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創文化
詩歌落款的正確格式。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詩歌吧,詩歌語言言簡義豐,具有凝練和跳躍的特點。你知道什麼樣的詩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詩歌嗎?下面是褲老我整理的詩歌落款的正確格式,歡迎閱讀與收藏。
沒有橫著寫毛筆字。
譬如壬辰書是壬辰年寫作,下面應添置地點。還有用韻母代數的,譬如馬日為文等等。
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雙款是將書贈物件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
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有下款沒有上款的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容。如果沒有書贈物件,就只落單款。
2樓:殘燭老翁
請參考凳芹宋代書法家公尺芾《蜀素帖首粗旦》的者擾落款。
寫詩詞應該如何落款?
3樓:云云說教育
1、旦者從右到左,從上到下書寫內容,沒有標點符號,寫下後直接寫下,另一列,空乙個空格;
2、內容完成後,寫出詩名,作者和付款(使用較歷局小的單詞),然後清空乙個空格,然後蓋章,注意郵票不要太大,章的大小類似於該段的話。
例如:第一列寫詩名。
第二列,寫原作者的名。
接下來的列每行寫一句詩。
最後一列要寫上自己的落款。
古代文字的方式通常是從右到左,從上到下書寫。漢字最適合垂直書寫。在垂直書寫的方式中,漢字以平滑連貫的方式書寫,空氣中有動量。
水平書寫時,容易停頓,很難成為一種氣勢。因此,由於在網際網絡時**作並不涉及真正意義上的寫作,因此強調詞語之美是可以理解的。
4樓:睦遐思終夏
詩詞落款大體分為四個部分:
1. 詩詞創作時間。時間一般寫在最後兩行,要求年、月、日全寫,季節、天氣等簡寫,切不可只寫月或年。
2. 詩詞創作地點。位置可在題名下巨集凱喚方,也可在作者名字下面。
3. 作者名字。現在的書法、繪畫作品有不少作者用字、號代替名字,字、號在前的寫法為:字(號蔽凱)+姓名+印章;字(號孫中)在後的寫法為:姓名+印章+字(號)。
4. 印章。印章在詩詞落款的最後乙個環節,一般用「蓋章」或「壓角」。
古人的詩詞書法作品是怎麼落款的?
5樓:教育達人小嫣
第一列寫詩名,第二列,寫原作者的名,接下來的列每行寫一句詩,最後一列要寫上自己的落款。
古人的書法作品,多是寫自己的東西。很多流傳下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手札尺牘,就是平常生活中的乙個便條,但內容是自己要說的話。從明朝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懸掛的作品,也可以看到抄錄的作品,董其昌、王鐸、黃道周、張瑞圖都有抄錄別人詩詞的作品留下,印象中張瑞圖的似乎更多。
毛筆書法中寫別人的詩最後該如何落款?
6樓:文以立仁
總體來說,書法內容是抄錄他人的詩作品時,落款需要說明詩詞的作者或出處。
根據書法的目的性,以及所抄錄詩的作者與本人的關係不同,落款會有以下不同情況:
1、書法用來贈送他人時,一般用雙款,將詩作者、標題安排在上款中。如:錄五柳先生。
雜詩奉xx兄雅教。下款如:辛丑年仲夏於襄陽xx敬書。
2、非贈與目的的一般作品,可用單款(無上款)。單款可為一行長款,如:右錄五柳先生雜詩辛丑年仲夏xx書於襄陽。也可分成兩行:五柳先生雜詩/辛丑年仲夏xx書於襄陽。
3、詩作者是前人或古人,與自己沒有關係的,只需要作者名號和詩作標題;原詩作者與自己有關係的,需要使用相關的敬辭。
7樓:呼正林
抄錄詩詞的書法作品, 落款的方式、用語沒有統一的規定,但常見的落款內容包括:作者、詩詞的名稱、書寫時間及書寫人姓名(自稱)。舉例如下。
書法作品,寫自己作的詩,應該如何落款合適呢?
8樓:網友
通常在正文寫完後的落款中,加上有關說明。
如下例,落款中就註明了「錄舊作抒懷」,表示這是自己以前的詩作。
9樓:
時間(年月)+作者名+書舊作(或拙作)於(地點或書房名)+印章……
移家別湖上亭詩中描寫詩人搬家時的心情請從寫法上說說最後1句
移家別湖上亭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移家別湖上亭 唐代詩人戎昱於搬家時所作。詩人採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創造全詩如童話般的意境。抒寫了詩人對故居一草一木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全詩是說,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 藤蔓輕盈招展...
古代詩人都是怎麼出名的,中國古代十位大詩人都有誰?
他們整天對現實不滿 而所做文章出名 古代社會推崇有才的文人,就像現在社會推崇有錢人一樣,古代詩人做出詩後有藝人詠唱,這樣就能使他們的作品得到廣泛流傳。中國古代十位大詩人都有誰?岑參 715 770 荊州江陵人,早歲孤貧,博覽經史。岑參為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與高適齊名,世稱 高岑 其詩雄健奔放,想象奇...
古代著名詩人作詩時是否都依賴的月亮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亮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類思想情感的載體,她的意蘊十分豐富 一 以月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閒自在 曠達的情懷二 以月寄託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 三 以月渲染悽清的氣氛,烘托孤苦的情懷 四 以月蘊涵時空的永恆 五 歷代文人墨客鍾情於月的文化探源 畢竟寫詩是觸景感懷嘛,心境與環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