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幾何體積及表面積公式

2025-06-10 21:47:18 字數 3649 閱讀 1605

1樓:匿名使用者

立體幾何公式。

名稱 符號 面積s 體積v

正方體 a——邊長 s=6a^2 v=a^3長方體 a——長 s=2(ab+ac+bc) v=abcb——寬 c——高。

稜柱 s——底面積 v=

h——高 稜錐 s——底面積 v=

h——高 稜臺 s1和跡鄭s2——上、下底面積 v=h——高 擬柱體 s1——上底面積 v=

s2——下底面積。

s0——中截面積。

h——高 圓柱 r——底半徑 c=底h=πrhh——高 c——底面周長。

s底——底面積 s底=πr

s側——側面積 s側=ch

s表——表面積 s表=ch底。

s底=πr^2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h——高 v=πh(r^2-r^2)

直圓錐 r——底半徑。

h——高 v=πr^2h/3

圓臺 r——上底半徑。

r——下底半徑。

h——高 v=πh(r^2+rr+r^2)/3球 r——半徑。

d——直徑 v=4/3πr^3=πd^3/6姿州頌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徑。

a——球缺底半徑 a^2=h(2r-h) v=πh(3a^2+h^2)/6 =πh2(3r-h)/3

球檯 r1和r2——球檯上、下底半徑。

h——高 v=πh[3(r12+r22)+h2]/6圓環體 r——環體半徑。

d——環體直徑。

r——環體截面半徑。

d——環體截面直徑 v=2π^2rr^2 =π2dd^2/4桶狀體 d——桶腹直徑。

d——跡纖桶底直徑。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線是拋物線形)

2樓:匿名使用者

立方體體積:底面歲局積*高 椎體體積:1/3底面積*高 立方體表面乎陪讓積:(上底面+左側亂叢面+正面)*2

3樓:匿名使用者

立體幾何體積 稜長m�0�6立體幾何表面積 底面積×稜長。

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公式和體積公式是什麼?

4樓:曉曉老師聊民生

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公式和體積公式分別如下:

立體圖形的表面積:s圓柱體=側面積+2底面積=2πrh+πr²。

立體圖形的體積:v圓柱體=πr²h。

所有點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圖形叫立體圖形。對現實物體認識上的一種抽象,即把現實的物體在只考慮其形狀和大小,而忽略其它因素的基礎上在平面上的表示。立體圖形由乙個或多個面圍成的可以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三維圖形。

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即由面圍成體,看乙個長方體,正方體等的規則立體圖形最多看到立體圖形實物的三個面。

立體圖形常用公式

長方體的表面積=2×(長×寬+長×高+寬×高),用符號表示是:s=2(ab+bc+ca)。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用符號表示是:v=abh,或底面積×高用符號表示是:v=sh。

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用符號表示是:s=a²×6。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用符號表示是:v=a³。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用符號表示是:s側=πd×h。

圓柱的表面積=2×底面積+側面積,用符號表示是:s=πr²×2+dπh。

立體圖形表面積公式

5樓:健身達人小俊

立體圖形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公式:s=2*(ab+bc+ca)、正方體表面積公式:表面積=底面積×6=稜長×稜長×6、圓柱表面積公式:πr²h=s等。

長方體悄數(又稱矩體,cuboid)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稜柱(或上、下底面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其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面積相等,可能有兩個面(可談簡能含運褲四個面是長方形,也可能是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

6樓:健身達人小俊

幾何體的表面積的通用公式為:幾何體的表面積=該集合體每乙個面的面積相加。幾何體的體積的通用公式為:幾何體的體積=底面積乘高(三稜錐、圓錐除外)。

幾何體亦稱立體,是立體幾何的基本概念之一。幾何體概念產生於人們對客觀世界中各種物體的數學抽象,當人們只考慮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等數學性質,而不考慮它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社會的等屬性時,就獲得幾何體的概念,在幾何學中,人們把若干幾何面(平面或曲面)所圍成的有限形體稱為幾何體,圍成幾何體的面稱為幾何體的介面或表面,不同介面的交線稱為幾何體的稜線,不同稜線的交點稱為幾何體的頂點。

求幾何體的表面積公式怎麼算?

7樓:休閒娛樂助手之星

常見幾何體的表面積公式如下:

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2、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3、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4、稜臺的表面積=兩個三角形的面積+三個梯形的面積之和。

面積介紹:當物體佔據的空間是二維空間。

時,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該物體的面積,面積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平方公尺,平方分公尺,平方釐公尺,是公認的面積單位。

用字母可以表示為(m,dm,cm)。

面積是表示平面中二維圖形或形狀或平面層的程度的數量。表面積是三維物體的二維表面上的模擬物。面積可以理解為具有給定厚度的材料的量,面積是形成形狀的模型所必需的。

立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8樓:喵喵喵啊

因為6個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底面積×6=稜長×稜長×6。

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餘春模。豎緩側面和底面均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叫正方體,即稜長都相等的六面體,又稱「立方體」「正六面體」。森州。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正方體的動態定義:由乙個正方形垂直於正方形所在面的方向平移該正方形的邊長而得到的立體圖形。

9樓:位彩榮申靜

立方巨集隱體。

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v正=a×a×a

也就是稜長的三次方。

立方體就是正方體。

幾何體的表面積公式

10樓:科技點燈人

幾何體圓柱體表面積是s=u底*h+2πr^2=2πr*h+2πr^2,幾何體(geometricsolid)亦稱立體,是扒耐立體幾何的基春褲春本概念之一。

幾何體概念產生於人們對客觀世界中各種物體的數學抽象,當人們只考慮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等數學性質,而不考慮它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社會的等屬性時,就獲得幾何體的概念,在幾何學中,人們把若干幾何面(平面或曲面)所圍成的有限形體稱為幾何體,圍成幾何體的面稱為幾何體的介面或表面,不同介面的交線稱為幾何體的稜線,不同稜線的交點稱為幾何體的頂點,幾何體也可看成空間中若干幾何面分割出來的有限空間區純鏈域,立體幾何首先研究的是一些較簡單的幾何體的幾何性質,如多面體、旋轉體以及它們的組合體等。

如何學習立體幾何,如何學好立體幾何

1 第一要建立空間觀念,提高空間想象力。從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一次飛躍,要有一個過程。有的同學自制一些空間幾何模型並反覆觀察,這有益於建立空間觀念,是個好辦法。有的同學有空就對一些立體圖形進行觀察 揣摩,並且判斷其中的線線 線面 面面位置關係,探索各種角 各種垂線作法,這對於建立空間觀念也是...

高中立體幾何求助 5,高中立體幾何求助

高中立體幾何求助 無聊啊,給你解答一下,年沒碰幾何了,如果錯了,莫見怪哈。定理我是不記得了,但是應該不會借,後面我都不說明什麼定理,你應該明白的,我也記不清楚了 ab與ed平行,可做由b點作ed的垂線,交點為p,則bp垂直於。因ab與ed平行,位於同乙個平面內。同時延長eb與da,兩直線交於o點。a...

高中立體幾何怎麼做 看三檢視求體積,表面積總是不會,大家有什

想一想,三檢視決定了哪些東西?主檢視對應長和高,側檢視決定寬和高,俯檢視再次決定長和寬。再看看虛線部分 此時基本可以確定實線部分的形狀輪廓了 在確定虛線部分又代表神馬幾何體,認真思考,利用公式求解 加強空間想象能力的鍛鍊 想的多了自然就熟了 公式一定要理解記牢 要細心 數學是沒有固定的方法的 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