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貢聖
有人說,李世民所開創的貞觀之治是古代中國繁盛的巔峰,那你一定不瞭解朱棣的永樂盛世。
也許說起中國歷史上強鎮絕盛的大一統王朝,很多人都會想到漢唐。
沒錯,漢朝和唐朝的確是中國歷史上很強盛的王朝,但是論起軍事實力的話,個人認為還是明朝的軍事實力在歷代王朝中當屬第一。
因為在明朝時期已經從冷兵器時代開始向熱**時代過渡,而且航海時代已經到來,永樂皇帝多次派遣鄭和下西洋,說明明朝在永樂御穗姿年間已經擁有了極為強大的海軍力量,以及遠航作戰能力,這在我國歷朝歷代是沒有的,就連明朝後世的清朝,也因為閉關鎖國的原因,在北洋海軍建立之前,海上力量始終薄弱。
永樂大帝的時代,在朱棣的統治下,國泰民安,修書、遷都、遠航這些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此時的中國是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如果考慮到同時代的東羅馬帝國已經奄奄一息,英法百年戰爭還在打,哈布斯堡家族外強中乾,德意志帝國四分五裂,我們似乎也可以把前面那句話中的之一兩字去掉。
我們經常會產生乙個疑問,那就是怎樣才能獲得其它國家及其人民的尊重,在世界上風光自豪一把,其實答案很簡單——國家強大。
明朝在這方面就是乙個典型的例子。
自元朝中期,國力衰落後,原先那威風凜凜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就已經成為了空架子,元朝皇帝成了名義上的統治者,很多國家再也不來朝貢,甚至斷絕了聯絡。
生了病的老虎非但不是老虎,連貓都不如。
而自從朱元璋接受這個爛攤子後,勵精圖治,努力發展生產,國力漸漸強盛,而等到朱棣繼位,大明帝國更是扶搖直上,威名遠播。
明朝時期,最大的敵人莫過於北方的蒙古,就是被滅國的大元。朱棣統治期間,曾多次御駕親征蒙古,每次都是五十萬大軍,這還只是明朝長江以北的軍力,南方還有針對越南地區的軍事駐紮。
最誇張的是,有多位國家的國王,留戀明朝繁盛不願族跡離去,甚至有國王客死在明朝境內,竟留下遺願把自己埋在大明境內,讓自己永遠留在大明朝。死了都不想回到自己老家,足見當時明朝對各國的吸引力。
然,盛極必衰,自永樂年間之後,明朝也再沒有出第二個朱棣,明朝後期國力逐步下滑,惜哉。
2樓:愛卡剪輯
朱棣在位時期,勵精圖治,延續洪武政策。政治上,繼續實行削藩政策,加強**集權;埋宴改革官制機構,設定內閣和東廠;軍事上,五次親征蒙古,佔領安南,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定哈密衛,西南簡液則設定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攔棚宣慰使司和貴州承宣布政使司。
3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永樂盛世是明朝最鼎盛的時期。當時明朝財力雄厚,曾經組織鄭和七下西洋,吸引了眾多國家來明朝朝奉。
明朝永樂至今大概有幾年了
4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明朝永樂至今大概有600年。
永樂為明成祖朱棣的年號,為西元1403年至1424年,前後共22年。永樂年間,定都北京、鄭和下判橋西洋、編修中國古代類書之冠的《永樂大典》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一時期。期間,經濟社會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全國統一形勢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
永樂年間,明朝國力達到鼎盛,百姓安樂。朱棣重視掘梁猛農業發展,勤政親賢,重渣轎用人才,後世將朱棣尊稱為永樂大帝。
大家怎麼看待明朝的永樂帝?
5樓:南寄波
永樂帝是一代梟雄,奠基了大明鼎盛時代的到來。永樂帝在位鞏固國防,抵禦北方蒙古人的入侵,航海業派鄭和下西洋宣揚大明國威,遠布四海。
6樓:異度視界
永樂皇帝,即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號(1403-1424)
朱棣這個任務十分複雜,首先他皇位來之不正(從侄子朱允炆手中搶來的),但這也不能完全怪他,要知道古代人民普遍信奉君權神授,名不正則言不順,便很難服眾。首先他能力並不差,奈何他父親朱明璋偏愛他大哥,便只好做個王。奈何大哥身體不好英年早逝,但他依舊沒希望,皇位被傳給了大哥的兒子朱允炆。
朱棣縱有千萬不甘也無可奈何。但他想要就這樣度過一生命運也不放過他,他的侄子排上了名將徐輝祖來,他被逼無奈,不反就死,咋辦?反了!
但是撇開皇位不談,明成祖的功績還是很大的:首先他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奇書-《永樂大典》,任用了一大批有才之士:解縉、姚廣孝、三楊等,使國力達到了空前強盛;除了文職,武功方面,他北征蒙古南安安南,擴大了明朝的疆域;文化方面,他派出政和,南下西洋,促進文化交流(也有人說他醉翁之意不在就是為了尋找朱允炆,但是揚威海外已成不爭事實);制度方面,開創了內閣制度,這項創新型的制度就類似與英國的內閣(當然其實也有很多不同,這裡不多敘述)。
但總得來說瑕不掩瑜,與民眾而言,它終歸是乙個好皇帝,可能他對不起的也只有朱允炆等少數人了。
綜上,永樂帝是乙個矛盾的皇帝。他仁愛,待民如子,體恤民情,他殘忍,連自己的親侄子也不放過。他不幸,一身才能得不到父親的認可,想平靜度過一生卻遭侄子的追捕,他又幸運,千古留名,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比多數皇帝來說,明成祖朱棣是個優秀的皇帝!
7樓:chen竹
這個人還是很有想法的而且敢幹,運氣還特別的好,天選之子,乾的事也特厲害例如鄭和下西洋。
8樓:在石花洞講印第安語的洋蔥
記得明朝那些事對他的評價是:他不是乙個好人,但他是乙個好皇帝。
他把自己侄兒趕下皇位,直接登基稱帝。這於理於情都是說不過去的。但是呢,他的確比自己軟弱溫和的侄兒更適合做皇帝。
他登基以來,多次出征平定邊境騷亂,最後也死在了征途上,你會發現他真的很有軍事才能,這個就不細說了。
他還組織人編寫了永樂大典。在用人方面也是很厲害的,比如黑衣宰相姚廣孝等。
所以在做皇帝方面,他知人善任,果斷善謀,無疑是成功的。
在做人方面,他更像他的朱元璋心狠手辣。
評價乙個歷史人物,是要從多方面去評價的,不能以偏概全。以上。
9樓:來自五道峽高大威猛的葡萄
永樂大帝雖然說是篡位當上皇帝的,史書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但是永樂帝北擊蒙古,北遷帝都,鞏固了邊疆,又下令鄭和下西洋,擴大了大明的權威,使的萬國來朝,大明國民過上了穩定的生活,編撰永樂大典,為後世留下了永樂大典這部曠世鉅作。但是永樂帝也好大喜功,幾次的下西洋耗費了巨大的民力財力,一定程度加大了老百姓的生活壓力,總之,永樂皇帝在整個明朝歷史上還算的上的乙個好皇帝。
明代奇人王陽明到底有多牛呢?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將自己開創的思想親身付諸實踐,並證明其完全切實可行的思想家,他在立言 立德 立功上近乎完美的不朽功勳,完全可以說是神一樣的存在,以 奇人 或 牛人 這樣的世俗化語言形容他,確實有失恭敬。做為個人終身的精神導師,我不想證明他有多 牛 這樣的用詞有違自己對他的精神崇仰,因此本文...
明朝真正的領土到底有多大,明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明朝在第三任永樂皇帝的努力下,國土面積得到了很大的擴張。在北方5徵蒙古,使北元勢力退回到了大漠以北,而且在南方又成功征服了安南 也就是今天的越南 在第五任宣德皇帝時,明朝國力達到鼎盛,同時國土面積也達到鼎盛,也就是樓主給出的那張圖 正統皇帝時期 但是當初新中國在繪製明朝朝代疆域圖 有兩張 一張是時宣...
明朝的疆域有多大,中國明朝版圖到底有多大?
約997萬平方公里 永樂年間 明朝在今藏 青 川西置烏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並分封闡教 闡化 輔教 贊善 護教五王 在今阿里和拉達克設有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封建古格等三王。明朝前期滇省轄境很大,在今國境外的有緬甸 木邦 孟養 大古刺 底馬撒等宣慰司在今緬甸境內,有寮國宣慰司在今寮國境內,有八百大甸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