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辨日《列子》簡介,筆記,謝謝

2025-07-04 16:10:09 字數 1791 閱讀 8290

1樓:匿名使用者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頃沒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註釋: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距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圓的為盤,方的為盂。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寫作特點: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雀頌納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櫻扮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智慧多呢?」

2樓:海涵菡

你才二十多歲,沒遇到喜歡的人很正常,往後你會發現,大概是遇不到了卜洞。你才二十多歲,沒遇到喜歡耐燃的人很正常型畝枯,往後你會發現,大概是遇不到了。

兩小兒辯日列子譯文

3樓:網友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當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全文翻譯:

孔子往東方遊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乙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裡。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列子》兩小兒辯日,揭示了什麼知覺現象

4樓:偉妹翰

溫度左右顏色也可以決定大小的錯覺。

跪求兩小兒辨日的譯文越少越好,兩小兒辯日的譯文

孔子到東邊遊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子在爭辯,就上前去詢問他們爭辯的原因。一個小孩子說 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一個小孩兒說 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蓬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

兩小兒辯日的譯文,兩小兒辯日 翻譯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一個小孩說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 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另一個小孩說 太陽剛出...

兩小兒辯日的翻譯,兩小兒辯日翻譯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 1 問其故 2 一兒曰 我以 3 日始出時去 4 人近,而日中 5 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 6 及 7 日中,則 8 如盤盂 9 此不為 10 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 日初出滄滄涼涼 11 及其日中如探湯 12 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