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前為什麼天氣會變涼

2025-06-15 05:00:19 字數 1189 閱讀 4914

1樓:沈初與家公尺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是勞動人民對四季變化的經驗總結,是經得起考驗,是正確的,用現代天文學去解釋,也是符合科學邏輯的。

宇宙間,沒有恆定不變的事物,包括人在天天變老,草木也在生茂衰竭,這是因為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在公轉過程中,夏天離太陽最近,所以炎熱。而冬天離太陽最遠,吸收太陽散發的熱量就少,所以寒冷。

中國又有一名言,叫物極必反。冬至(在農11月15日左右)節陽生,夏至節陰生,冬至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是一年最嚴寒的開始,而是地球從最遠處向太陽一天天靠近,冬天的寒氣也就一天天消失,每到春初,隔幾天下一場春雨,人們就感到溫暖了許多,這是地球每天都在向太陽靠近之故,於是就有了"一場春雨一場暖"之說。

反之,夏至節之後,地灶辯球與太陽一天天漸行漸遠,白天的時間一天天變短,夜間變長,吸收太陽熱量一天天減少,由於溫度逐日下降,植物無法吸收營養,便產生了秋枯秋黃的金秋景象。加上地球與太陽不斷背道而馳,地球空間寒氣濃度逐日增高,秋雨受冷氣團的降溫冷卻,於是,人們就有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濃厚感覺了。這也是勞動人民對四季更替的經驗結晶,也是對天文的古典哲學觀,以此制定了人們生活的俗成法則,即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否則,巖雀違反了自然法則將一事無成。

一提到民間諺語,那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經過多少年的實踐才得到的經驗,肯定是滿滿的道理。至於有沒有科學道理,那也是肯定的,有!

1.分析諺語上半句「一場春雨一場暖」。

本來,「春雨貴如油」,開春的雨細細的,淅淅瀝瀝,也剛剛沾溼衣服,似乎不想一陣子下完。因此,春雨是隨著春風,吹一陣就下一陣。而春風送暖,萬物復甦,大夥也都能熟知,天氣一天更比一天熱,那麼,春雨下一場,暖和一些,再下一場,又暖和一些,就有了「一場春雨一場暖」的諺語。

試想,萬物復甦,突然又冷得難受,不再暖和,蛇/青蛙等冬眠的動物,豈不是會折騰得半死?天氣越來越暖和,沒錯。春雨綿綿,則是暖在心間的節奏了。

至於夏雨,人們用「狂風驟雨」「瓢潑大雨」來形容,是說暖和到了極點,已經是酷暑難擋了,一陣暖不可能,火熱還差不多。夏天的風是火熱的粗辯早,連雨也沒有絲毫寒冷的感覺,難怪人們會說淋了一身熱雨,它有毒,讓人挺不舒服的。

2樓:網友

天氣變涼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下雨前天氣變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雨帶的影響。通常在下雨之前,空氣中的水分比平時要多,同時寬凳巖雲層也粗指會變得更加厚實,這會導致太陽的光線被阻擋,從而慎御減少了地表的熱量。此外,突然下雨會使熱量迅速散失,使溫度下降,這也是導致天氣變涼的原因之一。

下雨前為什麼要颳風,下雨前為什麼會先颳風

在民間流傳著 風在雨頭 的諺語,意思是一陣大風過後,往往要下起大雨來。在夏天,空氣中的水汽很多,在地面高溫推動下,空氣向上膨脹抬升,在高空很容易形成很濃的積雨雲,然後下起雨來。積雨雲裡是一團團雲團,既有強烈上升的暖氣流,也有強烈下降的冷氣流。當冷氣流到達地面後,由於冷空氣密度大,會在地面形成一個冷高...

為什麼下雨前天氣特別悶熱為什麼下雨前會很悶熱

下雨前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很悶熱,而且少有涼風,這是為什麼呢?1.夏季降雨一般版是受冷空氣和暖權溼氣流共同影響造成的,而悶熱是大氣裡含的水蒸氣增多 溫度偏高的表現。這也是夏季雷雨將至的先兆。2.夏天的雨多為陣雨和雷陣雨,其產生的條件是因為前期天氣晴好,氣溫較高,空氣在區域性地區出現強烈對流,使大量的溼...

秋天來了,天氣為什麼會突然變涼,秋天到了,天氣涼了,樹葉黃了?

從天文上來說,6月22日是夏至,這時太陽照射在北迴歸線上,日照時間最長,專也是說最熱的屬時候,過了6.22日太陽照射逐漸南移了,天氣也漸漸涼快一些,但是直到9.23日,太陽還是照射在北半球,所以這一段時間還是比較熱的,只是逐漸涼快起來罷了。有句老話 一陣秋雨一陣涼 就是指這種逐漸涼快的情況。最近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