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影子
月球背面的結構和正面差異較大。月海所佔面積較少,而環形山則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懸殊最長和最短的月球半徑都位於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徑長4公里,有的地方則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窪地)。
背面未發現"質量瘤"。背面的月殼比正面厚,最厚處達150公里,而正面月殼厚度只有公升絕60公里左右。
月面上高於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一般比月海水準面高2-3千公尺,由於它返照率高,因而看來比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陸的面積大致與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陸的面積者檔要比月海大得多。從同位素測定知道月陸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徵。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眾多環形山外,也存在著一些與地球上相似的山脈。月球上的山脈常借用首笑亂地球上的山脈名,如阿爾卑斯山脈,高加索山脈等等,其中最長的山脈為亞平寧山脈,綿延1000千公尺,但高度不過比月海水準面高。
三、四千公尺。山脈上也有些峻嶺山峰,過去對它們的高度估計偏高。如今認為大多數山峰高度與地球山峰高度相仿。
1994年,美國的克萊門汀月球探測器曾得出月球最高點為8000公尺的結論,根據"嫦娥一號"獲得的資料測算,月球上最高峰高達9840公尺。月面上6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有6個,5000-6000公尺20個,3000-6000公尺則有80個,1000公尺以 上的有200個。月球上的山脈有一普遍特徵:
兩邊的坡度很不對稱,向海的一邊坡度甚大,有時為斷崖狀,另一側則相當平緩。<>
2樓:沉夜孤星
月球表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亮區是高地,暗區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帶,分別被稱為月陸和月海。早滾鋒早期的大雀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暗的地區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海"。著名的有云海、溼海、靜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脈,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縱橫,到基配處都是星羅棋佈的環形山,即月坑,這是一種環形隆起的低窪形。月球上直徑大於1000公尺的環形山多達33 000多個。位於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公里,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
最深的山是牛頓環形山,深達8788公尺。除了環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脈。高山和深谷疊現,別有一番風光。
類似月球的地貌
3樓:赤發科普屋
<>《月球是我們充滿遐想的地方,如果有乙個景點讓你身臨其境,你一定會心生嚮往。它就是黑獨山,乙個和月球相似的地方。黑獨山位於青海省的石油小鎮冷湖西北13公里處,冷湖石油2號廢墟基地的斜對面,黑獨山是乙個小眾的景點,由於現在尚未開發,所以是一塊神秘的淨茄猜賣土。
黑獨山慢慢地映入眼簾,黑灰相間,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
它是由黑色的岩石和灰色的砂礫構成,黃土和灰色的砂礫、細小的碎石渾然天成,保留了最原始、原生態的美—荒涼、冷豔、孤寂好像它就是乙個獨立遺世的世外星球。有人說:它就是乙個最美、最像月球的地方。
黑白相間的雅丹地貌;好像在月球行走,只是沒有失重的感覺,其他的基本和在月球無異。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黑獨山—可能是起源於它黑色的岩石,獨特的雅丹地貌而得名。而且黑色的岩石,會隨著天氣的變化,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格外的魔幻炫兆盯酷。它沒有植物、動物的生命跡象,在遠處的雪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孤寂,經常用狂風飛沙來炫耀自己的存在。
深入黑獨山的內部,它無法比擬的孤寂、黑白相間的冷豔,更加覺得他是那麼的神秘,彷彿到了人間秘境;隨手拍一張**不用濾鏡就有一種大片的震撼感感。記顫逗住拍照時間時間選在下午的4點到6點之間,更能拍出它的瑰麗風采。讓我們用腳步丈量它的神奇,用心感受它的存在。
雅丹地貌是怎樣形成的,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
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 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 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 溝槽 地貌組合.雅丹是地理學上的名詞,專指乾燥地區古河湖相土狀堆積物被風吹蝕 形態多姿的土丘。20世紀初西方探險家在新疆羅布泊考察時,便看到古湖周圍有許多...
月球是怎樣來的,月球是怎麼來的?
月球的起源莫衷一是 對月球的起源,大致有三大派,但仍未定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46億年前,與地球一樣是宇宙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 另一些人則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從地球 出去的。然而,太陽神號幾次帶回的資料顯示,月球和地球的組成成份大不相同。不少的科學家認為,月球在很多年以前,偶然被吸入地心引力範...
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什麼是丹霞地貌?如何形成?景觀有何特點?
丹霞地貌 在我國粵北仁化縣丹霞山分佈廣泛的第三紀 6500萬年 165萬年前 紅色砂礫岩層。在丹霞山地區,厚達300 500米的岩層被流水 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了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 千姿百態的奇石 石橋和石洞。1938年,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把這種紅色岩層上發育的地貌稱為 丹霞地形 紅層地貌中所謂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