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優美散文
1樓:匿名使用者
青春沒有驛站。
風月如流。光陰邁著一成不變的腳步,不疾不緩地走著,走過乙個個春秋冬夏,走過乙個個月陰日晴。驀然回首,遠逝的日子彷彿晃動的萬花筒,不經意間搖晃出乙個個無法模仿的圖案,那一次次的聚散與悲歡都成絕版。於是我知道,青春是一列單程客車,不能返回也沒有驛站。
晨鐘暮鼓,催促我揚起遠航的風帆,心卻如一枚留戀故枝的葉子,踟躕在昨日的風中,依依難從我做起舍。也知道不該貽誤行程,卻又無法擺脫情感的羈絆,無法將曾經有過的一切塵封在記憶的城堡中,重生日鎖緊,每天走過日落月公升,彷彿佇立於清澈的河流中,那清清的河水就是我擁有而且僅僅擁有一次的生命啊,我卻有太多的時候是立在水中,任憑上游 的水流過 我之後成為下游的水,任憑未來流經我的現在成為過去,我卻因為過分沉迷於昨天而失去了今天和明天,於是一無所有。
常常想象,當春華和秋實都成為歷史之後,我披滿頭雪花坐在昨天的記憶中,咀嚼臉上每一道溝壑所深藏 的故事,該 是一種怎樣 的心境!本該是懂得很多便相信得很少,卻依然一次次為「狼來了」的戲言所惑;本該是走過冬天更鐘情於春天,卻依然留戀「雪孩子」的童話。走過的路程似乎是乙個圓,長途跋涉後又回到起點。
於是很多時候是在做相同的事,就是尋找目標。
曾經在幽幽暗暗中苦思冥想,終於破譯出原來最簡單的草枯草榮就是一種玄奧,那是生命的直觀教具:花只能紅一次,草只能綠一年。逝者如斯,如煙的往事都。
已隨季風飄零,何必苦苦地追尋與回憶。青春的列車載客無數,沒有人能預料沿途的遭遇,也沒有人能重回自己上車的起點。既然已經別無選擇,就讓我在時間 的鋼軌上碾碎曾經有過的失意與如意,然後推開門窗,沐著新鮮的空氣與陽光,迎接嶄新的行程。
因為我已經知道,青春是一列單程客車,不能返回也沒有驛站。
2樓:
國內:朱自清 《匆匆》;《荷塘月色》;《春》等等。
國際:梭羅 《冬日漫步》;
馬丁路德金《我有乙個夢想》;
泰戈爾 《金色花》;
蒙田 《熱愛生命》。等等。
當代著名的散文家有哪些?
3樓:藝術品國際拍賣
宗璞,原名馮鍾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1928年生於北平,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退體於中國社會科學業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既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長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蘊含東方傳統哲學文化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相結合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和高雅格調。
主要作品有**《紅豆》、《魯魯》《三生石》童話《尋月記》《花的話》《總鰭魚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筆〉〈奔落的雪原〉〈花朝節的紀念〉〈三松堂斷憶〉等,出版了多種**散文童話選集。由〈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組成的四卷本長篇**〈野葫蘆引〉,是宗璞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王鼎鈞。
臺灣作家之一。
他作了一本很著名的散文叫《開放的人生》。
3.卡毓方。
4.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嶽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園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 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
5.錢鍾書。
6.張曉風。
張曉風簡介: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臺,畢業於臺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他處,現任臺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散文及戲劇著作有。
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臺灣十大散文家選集》。余光中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
季羨林的散文作品有哪些?他的散文代表作是什麼?
4樓:※淡茗
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韻》、《賦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萬泉集》、《清華園日記》、 牛棚雜憶》、《朗潤園隨筆》、《季羨林散文選集》、《天竺心影》、《泰戈爾名作欣賞》。
人生絮語》、《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季羨林談師友》、《季羨林談人生》、《病榻雜記》、 憶往述懷》、《新紀元文存》、《季羨林品讀人生》。
其中散文代表作有:
1、《清塘荷韻》,這篇《清塘荷韻》是季羨林於86歲高齡時完成的佳作,可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媲美。,它清新俊逸,脫盡浮華,行文平易曉暢,直白中蘊蓄著哲理,情感樸素真摯。細加品讀,如同品嚐陳年佳釀,芳香四溢,韻味悠長,讓人回味,令人歎服。
2、《牛棚雜憶》。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寫的散文隨筆,是季羨林老先生對其在文革時期的一本回憶錄,他以幽默甚至是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
3、《病榻雜記》。收錄了季羨林先生自2001年以來撰寫的90多篇文章,計20多萬字。書中有他的人生各階段回憶,也有回憶父母、老師和親友的文章。
季羨林平時十分關注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社會公德、愛國主義與奉獻精神等問題,書中收錄了多篇有關這些內容的文章。
5樓:網友
季羨林的代表作有:《羅摩衍那》初探》、
天竺心影》、《季羨林選集》、《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歲),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
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他的散文,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6樓:雅心
季羨林的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韻》 《賦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萬泉集》 《清華園日記》 《牛棚雜憶》 《朗潤園隨筆》、 季羨林散文選集》 《泰戈爾名作欣賞》 《人生絮語》 《天竺心影》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季羨林談師友》 《季羨林談人生》 《病榻雜記》 《憶往述懷》 《新紀元文存》 《母與子》 《三個小女孩》 《垂釣》
代表作有:《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懷念母親》 《夾竹桃》 《幽徑悲劇》 《清塘荷韻》 《成功》 《做人與處世》 《永久的悔》 《忘》
7樓:七殿
季老的散文隨筆有:
清塘荷韻》賦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萬泉集》《清華園日記》
牛棚雜憶》朗潤園隨筆》
季羨林散文選集》
泰戈爾名作欣賞》
人生絮語》天竺心影》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季羨林談師友》
季羨林談人生》
適合朗誦的優美散文有哪些,有哪些優美的適合朗誦的散文 急需
相信未來 食指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 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 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
優美散文,,有寓意的,謝謝,優美散文,800字,有寓意的,謝謝
綿長的雨把秋天推向了深處。沉沉的夜,街燈如豆,在水窪裡,映照深深淺淺的思念。夢起時,小雨還在耳畔輕聲呢喃,夢醒時分,窗外依舊交織著一簾纏綿。無休無止地訴說秋日情話。這樣的雨季,心情是很容易受潮的。我用一管洞簫,打發這個寂寥的夜晚。夜雨被思念烘乾,而我,卻陷入了憂傷的絕境。沒有人陪我,把酒黃昏。隔著黃...
簡單的優美的祝福散文,寫一個經典唯美的生日祝福短文,謝謝
三月的祝福 我在三月的天空 種下一個太陽 讓陽光普照自己 還有認識和不認識的所有人 祝福你們 日子像陽光般明媚 在這三月裡 把自己劈成兩半 一半埋在河佰嶺 另一半拋向遠方 在每個日出的清晨 凝視村莊,炊煙,農田,女人 還有奔向太陽的兒女們 祝福你們所有的人 陽光普照,永世安康 在這三月的大地之上 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