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核磁共振原理問題?

2025-05-02 12:05:02 字數 1308 閱讀 9674

1樓:消化

目前使用的核磁共振儀有連續波(cn)及脈衝傅利葉(pft)變換兩種形式。連續波核磁共振儀主要由磁鐵、射頻發射器、檢測器和放大器、記錄儀等組成(見圖8-5)。磁鐵用來產生磁場,主要有三種:

永久磁鐵,磁場強度14000g,頻率60mhz;電喊渣磁鐵,磁場強度23500g,頻率100mhz;超導磁鐵,頻率可達200mhz以上,最高可達500~600mhz。頻率大的儀器,解像度好、靈敏度高、圖譜簡單易於分析。磁旅擾鐵上備有掃瞄線圈,用它來保證磁鐵產生的磁場均勻,並能在乙個較窄的範圍內連續精確變化。

射頻發射器用來產生固定頻率的電磁輻射波。檢測器和放大器用來檢測和放大共振訊號。記錄儀將共振訊號繪製成共振圖譜。

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運動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運動的情況不同,它們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數i來表示。自旋量子數與原子的質量數和原子序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大致分為三種情況。

在生物環境中,微觀粒子總是在不拆滲旦停移動,旋轉和碰撞狀態,其中碰撞頻率約接近拉莫頻率,晶格對原子核能量的吸收就越有效。舉個例子, 脂肪是大分子,分子運動頻率緩慢,相對而言,接近拉莫頻率,所以能量傳遞快,t1短。相對而言,水分子小,頻率遠大於拉莫頻率,其能量交換相對慢,t1長。

同樣的, 組織中的正常水如果t1不正常的變短,就說明水中有了大分子,如腫瘤和水腫。

2樓:筱磊

i為零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種非自旋的球體,i為1/2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種電荷分佈均勻的自旋球體,1h,13c,15n,19f,31p的i均為1/2,它們的原子核皆為電乎猜荷分佈均勻的自旋球體。i大於1/2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種電荷分佈不均勻的自首頃友旋橢圓體。原子核是帶正電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沒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迴圈的電流,會產生磁場,形成磁矩(μ)p公式中,p是角動量,γ是磁旋比,它是自旋核的磁矩和角動量之間的比值,當自者槐旋核處於磁場強度為b0的外磁場中時,除自旋外,還會繞b0運動,這種運動情況與陀螺的運動情況十分相象,稱為拉莫爾進動。

3樓:北網域名稱醫

原子核的自旋。

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運動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運動的情況不同,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數i來表示。自旋量子數與原子的質量數和原子序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

原子核是帶正電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沒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迴圈的電流,會產生磁場,形成磁矩(μ)當自旋核(spinnuclear)處於磁感應強度為b0的外磁場中時,除自旋外,還會繞b0運動,這種運動情況與陀螺的運動情況十分相像,稱為拉悄賣莫爾進動(larmorprocess)。

自旋核進動的角速度ω0與外磁場感應強度b0成正比,比例常數即為磁旋比(magnetogyricratio)γ。式中ν0是進動頻率。

做核磁共振有什麼作用,核磁共振有什麼作用

核磁共振對人有輻射嗎 做核磁共振有什麼作用 核磁共振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檢查,但是多多少少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些 其中最嚴重的 就是,可以讓身體中的金素出現位移。核磁共振檢查會產生輻射,對於患者的身體會造成輕微的影響。那麼核磁共振最常見的 是什麼?接下來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介紹。1 影響內分泌 患者朋友在接...

拍核磁共振都能檢查出來什麼,請問做核磁共振能檢查出什麼啊

病情來分析 你 好,你自說的是可以檢查的。核磁共振對軟組織的反差大,對軟組織具有高分辨力,故觀察軟組織病變如臟器,脊髓,關節,腺體等明顯優於ct及其他影像檢查方法.意見建議 核磁共振對全身各部位及器官都可以檢查,特別是沒有骨性掃描的偽影,在骨與骨髓疾病的診斷上應用亦日趨廣泛.祝你健康 請問做核磁共振...

頸椎核磁共振報告單求解,頸椎核磁共振報告單求解

不嚴重!一般醫生都是推薦保守自我 給您7種改良頸椎不適 恢復頸椎健康的建議。7個方面一起做做功課,這是一場長期的艱苦的奮鬥,放鬆自己,千萬該注意了,我見過的現在這類頸椎病人太多了,當代人壓力大吧。1 要溫度 及時主動調溫 頸椎最怕受寒,所以要及時增減衣物,給自己的頸椎以合適的溫度。可在辦公室籌備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