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模型應該滿足哪些要求?

2025-05-05 17:50:06 字數 1317 閱讀 8474

1樓:往鑽樣

沒有好的模型,只有合適的模型。

乙個模型可能對資料集a比較合適,但是對資料陸虧跡集b就不合適。

這裡的合適可以用兩個含糊的條件來判斷早並:

模型空絕能達到你預期的效果。

耗用的計算資源較小。

但無論如何,評價乙個模型如何,一定要結合使用場景的。

2樓:網友

一是能比較真實地模擬現實世界;二是容易為人所理解;三是便於在計算機上實現。

目標譁譽鍵型別是資料庫的組成成分,一般可分為兩類:資料型別、資料型別之間的聯絡。資料型別如dbtg(資料庫任務組)網狀模型中的記錄型、資料項,關係模型中的關係、域等。

聯絡部分有dbtg網狀模型中的系型等。

資料結構是資料模型的基礎,資料操作和約束都基本建立在資料結構上。不同的資料結構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約束。

常用哪三種資料模型?

3樓:老妖也有春天

傳統的基本資料模型有以下三種:

1、層次模型。

層次模型是一種樹結構模型,它把資料按自然的層次關係組織起來,以反映資料之間的隸屬關係。層次模型是資料庫技術中發展最早、技術上比較成熟的一種資料模型。它的特點是地理資料組織成有向有序的樹結構,也叫樹形結構。

結構中的結點代表資料記錄,連線描述位於不同結點資料間的從屬關係(一對多的關係)。

2、網狀資料模型。

網狀模型將資料組織成有向圖結構,圖中的結點代表資料記錄,連線描述不同結點資料間的聯絡。這種資料模型的基本特徵是,結點資料之間沒有明確的從屬關係,乙個結點可與其它多個結點建立聯絡,即結點之間的聯絡是任意的,任何兩個結點之間都能發生聯絡,可表示多對多的關係。

3、關係資料模型。

由於關聯式資料庫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所以發展很快,80年代以後推出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幾乎都是關係型的。涉及到的基礎知識有:關係模型的邏輯資料結構,表的操作符,表的完整性規則和檢視、正規化概念。

關係模型可以簡單、靈活地表示各種實體及其關係,其資料描述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和獨立性。在關聯式資料庫系統中,對資料的操作是通過關係代數實現的,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

為何要建立資料模型?

4樓:禾鳥

原因:資料模型。

從抽象層次上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特徵、動態行為和約束條件,為資料庫系統。

的資訊表示與操作提供了乙個抽象的框架。資料模型是資料特徵的抽象。資料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模型是現實世界的抽象。資料模型所描述的內容有三部分:資料結構。

資料操作和資料約束。因此,人們對現實世界事物的研究,往往以其資料模型為基礎。

何為資料模型,資料模型的組成要素有哪些

應該是三要素 資料結構 資料操作和完整性約束吧?資料模型指按照特定的形式把資料組織起來。組成要素包括資料本身,以及資料之間的關係。資料模型通常有關係型,網狀型,層次型,其中關係型目前最為常用。什麼叫物理資料模型 物理模型是指實際實現的方法 比如資料庫中 邏輯模型有e r圖,可以清晰表示個個關係 物理...

資料庫中所支援的資料模型有哪些,資料庫管理系統常見的資料模型有層次模型,網狀模型和什麼?

最常用的邏輯資料模型有五種,它們是 1 層次模型 hierarchical model 2 網狀模型 work model 3 關係模型 relational model 4 物件導向模型 object oriented model 5 物件關係模oj object relational model...

在資料庫中,關係模型是否屬於概念資料模型的一種

關係模型 模式 是邏輯結構設計產生的模型 概念結構設計的任務是將現實世界的資訊抽象為計算機世界的資訊 產生e r模型 邏輯結構設計的任務是將e r模型轉換為關係模型 所以應該不屬於 概念資料模型應該是e r模型 應該不能說是概念資料模型的一種。目前主流的都是關係模型。比如sql server 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