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等電點沉澱的實驗步驟

2025-06-19 10:40:32 字數 2655 閱讀 6160

1樓:荀弘壯慶驕

1,在等電點附近,蛋白質溶液開始變渾濁,離心可見沉澱。

2,遠離等電點,蛋白質溶液開始變澄清,離心未見沉澱。

2樓:陸玥徐孤風

將蛋白提取物分別稱六等份置於50

ml離心管中,加入適量的去離子水。

然後,分別將3種蛋白提取物的溶解液ph值。

調至,置於常溫搖床中振盪60

min,離心(10

rpm,10

min),利用考馬斯亮藍法。

測上清液中蛋白濃度,分析所提蛋白在不同ph值條件下的溶解性。

確定蛋白的等電點。

在ph值=4左右。首先,將蛋白提取液分別取七等份(每份5ml)置於50

ml離心管中,並各加入5

ml去離子水,搖勻;然後,分別將蛋白提取液的ph值調至.4,調ph值後置於4

冰箱,靜置18

h,離心(10

000rpm,10

min),利用考馬斯亮藍法測上清液中蛋白濃度,計算提取方法所提蛋白在不同ph值條件下的沉澱率,根據沉澱率確定蛋白的等電點。蛋白沉澱率的計算公式:

沉澱率=(原提取液中蛋白含量-沉澱後上清液中蛋白含量)/原提取液中蛋白含量*100%

蛋白質等電點測定實驗目的

3樓:nice善

蛋白質等電點測定實驗目的如下:

1、瞭解蛋白質的兩性解離性質。

2、學習測定蛋白質等電點的一種方法。

3、加深對蛋白質膠體溶液穩定因素的認識。

4、瞭解沉澱蛋白質的幾種方法及其實用意義。

5、瞭解蛋白質變性與沉澱的關係。

實驗原理:1、蛋白質是兩性電解質。

2、蛋白質分子的解離狀態和解離程度受溶液的酸鹼度影響。

3、當溶液的ph為一定值時,蛋白質極性基團解離的正負離子數相等,淨電荷為0,此溶液的ph值為該蛋白質的等電點。

4、不同蛋白質具有各自特定的等電點,與該蛋白質的組成結構有關。

5、在等電點時,蛋白質的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可利用性質的變化測定各種蛋白質的等電點。

可逆的沉澱反應:

1、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尚未發生顯著變化,除去引起沉澱的因素後,蛋白質的沉澱仍能溶解於原來的溶劑中,並保持其天然性質而不變性。

2、如:鹽析作用、低溫下用乙醇(丙酮)短時間作用於蛋白質。

3、提純蛋白質時,常利用此類反應。

不可逆沉澱反應:

1、蛋白質分子內部結構發生重大改變,蛋白質常變性而沉澱,不再溶於原來溶劑中。

2、加熱引起的蛋白質沉澱與凝固,蛋白質與重金屬離子或某些有機酸的反應都屬於此類。

蛋白質等電點測定實驗現象

4樓:凌誠出溪

1,在等電點附近,蛋白質溶液開始變渾濁,離心可見沉澱。

2,遠離等電點,蛋白質溶液開始變澄清,離心未見沉澱。

5樓:隨長征宛酉

蛋白質是兩性電解質,蛋白質在鹼性溶液中成陰離子,在酸性溶液中成陽離子;蛋白質分子所帶淨電荷為零時的ph值稱為蛋白質的等電點(pi)。在等電點時,蛋白質分子在電場中不向任何一極移動,而且分子與分子間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傾向增加,所以這時可以使蛋白質溶液的粘度、滲透壓均減到最低,且溶液變混濁。若再加入一定量的溶劑如乙醇、丙酮,它們與蛋白質分子爭奪水分子,竭力減低蛋白質水化層的厚度而使混濁更加明顯。

各種蛋白質的等電點都不相同,但偏酸性的較多,如牛乳中的酪蛋白的等電點是,血紅蛋白等電點為,胰島素是,魚精蛋白是乙個典型的鹼性蛋白,其等電點在。近年來蛋白質的等電點可以採用等電聚焦技術加以準確測定,但需一定的實驗條件。本實驗採用蛋白質在不同ph溶液中形成的混濁度來確定,即混濁度最大時的ph值即為該種蛋白質的等電點值,這個方法雖然不很準確,但在一般實驗條件下都能進行,操作也簡便。

為什麼蛋白質在等電點易沉澱?

6樓:網際網絡小知道

在等電點時,蛋白質分子以兩性離子形式存在,其分子淨電荷為零(即正負電荷相等),此時蛋白質分子顆粒在溶液中因沒有相同電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間的作用力減弱,其顆粒極易碰撞、凝聚而產生沉澱,所以蛋白質在等電點時,其溶解度最小,所以最易形成沉澱物。

不同蛋白質,其分子中的自由羧基與自由氨基的數目是不相同的,同時其他可解離的基團數目也不相同,這樣不同蛋白質在同一ph條件下,由於靜電荷不同,在同一電場中移動的方向,因此可以相互分離。蛋白質在等電點時溶解度最小,易於沉澱。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離成陽離子和陰離子的趨勢及程度相等,所帶淨電荷為零,呈電中性,此時溶液的ph稱為該氨基酸的等電點。各種氨基酸在其等電點時,溶解度最小,因而用調節等電點的方法,可以分離氨基酸的混合物。

蛋白質(protein)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伏亮是有機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物粗橋質。機體中的每乙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蛋白質占人體重量的16%-20%,即乙個60kg重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

不在等電點情況下,由於蛋白質帶有正電荷或者負電荷,因此由於相同電荷相互排斥,蛋白質在溶液中能維持穩定溶解環境。等電點時,蛋巖廳猛白質不含有電荷,會由於沒有互相排斥作用而沉澱下來。

為什麼多數蛋白質的等電點偏酸性 有沒有等電點偏鹼性的蛋白質

一般來說,同樣鏈長的 cooh比同樣鏈長的羧酸酸性強,比如說甘氨版酸 pka 2.34 比乙酸 4.76 的強200多倍權。這是因為 nh3 基是一個強吸引電子的基團。反過來,coo 也影響 nh3 的解離,所以導致鹼性較弱。因此,大部分的氨基酸等電點都偏酸,所以會導致大部分蛋白質的等電點偏酸。pi...

人體中的大多數蛋白質的等電點偏酸還是偏鹼為什麼

人體內ph 7.4 而體內大部分蛋白質的 pi 6 所以人體內大部分蛋白質帶負電荷。所以偏酸。這是羧基的酸性往往比氨基的鹼性強。下面是一些常見蛋白的等電點。胸腺組蛋白 thymohistone 10.8 珠蛋白 人 globin human 7.5 卵白蛋白 ovalbuin 4.71 4.59 伴...

高中生物必修一檢測蛋白質的實驗

小王閒談娛樂 folin 酚試劑法。此法的顯色原理與雙縮脲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加入了第二種試劑,即folin 酚試劑,以增加顯色量,從而提高了檢測蛋白質的靈敏度。這兩種顯色反應產生深蘭色的原因是在鹼性條件下,蛋白質中的肽鍵與銅結合生成複合物。folin 酚試劑中的磷鉬酸鹽 磷鎢酸鹽被蛋白質中的酪氨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