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而樂之的字的意思 顧而樂之的字的意思

2025-05-29 12:15:04 字數 1880 閱讀 8145

顧而樂之是什麼意思 顧而樂之意思是什麼

1樓:優點教育

1、意思為:四下裡瞧瞧,心裡十分快樂。

2、「顧而樂之」出自《後赤壁賦》

前赤壁賦》的姐妹篇。

3、《後赤壁賦》,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

在被貶謫黃州時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賦》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賦》的繼續。作者在文中所兆鍵缺抒發的思想感情與前篇毫亮行無二致族辯。

全文以敘事寫景為主,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具有詩情畫意。《赤壁賦》

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

顧而樂之的意思 顧而樂之的解釋

2樓:溫嶼

1、顧而樂之翻譯:四下裡瞧瞧,心裡十分快樂。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塌橘凳降,木葉盡脫,伍搏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

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①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團旅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顧而樂之什麼意思

3樓:網友

顧而樂之釋義:

四下裡瞧瞧,心裡十分快樂;

後赤壁賦。作者] 蘇軾。

全文]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

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

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①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

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

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4樓:網友

顧而樂之?等同於回眸一笑吧。

顧:回顧,環顧,大概意思就是瞅一眼然後就笑了。

有可能是你牙齒上有青菜人家想吃。

「顧而樂之」中顧的解釋

5樓:若存

環顧 一詞多義 【顧】

1、顧而樂之 環顧。

2、道士顧笑 回頭看。

3、顧安所得酒乎 可是。

宋慶曆五年(西元1045年),歐陽修謫知滁州。第二年,他在豐山附近發現了紫薇泉,便在泉側建了這座亭院。他在《豐樂亭記》中寫道: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近。基上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父子同。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百與滁人往遊其間。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的意思,幫忙翻譯文言文,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譯文 抄 這時候喝酒 襲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bai著船舷,應聲du高歌。字詞解zhi釋 扣dao舷 敲打著船邊,指打節拍,舷,船的兩邊。作者簡介 蘇軾 1037 1101 北宋文學家 書畫家 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 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 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

與顧字相關的成語?帶有顧字的成語

帶有顧字的成語 帶顧字的成語有價增一顧 從容指顧 一顧千金等。價增一顧,ji z ng y g 釋義 原意是賣不出去的好馬,被伯樂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價錢。比喻本來默默無聞虧廳,遇到賞識的人蔽吵而抬高了身價。從容指顧,c ng r ng zh g 釋義 指 手指 顧 眼看。動作和眼神十分沉著冷靜。...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的意思,恐人聞之而奪己也的之是什麼意思

害怕別人聽到鐘聲,然後來把鍾搶走了。出處 呂氏春秋 自知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翻譯 害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以後多給幾個句子,這樣好聯絡,你給個單句不好翻譯。恐人聞之而奪己也的之是什麼意思?恐人聞之而奪己也,語出 呂氏春秋 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