有教育和贍養的責任。沙彌年滿二十歲時,經過僧侶同意,可由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之授比丘戒,此人便成為比丘。

受比丘戒滿五年後,方可以離開依止師,自己單獨修道,遊行各地。沙彌戒和比丘戒都是個別人單獨受,不得集體同受。至於女子出家情形與男子類似,同樣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彌尼戒。

至年滿十八歲時,受式叉摩那戒,成為'式叉摩那尼',義為學法女。至年滿二十歲,先從比丘尼、後從比丘受比丘尼戒。叫做二部受戒,成為比丘尼。

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據自願,從師受菩薩戒,但不是必須受的。

漢傳佛教到了唐宋時代,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項勞役,可以從師受沙彌戒,不必剃髮。等**規定度僧的時日來到,經過**的甄別,或經過考試及格,得到許可,給與度牒,並指定僧籍隸屬於某寺院,然後方取得僧人的資格,可以剃度為僧。

此後再等機會前往**許可傳戒的寺院中受比丘戒,授戒師也由**指定。凡是不經**許可、未得度牒而私自剃髮的僧尼,沒有寺籍,名為私度,要受到懲罰。到了宋初,年滿二十方得受比丘戒的規定被忽視了。

常有七八歲的人便受比丘戒。菩薩戒則是隨比丘的自願。

在家人信仰佛教,願意成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優婆塞、優婆夷也要經過一定手續。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條件是受持三歸,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受持三歸,如是便成為優婆塞、優婆夷。

在家**也可以從師受五戒,便成為五戒優婆塞、優婆夷。

自己修學到一定程度後,可以從師受菩薩戒,便成為菩薩戒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三歸主要是歸依佛法僧,請師是為了證明。

擴充套件資料:

四眾**

編輯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

出家**

佛教有出家,即到寺院修行的制度。但出家並不是佛教獨有的制度,古印度很多宗教都有出家的制度。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

比丘比丘是梵語,有三義:其一為乞士,就是乞求的人。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向兩個方面乞求:

外向信眾乞求飲食,內向佛陀乞求正法。其二為破惡,就是積極的破除憤怒的惡習。其三為怖魔,就是修行佛法可以跳出三界輪迴,使居住於魔宮的魔王都為之震動恐怖。

世俗也稱比丘為和尚,蒙藏地區稱為喇嘛。嚴格來說,和尚是指寺院的住持,也就是方丈。

比丘尼尼是梵語中的女聲,比丘尼在意義上於比丘沒有區別。

在家**

在家**俗稱為居士,是梵語『迦羅越』的義譯,原指多財富的人士。因早期佛教發展得到很多富人的資助,轉而為居家修道之士的稱呼。

優婆塞優婆塞是梵語,義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謂其親近奉事三寶。

優婆夷優婆夷義為清信女或近事女。義同於優婆塞。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受戒

受戒是七眾資格形成的必然手續。戒有四位:即五戒、八戒、十戒、具戒,這裡但就具戒來

說。具戒的受法,律中列有五種:

1、善來: 這是佛陀從成道到入滅,一慣使用的方法。根據戒律的記載:佛陀初期所度的大

**,幾乎都是善來比丘,比如憍陳如等五人,滿慈子等三十人,三迦葉等一千人,舍利弗和目

犍連共二百五十人,釋迦族王室子弟五百人,跋度帝五百人,群賊五百人(見《摩訶僧祗律》)。

以此可見,善來比丘是當時僧團中的主要成員。至於受戒方法,佛陀只要說一聲:善來比丘!受

度的人,便以自己的宿根和佛陀的威神感應之下,當下鬚髮自落,袈裟著身,缽盂在手,儼然具

足比丘威儀了,但這必須是宿根深厚,《四分律》謂之斷惑一輪,道成初果的人才行。

2、破結: 即斷除見思惑,證無學果,自然能感得戒體。如《律》雲:「若能修道成阿羅漢,

即名出家受具足戒也。」

3、三語: 也稱三歸。如《四分律·受戒犍度法》記載:世尊成道後,為弘揚佛法,分派弟

子到各地遊行說法,時有聞法生信,發心出家受戒,諸比丘領著去見佛陀,由於路途遙遠,半路

退失信心。比丘們就把這情況反應到佛陀那裡,佛陀於是宣佈:從今以後,允許比丘們給初出家

者受具足戒,要受具足戒的人,必須剃除鬚髮,披上袈裟,脫去草屣,右膝著地,恭敬合掌作如

是言: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於如來所出家,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三說)。我

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今於如來所出家,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三說)。

三語的受戒,到白四羯磨授戒的產生,就廢去不用了。

4、八敬: 這是最初尼眾受戒的方法。佛陀的姨母大愛道領著五百釋女,先後三次到佛陀處

請求出家,都沒有得到許可,後來阿難代為請求,佛陀觀機成熟,便讓阿難轉告,能夠遵守八敬

法,就允許出家。阿難宣佈,愛道等聞,歡喜信受,即得具戒。

5、羯磨: 此又別為六種

(1)中國(中印度)十人:是僧尼多的地方。男眾受戒要有十個比丘才能成辦。

(2)邊方持律五人:是因為邊方僧少,《律》中記載億耳沙彌受具足戒,三年待僧,方滿

十人,為此目蓮尊者提出,佛陀宣佈邊方有五個比丘,就可以受戒了。

(3)中國(中印度)二十人:這是女眾受戒,要有持律比丘、比丘尼各十人。因為女眾煩

惱多,容易怠慢,必須藉助殊勝的因緣,才能發起勝心,感戒納體。

(4)邊地十人:邊地僧尼少,尼眾受戒,允許比丘、比丘尼各具五人,即能成辦具戒羯磨

了。 (5)小年曾嫁:是指十歲以前就已出嫁的女子,她們懂得禮儀,能夠忍耐,有持戒的能力,

所以減去八年,十二歲就可以受具足戒了。

(6)遣信;在佛教史上,只有達磨陳那一人。因為她長得美麗,很多男人,聽說她要出家

受戒,都想從半路上把她破了,為了防止意外,佛陀特許她派遣代表去求辦羯磨,回來轉告,也

可得戒。

以上五種受戒的方法,善來、三語、八敬都只限於佛世。其中善來、八敬只有世尊才有資格

使用;破結使通佛世和佛滅後,但能不依戒而斷惑的人畢竟是很少的,尤其是末法時代。因此,

我們現在能夠使用的方法,只有羯磨受戒,下面就著重介紹一下羯磨受戒。

羯磨受戒的特點是講究因緣,《四分律行事鈔·受戒緣集篇》列有五緣:

1、能受戒的人有五個條件:

(1)是人道:在六道眾生中,天道貪著樂事,修羅懷著瞋疑,鬼神諂誑不實,畜生愚昧無

知,地獄常受痛苦,惟有人道,苦輕下趣,樂劣天上,能調理心慮,崇尚道業,才有資格受具足

戒。 (2)諸根具足:雖是人身,如五官四肢有所虧欠,像《律》中廣列一百四十餘種,並不應

受。因諸根不具的人成為比丘有損僧團莊嚴形象,造成社會人士對三寶的輕視。

(3)身心清淨;即從俗人到將受具戒,不應有十三難等過失(十三難者:邊罪、汙尼、賊

住、五逆、破內外道、黃門、二形、非人、畜生)。

(4)出家相具:受戒者已經剃除鬚髮,披上袈裟,具足出家人的形相。

(5)得少分法;已經受過五戒、十戒,才能受具足戒。《律》中說:「不與沙彌戒與受具

戒者,眾僧得罪」。

傳戒作法時,要根據這些條件對受戒者進行嚴格的簡擇,受戒人具備了以上條件,才有資

格受具足戒。

2、所對的緣境有六個方面:

(1)結界成就;界,指僧團居住的一定區域範圍。一切羯磨,必在大眾作過法的界內舉行,

受戒是重要白四羯磨,自然也不能例外,假如沒有結界成就的作法界,是不能受戒的。

(2)有能秉法僧;白四羯磨的教法,「別人」和「非法眾」都不能作,必要戒體清淨及通

達戒律的人才能秉辦。

(3)數滿如法:佛法昌盛的中國,必須十名清淨僧秉法,才能算數滿如法;佛法不興的邊

地,可以曲開方便,由五人秉法。國內至今傳戒,尚用十僧,人數是滿的;但在作法時,往往不

夠認真,希望今後在這方面應予以重視。

(4)界內盡集和合:一個作法界內,同時不許有二種羯磨行事出現,所以在受戒羯磨時,

界內的僧眾必須盡集和合,以防止別眾現象的發生。

(5)有白四教法:受戒羯磨必須一番白事,三番羯磨,即一次宣佈應作法事,三次徵求意

見,共有四番作法,都要合乎聖教,不得有顛倒錯脫、說不明瞭等過失。

(6)資緣具足:受戒人若無衣缽,或借他人衣缽,都不能受具足戒。

以上從人、法、事、處四個方面,說明受戒作法必備的因緣,這些條件都具備了,才能成就

受具足戒。

3、發心乞受: 《律》雲: 「若受戒人,不自稱名,不稱和尚名,教乞而不乞,若眠醉瞋

恚;若無心受,皆不得戒。」 上面二緣是旁助,這第三緣是正因,作為受戒人,必須發心乞求,

方能感戒。

4、心境相應: 《律》中說:眠醉狂人及無心而受等,是心不當境;白四羯磨,不如法作白,

不如羯磨法作等,及前僧非法,不令受者起心,即境不稱心《薩婆多》雲: 「若殷重心受,則

有無教,若輕心受,但有其教,無無教也。」 無教即無作戒體,具備了殊勝緣及殷重心,心境

相應,才能得到無作戒體。

5、事成究竟: 從請師始至白四羯磨終,前後諸緣一一如法,受戒就算成就了。

上來五緣是受戒羯磨必具的條件,也是衡量得戒的標準。此外《行事鈔》中,還有羯磨受戒

的行事程式,因為沒有使用,這裡也就不贅述了。漢地由於南山律疏的失傳,三百多年來,受戒

作法一直根據見月律師編寫的《三壇正範》,現在如果要恢復南山律的受戒作法,一下子可能很

難改變過來。因此,我們只希望在依據《三壇正範》的傳戒作法時,不要忘記了上面列舉的那些

條件,如果都能做到,那麼,受戒作法一定圓滿成就。

和尚」為什麼也叫「出家人,出家人為什麼叫和尚

出家人是相對於在家人士而言的。出家人 出家人者 謂持出家威儀相貌,棄捨俗境,受持禁戒 如法乞求,清淨自活。因為呀不在自己的家裡呆 從家裡出來了 出家人為什麼叫和尚 出家人多稱為 和尚 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和尚是古代西域語言的音譯,源頭是梵語,本義...

出家人為什麼忌吃葷菜,出家人為什麼不能吃葷?

那都是屁話,說什麼葷的就是殺生,如果只是吃菜的話,就等於搶了素食動物的食物,那就是間接的殺生,比直接要了它的命更慘忍 因為二百五棒槌。其次是可以減少 腦血栓,減少拉稀,減少放屁臭味。但是某些派系的出家人 雖然挑食,但是絕對不少吃啊,吃的則多賊胖啊,吃一粒糧食,殺死一棵禾苗,吃植物 與動物爭食。吃10...

出家人吃素都吃什麼

楞嚴經 裡講蔥,蒜這些 五葷 生吃生嗔恨心 肝火王,易發脾氣 熟吃生淫慾心,而且吃 五葷 很臭穢身邊的 神,天神很討厭這種味道。我們佛 如吃 五葷 對自己的修行有很大障礙!以上這些言語,大安法師在講經裡面都有講的,師兄可以聽一聽。出家人吃素的內容是除了 葷 腥 酒之外的其它植物性食物。1 葷 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