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遊萬柳堂記>文言文和翻譯。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昔之人貴極富溢,則往往為別館以自娛,窮極土木之工,而無所愛惜。既成,則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終身不得至者焉。
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為之。夫賢公卿勤勞王事,固將不暇於此,而卑庸者類欲以此震耀其鄉里之愚。 臨朐相國馮公,其在廷時無可訾亦無可稱,而有園在都城之東南隅。
其廣三十畝,無雜樹,隨地勢之高下,盡植以柳,而榜其堂曰「萬柳之堂」。短牆之外,騎行者可望而見。其中徑曲而深,因其窪以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雲水蕭疏可愛。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師,則好遊者鹹為予言此地之勝。一至,猶稍有亭榭。再至,則向之飛樑架於水上者,今欹臥於水中矣。
三至,則凡其所植柳,斬焉無一株之存。 人世富貴之光榮,其與時公升降,蓋略與此園等。然則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貴。
彼身在富貴之中者,方殷憂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為苑囿也哉! 譯文:過去的人,富貴到了極點,就往往要建造別墅來供自己享樂,竭盡建築藝術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價。
等到建成,卻不能常常住在別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終身都沒有去過。而能夠常住在裡面的人,卻又無力去建造別墅。其實,賢能的公卿大夫忙於國家的事務,根本沒有時間顧及這種事,只有庸俗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華別墅向家鄉那些無知的人誇耀,使他們感到震驚。
康熙朝的宰相、臨朐人馮溥,當他在朝任職時,所做過的事既沒有可以指責的,也沒有什麼可以稱讚的,只是他有座別墅園林在城的東南角。園的面積有三十畝,園中沒有一棵雜樹,隨著地勢的高低,全部種的是柳樹,因而題寫園中的堂名為「萬柳之堂」。在矮牆的外面,騎馬經過的人可以望見。
園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處,利用園中低窪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積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邊都長滿了蘆荻,雲彩和池水疏落映襯,可愛極了。雍正初年,我剛到北京,喜歡遊玩的朋友都對我介紹萬柳堂的勝景。我第一次到萬柳堂,還多少有些亭臺水閣;第二次到那裡,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橋,已斜臥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則凡是園中所種的柳樹,都象斬過一樣,沒有一棵留存了。
人世間富貴的榮耀,它總是隨著時間有公升有降,大概也和這個萬柳堂園一樣。那麼士大夫如果能夠自己有所領悟的話,就應該不再羨慕富貴這樣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經置身在富貴之中的人,正應當深憂也來不及,又怎麼能搜刮百姓的脂膏來建造園林呢?!
萬柳堂的筆定萬柳堂
2樓:昂靖
歷史上,西郊的釣魚臺有四處:南釣魚臺、東釣魚臺、西釣魚臺、玉淵潭的釣魚臺。東釣魚臺在藥王廟村以東、三里河村以南;西釣魚臺在馬神廟的西南;玉淵潭釣魚臺就是非常熟悉的國賓館;南釣魚臺,就在白雲觀以西的會城門村,緊鄰金代會城門的護城河,這裡離豐臺已經不遠,若按《天府廣記》「釣魚臺在阜成門外南十里花園村」的記述也很接近了。
這幾個釣魚臺都曾有達官貴人修建住宅的歷史。其中有的花園修建的時間相離較近,所以西三環外現有西釣魚臺的地名。從西山向東而來的這一條河道多有別墅、花園。
再來仔細分析兩個作者。前文所冊衫激引蔣一葵《長安客話》的記述是「萬柳州襪堂今廢,曲池殘樹,遺蹟依然」,而劉侗《帝京景物略》的記述是「萬柳堂……無址無基,莫詳其處。」蔣一葵是明萬曆時代的人。
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刊行於明末崇禎年間。兩書相隔幾十年之遙。蔣一葵離元代更近些,所以還能看見萬柳堂的遺蹟。
後人就沒這個「眼福」了。
長安客話》還記載了一段故事:「野雲廉公于都城外萬柳堂張筵,邀疏齋、松雪兩學士。歌姬劉,名解語花,左手摺荷花持獻,右手舉杯,歌驟雨打新荷之曲。
松雪喜而賦詩曰:『萬柳堂前數畝池,平鋪雲錦蓋漣漪。主人自有滄州趣,遊女仍歌白雪詞。
手把荷花來勸酒,步隨芳草去尋詩。誰知咫尺京城外,便有無窮千里思。』」詩中可以得知,萬柳堂種有大片荷花,且離京城近在咫尺。
對於明代的城牆來說,釣魚臺的距離比較合適。
也有另一種可能。如前文所引《長安客話》,對萬柳堂在釣魚臺文字記敘的同時,另行提到乙個概念:「野雲廉公未老休致,其城南別墅,當時稱曰廉園,花園村之名起此。
內有『清露堂』匾。」文中還描述了時人的遊宴情景。可見,廉希憲還有一處別墅稱廉園,地點在城南,對於看到過萬柳堂遺址的蔣一葵來說,方位不會搞錯。
日下舊聞考》在記述萬柳堂時,引用的只是這段文字,從而認定在城南。
海淀的萬柳堂,以荷花見長;豐臺的廉園,以百花居多。後人的詩作中也有描寫:「梁園千頃牡丹紅,不及廉園花萬叢。
未老先歸賢相國,肯將花事媚東宮。」塌巖花事之多,有如花鄉。現在的草橋附近確實有花園村之地。
後人把兩個別墅混同一起,也有可能。萬柳堂究竟在豐臺還是海淀,古人不好確定,時至今日就更難考證。筆者分析,萬柳堂至少綠水環繞,柳樹成行,景色宜人,果真有乙個,還應是玉淵潭釣魚臺。
柳謇之字公正文言文,《柳謇之》文言文翻譯
柳謇之 文言文翻譯 柳謇之,字公正,柳慶從你,河東解人的。父親蔡年,北周順州刺史。我的身高七尺五寸,儀容出色,風度神采清爽明亮,舉止可觀。為兒童時,北周齊王宇文憲在路上碰上了他,不同而和他說話,他大為驚奇,於是上奏為國子生。以明經及第,任宗師中士,轉任守廟下士。周武帝到太廟祭祀祖先,但他讀祝文,氣韻...
文言文求翻譯求翻譯文言文
你好,很高興可以 為你解答問題。這篇文言文的譯文應該是這樣 園子全部 專擁有山的三面,屬山下有平田十多畝,水和石各佔一半,房屋如花木各佔一半。其他軒與齋以類相從,但深幽寬敞各盡其情趣。室與山房以類相從,但高的 低的分別揭出,共顯佳妙。與那些橋 榭 徑 峰,高低不齊,略加襯托 裝飾。大抵虛的地方充實它...
求文言文翻譯,求翻譯文言文
原文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 此為何器?守廟者曰 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 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 曰 注水焉!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 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註釋 宥坐器 一種易傾覆的器皿,置於座右作為警戒。譯文參考 孔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