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00/3cm,一般應該算33釐公尺吧。
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 ;
秦時,一尺約 ;
漢時,一尺大約 ;
三國,一尺合今 ;
南朝,一尺約 ;
北魏,一尺合今 ;
隋代,一尺合今 ;
唐代,一尺合今 ;
宋元時,一尺合今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
資料2:古代「尺」有多長。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旦握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公尺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釐公尺,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釐公尺。以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釐公尺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釐公尺。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釐公尺算,他的身高在公尺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釐公尺,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公尺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碼遲春晉尺的,那麼,就要在公尺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公尺左右。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遲耐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仞是人伸開雙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釐(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釐),秒(宋以後又叫「絲」,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絲」與「毫」連用,**於此。
還有「忽」與「微」連用的,也喻指極細微,如《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長度計量單位。
一尺是多少
3樓:
親,你好,1尺大約是釐公尺。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豎讓「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公尺)。一尺等備鄭於十寸。
一尺在每個朝代的標準都不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周代,一尺合今 ;秦時,一尺約 ;漢時,一尺大約 ;三國,一尺合今 ;南朝,一尺約餘滾局 ;北魏,一尺合今 ;隋代,一尺合今 ;唐代,一尺合今 ;宋元時,一尺合今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近現代 3尺≈1公尺(m),1尺≈釐公尺(cm)。
一尺是多少
4樓:科技打工人
尺等於10寸,1寸約合公分(釐公尺)。
2、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檔閉代三尺等於一公尺),英國有「英呎」。有時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
3、有時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構用來體罰學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4、「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位(10寸=1尺,10尺=1丈),南韓用來表示親屬之間關係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間的關係。
5、香港法森培例沿用古制(1寸=釐公尺),但此單位香港已幾乎無人使用,而只會用此蠢唯「英吋」(1英吋=釐公尺)和「釐公尺」。「寸」通常代指「英吋」。
一尺跟一丈有什麼區別?
5樓:網友
尺,丈」是市制長度單位。
其區別是代表的長度不一樣。
1丈=10尺=100寸。
與公制長度單位的關係是:
1公尺=3尺=30寸,10公尺=30尺=3丈。
1尺=釐公尺。
1丈=公尺。擴充套件資料:尺的演變遠古時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 ;
秦時,一尺約 ;
漢時,一尺大約 ;
三國,一尺合今 ;
南朝。一尺約 ;
北魏,一尺合今 ;
隋代,一尺合今 ;
唐代,一尺合今 ;
宋元時,一尺合今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
丈的演變商代,一丈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丈合今231cm ;
秦時,一丈約231cm ;
漢時,一丈大約 ;
三國,一丈合今242cm ;
南朝,一丈約258cm ;
北魏,一丈合今309cm ;
隋代,一丈合今296cm ;
唐代,一丈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丈合今 ;
明清時,木工一丈合今311cm。
6樓:可依琴
一尺跟一丈的區別在於,一丈更長一些,表示的長度不同。
一尺相當於釐公尺(公尺),一丈為公尺。
三尺一公尺,等於1000公釐,一尺約等於333公釐,等於釐公尺。
1丈=10尺。
7樓:提莫送你超神
一尺跟一丈的區別在於表示的長度不同,1丈等於10尺。
一丈更長一些。
丈」和「尺」都是古代市制單位中的長度單位,一部分市制在現代中國大陸仍舊被使用。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1977年5月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管理條例 (試行)》規定,在大陸地區「市制」計量逐步被淘汰使用。
8樓:匿名使用者
一尺相當於釐公尺(公尺),一丈為公尺。
9樓:匿名使用者
同是乙個長度單位只不過是量的問題(一丈等於十尺)
一尺等於多少
10樓:懂視生活
78cm的腰圍是尺。現代的一尺約等於,三尺等於一公尺。生活中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製衣等都需搏鬧用到尺。
尺是一種計算長度的單位,但在古代,1尺的長度與現代差別較大,如在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尺是古今都有的長度計量單位,但尺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
如果按現代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cm還多,這顯檔腔然不合理。在周代,一尺約等於,所以,鄒忌大約有160cm左右。
不同朝代的尺長:
秦代,一尺約等於;
漢朝,一尺合今;
三國,一尺合今;
南朝,一尺合今;
北魏,一尺合今;
隋朝,一尺合今;
唐代,一尺合今;
宋元時,一尺合今;
明清時,木工一尺行銀衫合今。
求教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什麼意思啊
按理說應該是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但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什麼意思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什麼意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是什麼意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什麼意思 你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謂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後比喻為正義而奮鬥,必定會受到反動...
如何理解禱告一尺魔高一丈
是道高,不是禱告,錯別字大王。具體的解釋。在這裡。道是什麼?就是真理!真理是什麼?就是上帝造我們的話語。所以熟悉了聖經,才明白道的本體就是上帝。如何理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高一芹遲尺魔高一丈如果用在職場則可舉一例說明 你和同事王某基本上同時進入乙個大公司任文職工作,待遇也差不多,同事之間相處也還和諧...
夜來城外一尺雪的整詩與作者是,夜來城外一尺雪是誰寫的?
1 夜來城外一尺雪 選自 賣炭翁 作者是白居易。原文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