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圍城》這本書的詳細介紹?

2023-10-06 13:25:09 字數 1814 閱讀 1804

請問《圍城》這本書的主要意義有什麼嗎?

1樓:快樂無限

圍城。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佳作。

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

圍城》主要想表達的是: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芹耐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嫌仿春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

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大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你認為《圍城》這本書值得讀嗎

2樓:匿名使用者

從194 初讀《圍城》的時候,我還是個初中的渾小子,什麼都沒看出來,就記得那個什麼旅店的臘肉,滿是灰塵還有蛆蟲,後來上了高中,終於耐心的讀了很多遍,發現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覺。上大學的時候,把電視劇集找出來看了一遍,突然發現,讀了那麼多年我都不知道李梅亭到底具體什麼樣子,但是葛優的神演技讓我徹底知道李梅亭就是葛優演的那個人 ,圍城是80/90年代由夏志清極力推崇才被人廣泛關注告芹皮,當然圍城**本身寫的就真好。

中國現代**改編電視劇集的翹楚,深得原著之韻味,竊以為至今無他作能出其右。懷念那個 影視人兢兢業業,杜絕首局浮躁的年代。唐曉芙是方鴻漸一生的遺憾。

或許,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乙個「唐曉芙」?青春、美麗,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或許,原本心中的「唐曉芙」襪差,終於到手了,婚後卻慢慢成了孫柔嘉?

距離產生美,距離縮短了,缺點呈現了,發現原來的俏麗中也有那麼多的心機?

我覺得像這種文學**,名著之類的,最好不要拍成電影,為什麼非要拍成電影呢,全然沒趣味,用自己眼睛和思維讀的書,和電影天差地別,完全殺盡了風景。電視劇集《圍城》的成功不光是陳道明的出色演繹,裡面的配角也個個形象鮮活。初出茅廬的葛優演的李梅亭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演技跟其他演員比也不算出眾的。

原著給李梅亭的外表描述、英文名字的重點著墨、一箱子看家寶貝的圖書卡片、一堆拿來倒賣的緊俏藥品、還有「有美玉於斯」,極盡諷刺,讀過之後 印象深刻之極。

《圍城》這本書好在**

3樓:摩盤

2023年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這一年裡日子好像恍惚就過去了,在一次一次的停擺中幸而有書籍的撫慰,能從他處探尋到與自我相同或不同的觀,在各種型別的書籍裡游蕩,發現個體認知的侷限和向外的探求欲,內心變得無畏了不少,世界之大我之渺小,別辜負一身俠義與勇氣,去玩那無限遊戲。「圍城」是我一遍遍重複看的一本書,看過的朋友第一反映,就會聯想到封面的一句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這句話之所以成為這本書的封面,是因為有它的道理。這句話,就是這本書的主意精髓所在。"逃"和"衝"這兩個字,就會不自覺的聯想到生活……

相信很多人最初都跟我一樣,在看到前100頁的時候,感覺看不懂,用了很多好像、好比、活像這樣比喻的詞和句子,看起來很累,沒多大興趣,不明白這本書怎麼就值得很多人的推薦。帶著好奇,帶著一些推薦人的讀後感,雖然有種被劇透的感覺,但我相信,每個人對文字所表達出來的情感是不一樣的,自己對故事、情節、對話、語氣等等所感覺出來是不一樣的,所表達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帶著自我,就看到了大結局,其實發現後面的情節,後面的一些話,真的很應景、很精彩。初看時,只是停留在封面的表面,再看時,似乎懂得,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介紹+讀後感……

生活,就像圍城,像方鴻漸那樣,都是城中人。方鴻漸缺乏信念,隨波逐流,工作也好,愛情也罷,都不如願。他了解自己,缺又無法直面自己。

你怎麼評價《圍城》,如何評價《圍城》這本書?

看完 圍城 電視劇之後,擱了幾年的重讀 圍城 的想法終於成為做法。第一專次讀它,屬 喜歡的是錢鍾書 式的文才,最愛讀他的那些文采斐然的 譬如 力透紙背的諷刺 入木三分的分析。時隔幾年,見識了電視劇,又回味一遍 驚歎他的文才之外,又有一種新的感想,使我對錢老的景仰之情又添一分。重讀之後,可能是自身近幾...

在《圍城》這本書中讀到了什麼

錢爺之後無力作。故鄉札記 屬於一部傳統 主要描述山東人闖東北,又從東北迴山東的人生故事。時間跨度較長,從抗戰時期到建國後,乃至於當代。但是故事情節連貫起伏,也能反映不同時代的鄉土人文。故鄉札記 又是一部人情 既有濃濃的家國情懷,又有變化莫測的親情友情同學情,還包括真偽難辨的愛情同事情等等。作者就像鄉...

圍城這部小說主要講的是什麼,圍城 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

主要內容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準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 克萊登大學 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