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重事美東夢
不一樣,流派不同勾手不同:太極拳的勾手,陳式太極拳與其他的太極拳有所區別,陳式太極拳要求大拇指與食指中指的指尖捏住,虎口要圓,無名指與小指自然貼敷,同時要求腕關節要平,勾手不要上翹或下垂。
其他的太極拳的勾手則要求大拇指與食指中指捏住,無名指與小指自然貼敷,腕關節突起,勾手放鬆自然下垂。手臂不可完全伸直,應有含蓄,節節放鬆,自然彎曲成弧形。運動時,稍節引,中節隨,根節催。
動作為螺旋纏絲。「沒有抽扯之形,沒有提拔之意,沒有平面,沒有直線,沒有缺陷處,沒有凹凸處,沒有斷續處,渾然一圓,方為合格。」
2樓:網友
不一樣。不一樣 37式太極拳中的勾手與24太極拳不一樣的。流派不通勾手不同。
3樓:帳號已登出
37式太極拳中的勾手與24太極拳不一樣的。流派不通勾手不同。
4樓:可愛的玟毅
不一樣。37式太極拳中的勾手與24太極拳不一樣的。流派不通勾手不同。
5樓:愛太極
37式太極拳中的勾手與24太極拳的勾手都一樣前題是他們都屬於楊式太極拳。
6樓:泥腿子也八卦
37式太極拳跟24式太極拳的勾手是一樣的。
7樓:淦蘭夢
不一樣吳式太極拳勾手和楊式太極拳勾手不一樣。
太極拳分為24式、42式、48式、81式等等,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8樓:逗包蹦蹦噠
式太極拳也叫簡化太極拳,是面向大眾普及太極拳的普及套路,是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於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從汲取楊式太極拳之精華編串而成的。
式太極拳是我國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繼「簡化太極拳」之後,組織編寫的第二套太極拳教材,它是簡化太極拳的提高,以楊式太極拳為主,吸收了陳式、吳式、孫式等流派的一些步法、身法、手法等。
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是以楊式太極拳為基調,吸收了陳、吳、孫式太極拳的動作,繼承了傳統太極拳連綿不斷,輕鬆柔和,圓活自然的動作特點,充分突出了太極拳意領身隨,剛柔相濟的技術要求,有一定難度、強度和運動量。
在動作的選擇及組合變化上很有特點。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動作吸取了吳式太極拳動作中圓託細膩多變的手法,是平圓轉換;
下肢動作吸取了孫式太極拳動作中的上步跟步的靈活步法,最後達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勢,動作選擇、組合得很巧妙。
4、楊式太極拳81式是在「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先生早年教學的基礎上,經過李景林先生改進而定型的版本。共81個動作,分為六組,演練一套約需13分鐘。
本套拳體現了楊式太極拳這一重要傳統流派的特點。姿勢舒展大方,動作輕靈沉穩,速度柔緩均勻,立身中正平穩,勁國柔而不軟,沉而不僵,融柔於剛,特別適合廣大太極愛好者學練。
9樓:晏建元
同意二樓江湖新秀所言。
簡述二十四式太極拳動作名稱及其特點
10樓:一弦一柱
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是原國家體委(現更名為國家體育總局)在1956年組織有關太極拳專家汲取楊氏太極拳的精華改編而來,與傳統的太極拳套路相比,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更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特點。
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的動作名稱如下:起勢、左右野馬分鬃、白鶴亮翅、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攬雀尾、右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右蹬腳、雙峰貫耳、轉身左蹬腳、左下勢獨立、右下勢獨立、左右穿梭、海底針、閃通臂、轉身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
11樓:中醫學生
24式太極拳也叫簡化太極拳,是面向大眾普及太極拳的普及套路,是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於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從汲取楊式太極拳之精華編串而成的。儘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1956年,前國家體委在流傳面和適應性最廣的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本著簡明規範,易學易練,刪繁取精,先易後難的原則,編寫出版了《簡化太極拳》。
由於這一教材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初學入門提供了方便,尤其適應了學校、工廠、機關開展群眾性太極拳活動的需要,因而有力地推動了太極拳的普及發展,打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遍及全國城鄉。
24式 :1) 起勢:
2a) 左野馬分鬃 (2b) 右野馬分鬃 (2c) 左野馬分鬃(3) 白鶴亮翅。
4a) 左摟膝抝步 (4b) 右摟膝抝步 (4c)左摟膝抝步(5) 手揮琵琶。
6a) 左倒卷肱 (6b) 右倒卷肱 (6c) 左倒卷肱 (6d) 右倒卷肱。
7) 左攬雀尾。
8) 右攬雀尾。
9) 單鞭。
10a) 雲手一 (10b) 雲手二 (10c) 雲手三(11) 單鞭。
12) 高探馬。
13) 右蹬腳。
14) 雙峰貫耳。
15) 轉身左蹬腳。
16) 左下勢獨立。
17) 右下勢獨立。
18a) 左穿梭 (18b) 右穿梭。
19) 海底針。
20) 閃通背。
21) 轉身搬攔捶。
22) 如封似閉。
23) 十字手。
24) 收勢。
12樓:網友
1起勢。2野馬分鬃。3白鶴亮翅。
4摟膝拗步。5手揮琵琶。6倒卷肱。
7左攬雀尾。8右攬雀尾。9單鞭。
10雲手。11單鞭。12高探馬。
13右蹬腳。14雙峰貫耳。15轉身左蹬腳。
16左下勢獨立。17右下勢獨立。18左右玉女穿梭。
19海底針。20閃通臂。21搬攔捶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24手勢。這套拳法融合了各家太極動作並稍加改變,動作簡單明瞭,相對好掌握。
太極拳握拳的勾手怎麼要求
13樓:上古天真子
勾手,又叫鉤手。意思是像鉤子一樣的手法,一般用於刁手擒拿,刁手撥擋,或者鉤手打穴。
在太極拳中,鉤手的做法是手掌自然伸展,五指向下、向內收攏,使得指尖聚集在一點上。動作要領是放鬆自然,潛勁內蓄。
還有乙個輔助的練法,就是用鉤手的動作,五指收攏,扣住茶碗的碗底,碗底越平,越光滑,功力就越長進。
太極拳108式,13式,24式,有什麼區別?只是招式多少不同?
14樓:念廷謙勾媼
24式和48式太極拳中的閃通臂招式本身是一樣的,前後動作銜接略有變化。重要的是要理解太極拳逢強必轉的特點,不是簡單說後撐掌還是架掌,此式右手是棚勁棚架圓轉側後防守,左手出掌,但是根據實戰可以有很多變式,如:右手轉採拿左手右側推或穿襠則可變摔法;敵由身右後來右手弧形轉下壓履之,步法轉左實右虛右轉也可是摔法併為左手進一步打擊創造了條件;搭手後對手後撤左手也可變防護,右手隨對方跟進變進攻(推、按等),招式是死的,拳是活的,別簡單理解乙個招式就只對應乙個情況,不斷的圓弧運動中去領悟太極拳真諦。
15樓:時博贍
宗派都不一樣 24式是陳式太極拳簡化來的。
十三勢是太極拳的另一種稱法。太極拳古籍有"掤、捋、擠、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向成,乾、坤、震、兌及八卦,進、退、顧、盼、定"之說。五行乃金、木、水、火、土,比喻太極拳的五種步法。
八卦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比喻太極拳的八中手法。五行八卦為十三勢,姑有太極拳一名。
簡化24式太極拳中的單邊是不是同手同腳
16樓:
楊式太極拳中的單鞭動作是同手同腳的,左弓步,出左掌,右勾手。如果不是同手同腳,那就是拗步了。
太極拳動作名稱,24式太極拳的動作名稱?
楊式85式太極拳譜 1.預備式 23.扇通臂 45.如封似閉 67.上步搬攬捶 2.起勢 24.撇身捶 46.十字手 68.上步攬雀尾 24式簡化太極拳比較適合大眾練習,老少皆宜。如果想進一步練習,可以學學楊式的48式太極拳。24式與48式均是國家體育部公佈的體育教材,可引入課間操和工間操 24式和...
24式簡化太極拳名稱,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招式名稱
二十四式太極拳背面,全套示範,適合初學者,收藏起來慢慢看 太極拳是慢功,有陳氏太極拳,洪氏太極拳,武當太極拳 等等,不知簡化太極拳是那個門派創的。不會比跆拳道更簡單吧。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招式名稱 14式簡化太極拳招式的名稱。這個捏可以到網上查的 我大學的時候就選修過這個 的 起式,左右野馬分中,左右...
簡化太極拳24式口令是什麼
24式太極拳的簡化口令有起勢 左右野馬分鬃 白鶴亮翅 左右摟膝拗 手揮琵琶 左右倒卷肱 左攬雀尾 右攬雀尾 單鞭 雲手 高探馬 右蹬腳 雙峰貫耳 轉身左蹬腳 左下勢獨立 右下勢獨立 左右穿梭 海底針 閃通臂 轉身搬攔捶 如封似閉 十字手 收勢。太極拳在練習的時候要將基本功練習紮實,太極拳的基本功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