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課件 三篇

2025-07-13 08:10:19 字數 2101 閱讀 7178

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為什麼作者反覆寫西山之高?

1樓:網友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為《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此文記敘了作者發現和宴遊西山的經過,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了對懷才不遇憤懣和現實醜惡的無奈之情。

在這篇山雀文章中,作者反覆寫西山之高,主要是為了表現西山的獨特之處和壯美景觀。

西山是一座高峻的山峰,因其高聳入雲而聞名。作者反覆強調西山之高,既是對其獨特地理位置的描繪逗雹早,也是為了表現其壯美的自然景觀。通過描寫西山之高,作者讓讀者感受到了山的巍峨和氣勢,同時也突出了自然景觀的美麗和壯觀。

此外,在唐代文學中,描寫自然景觀的手法往往是通過誇張和修辭的手法來表現自然的壯美和神奇。反覆寫西山之高,也是一種修辭手法,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西山的獨特之處和神奇之美。文章一開始,作者就表明了被貶後的憂懼、苦悶心情,這與遊山玩水的賞心樂事恰成鮮明對比,給「山水之樂」定下了乙個悲涼情調。

自然景物的美好與社會現實的黑暗,不協調地激盪著作者的情感。作者對遊山的描寫,也多從比照和映襯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寫「未得」西山的「漫漫而遊」,正是為了反襯肆橡一識西山的驚喜;寫萬物的渺小,更顯示出西山的「特立」。

始得西山宴遊記文言句式,始得西山宴遊記文言句式

2樓:機器

始得西山宴遊記文言句式。

省略句。居(於)是州(省略介詞「於」)

我)因坐法華西亭(省略主語「我」)

始指(之)異之(省略賓語「之」,指代西山)(我)引觴滿酌(省略主語「我」)

故為之文以志(之)(省略賓語「之」,代指宴遊西山這件事)判斷句。是歲元和四年也(語氣詞「也」,表判斷)定語後置句。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

被動句。皆我有也(可以認為都被我所擁有)

互文句。縈青繚白(青白縈繚)

語句翻譯。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譯文:心中想到了**,夢也就做到那裡。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譯文:認為凡是這個州的有奇異姿態的山水(定語後置),都被我所擁有、欣賞了,但不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特。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譯文:千里內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種種景物聚集、縮攏在一塊,盡收眼底。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譯文: (西山的)高大渺遠與天地間的浩瀚大氣一樣,永無邊際;(西山的)廣闊無邊可與天地自然結友交遊,永無盡期。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譯文:精神專一,忘掉形骸,似乎與萬物相融合。

始得西山宴遊記必考句子

3樓:貓先生

始得西山宴遊記必考句子介紹如下:

1.望眼欲穿,卻是一片雲海,彷彿置身仙境。

2. 紅葉滿山,如火如血,讓人陶醉其中。

3. 風吹過面龐,帶來一陣清新的氣息,令人心曠神怡。

4. 山間溪水潺潺,清澈見底,彷彿能聽到它們的呢喃聲。

5. 落日餘暉映照在山巔之上,美得讓人不忍離去。

6. 遠處的山峰若隱若現,在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神秘莫測。

7. 池塘中荷花盛開,花瓣潔白如雪,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8. 遊人漫步在山間小道上,感受大自然的恩賜與神奇。

9. 水波盪漾之間,魚兒穿梭其中,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10. 山林間野花盛開,五彩繽紛,在微風中搖曳生姿。

11. 大自然賦予了這裡無限的美景和靈氣,在這裡人們可以盡情享受它 們。

12. 青山綠水,融為一體,構成了這裡的獨特風光。

13. 瀑布如銀簾般垂落,水花四濺,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大弊。

14. 山間小路蜿蜒曲折,讓人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

15. 大自然的力量與美麗讓人感到無比的渺小和敬畏。

16. 山間花香瀰漫,令人陶醉其中,彷彿進入了乙個夢境般的世界。

17. 水流薯鏈聲輕柔悅耳,彷彿是大自然為我們奏起了一曲動聽的樂章。

18. 大自然所賦予的美景滾手族和靈氣,在這裡盡情地展現著它們的魅力和神 秘之處。

19. 無論是靜謐還是喧囂,在大自然面前都變得微不足道。 20. 在這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在靈氣與美景中找尋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始得西山宴遊記 節選 習題答案,《始得西山宴遊記》閱讀答案

原文 始得西山宴遊記 唐 柳宗元 自餘為僇 l 人,居是州,恆惴 zhu 慄 l 其隙 x 也,則施施 y y 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遊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始 開始。得 原義獲得,引申為發現。字面意思是,開始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遊之樂的遊記。筆者看法,始得 可能有三個意思 一是這篇遊記是 永州八記 的第一篇,所以 始得 作為八篇的開頭。表達了第一次尋訪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於作者遊覽永州並不是從遊西山開始的。在遊西山之前,他曾經到過一些地...

複習高中歷史必修三的感悟,複習高中歷史必修一二三的感悟

高中歷史,實際上是為每一名啟蒙人員的框架詮釋,縱觀古今近代現代歷史。古代史是中國的榮譽史,近代史則是一則屈辱史,有一句古話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其實歷史文化的普及是為了更好的讓每一個人瞭解知道歷史,明白法則。將來為國家的改革進步做鋪墊,國家是大家,歷史是曾經。如果誰能知道曾經輝煌和屈辱,那麼誰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