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沉夜孤星
阿空加瓜」在瓦皮族語中是「巨人瞭望臺」的意思,是冰川山系。山系自然環境複雜,分佈有自寒帶到熱帶多種氣候-生物帶,有世界上最搭答拆完整的垂直帶譜。高山有現代冰川。
是河流的重要發源地,富水力資源。高大的山系構成南北美大陸重要氣候分界線。山區森林茂密,富藏銅、鋁、鋅、銀、金、錫、石油、煤、硫黃及硝石等多種礦產。
科迪勒拉山系構造複雜,由一知棗系列褶皺斷層造成,並伴有**火山現象。高山冰川普遍。北美西北沿海、南美赤道附近以及智利南部西海岸一帶,森林茂密,水力豐富。
科迪勒拉山系自然環境複雜多樣,容多種氣候型別和自然帶於一山體,並有若干種垂直帶景舉雀觀。高大山系的崛起和屏障作用,對南美洲大陸氣候、水文網分佈、地理環境地域分異、人文景觀和交通線佈局等帶來巨大影響。墨西哥、中美地區和安第斯山中部,是印第安人古文明的發祥地。
2樓:漫惜棵
除自然奇觀外,該地區還有大量的古文化遺蹟。業已發現有200多處遺址 (墳塋、石柱、史前巖畫),它們覆蓋了一萬兩千多年的歷史,從族春判先民時代起,到 16世紀時歐洲人所經歷的部落社會止。對它進行研究,將有可能在有關該地區在前哥倫布文化以及中美洲南美洲文化間聯絡方面提供更多的資訊。
巴拿馬的著民族圭公尺人和特里布人,跟哥斯大黎加的土著民族布里布里人和卡貝卡爾人一樣,都是西班牙征服時期定居在中美洲山脈河谷裡森衫的各部落後裔。儘管與「文明」接觸已幾近500年,他們仍勉力維持著他們的語言、信仰和生活方式。他們對自然資源有一套全面而詳盡的知 識,並且在利用這種資源方面獲得了成功,在不危及該地區生態平衡的情況下從事種植活動(玉公尺、菜豆、香蕉、稻公尺)以及狩獵和捕魚。
約有1萬人的這些土著人社群,通常生活在自然保護區裡。他們不僅飽受高死亡率、營養不良和文盲之苦,而且由於大農場主和大牧場主 的兆改活動正在日益逼近他們的領地因而使他們也感到了生態系統受壓頗大所帶來的威脅。科迪勒拉山系縱貫南北美洲大陸西部。
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島,綿延約萬千公尺,屬中新生代褶皺帶。構造複雜,由一系列褶皺斷層組成 。主要形成於中生代下半期和第三紀,褶皺斷層構造複雜,地殼活動至今仍在繼續,多火山**,是環太平洋火山**帶重要組成部分。
3樓:猴80548號諉
山脈一般為南北或西北-東南走向。由一系列平行山脈、山間高原和盆地組成。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寬度較大,海拔較低,約800~1600千公尺,海拔1500~3000公尺。
地形結構包括東西兩列山帶和寬廣的山間高原盆地帶。自墨西哥向南,山系變窄,分為兩支:一支向南經中美地峽伸入南美大陸,大部分為火山林立、地形崎嶇的山地;另一支向東經大、小安的列斯祥掘枯群島伸入南美大陸,各島多為山地盤踞。
南美科迪勒拉山系以安第斯山脈為主體。謹洞寬度較窄(300~800千公尺),但海拔很高,多在3000公尺以上。尤其是介於南緯4°~28°的中段,山勢雄偉,海拔平均在4500公尺以上,許多高峰達五六千公尺,西半球和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峰,南緯32°39′,西經70°,海拔6959公尺。
是亞洲之外最高的山峰,公認為西、南半球最高峰。山峰坐落在散仿安第斯山脈北部,峰項在阿根廷西北部門多薩省境,但其西翼延伸到了智利聖地牙哥以北海岸低地,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脈南段,綽號 「美洲巨人」。
科迪勒拉山的成因
4樓:斑竹威武
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主要是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活動與大西洋的張開及南部岡瓦納大陸的分離,特別是南美與非洲的分開知肆,都有著密切的關聯。 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形成於中生代—新生代。
中生代前半期,科迪勒拉地槽處於沉降和堆積階段,侏羅紀末後,地槽處曾有多次造山運動,並伴有廣泛的岩漿侵入。至白堊紀末拉拉公尺運動,掀起了大規模造山運動,其影響範圍北起阿拉斯加向南至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在南美使安第斯地槽發生強烈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整個安第斯山的褶皺構造。至此,美洲大陸的面積向西擴充套件了一大步。
這次運動一直延續到譁猛伏第三紀。新生代以後,科迪勒拉山系曾進入乙個以侵蝕為主的時期,使山間盆地、山前拗陷及低地處都有大量的陸相沉積,及至上新世又掀起巨大的上公升運動,並一直延續到第四紀及更後亂攜,這次運動使科迪勒拉山系重新抬公升、褶皺、斷裂並伴隨岩漿侵入,熔岩噴發和火山活動。經過這次運動,科迪勒拉山系不僅具有年青的現代構造地貌的特徵,而且通過中美地峽,使南北美溝通聯絡,並使它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山體。
第四紀初期對科迪勒拉山系有一定的影響,從時間上看北段(北美)早於南段(南美),冰川覆蓋的範圍則北段大於南段。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是科迪勒拉北段的冰川中心,南段主要是高山冰川。強烈的冰蝕作用,對科迪勒拉山系的面貌進行了再蝕刻。
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1994年9月2日 第2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1994年10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令第167號釋出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自然保護區的建設 第三章 自然保護區的管理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
我國2025年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如下表類別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數量
我國目前國家公園概念上的建設型別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森林公園。由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年,我國第一處森林公園 湖南張家運冊界國家森林公園批准建立。截至年底,全國共建立森林公園處,總經營面積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處,經營面積萬公頃,省級森林公園處。 自然保護區。年,我國建立了第乙個自然保護區 廣...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資源
地理位置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位於北緯27 49 27 55 東經99 37 99 40 地處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裡拉縣,在香格裡拉縣城城西北部,距縣城8公里。地勢地形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屬於 山沼澤和沼澤化草甸,三面環山,山峰海拔3800 4449米。氣候納帕海溼地屬寒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區西部型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