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歌的來歷和怎樣讀詩

2023-01-09 17:20:19 字數 1500 閱讀 9922

1樓:風沙

總之詩歌是一個詩人誕生的活體。它有生命,你也必須給它生命。一個好詩人要在詩歌的不斷吸取中來完善自身的修養,然後再把自身的修養容入詩歌的創作中。

只有這樣良性迴圈,才能讓創作之源生生不熄。關於詩歌的活力和內力,憑我現在的修養最後我只能得出一粗俗的比喻:如果把生活比做一枚果實,當我們嚐遍了它或酸或辣或苦或甜的肉到達核心時,我們並不能僅僅是用表面的味道接觸而萌發的這種感性情緒去將它「砸」開,這樣唯一能說明的是詩歌僅僅是一種粗俗的表象行為。

只有用思想和靈魂讓它自動開放,才能真正體現詩歌作為藝術本身的一種魅力。它需要感性背後理性的思考,在平靜的意念中到達,讓人感覺它的非凡和震撼,在平淡的敘事中讓人觸控到它的活力和質感——這就是詩歌的驚喜,這就是詩歌的內力。

2樓:敏訪邇

記得好像最早的詩歌是祭祀,比如《詩經》的頌 和人們閒暇時候唱的《詩經》的風 但是 好想在很久以前 古代人在打獵後會記錄 算是詩歌的起源了

3樓:紀念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詩是怎麼樣產生的呢?

原來在文學還沒形成之前,我們的祖先為把生產鬥爭中的經驗傳授給別人或下一代,以便記憶、傳播,就將其編成了順口溜式的韻文。據聞一多先生考證.[詩]與[志]原是同一個字,[志]上從[士],下從 [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實際就是記憶。

文字產生以後,有了文學的幫助,不必再死記了,這時把一切文字的記載叫[志]。志就是詩。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歌的稱謂又是怎樣來的呢?詩和歌原不是一個東西,歌是人類的勞動同時產生的,它的產生遠在文學形成之前,比詩早得多。考察歌的產生,最初只在用感嘆來表示情緒,如啊、兮、哦、唉等,這些字當時都讀同一個音:

"啊"。歌是形聲字,由"可"得聲。在古代「歌」與「啊」是一個字,人們就在勞動中發出的「啊」叫作「歌」。

因此歌的名字就這樣沿用下來。 既然詩與歌不是一回事,後來為什麼又把二者連在一起以[詩歌]並稱呢?這隻要弄清楚它們的關係就明白了。

歌,最初只用簡單的感嘆字來表示情緒,在語言產生之扣,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逐步深化,情緒更加豐富,用幾個感嘆字表達遠遠不夠用了。於是在歌里加進實詞,以滿足需要。在文字產生之後,詩與歌的結合又進了一步,用文字書寫的歌詞出現。

這時,一支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二是歌詞,**是抒情的,歌詞即詩,是記事的。這就是說,詩配上**就是歌,不配**就是詩。

最初的詩都能配上**唱,歌就是詩,詩就是歌。關於詩與歌的結合,我國古籍中很早就有論述。 《毛詩序》: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書》:

"詩言志,歌永言"這便形象地指出了詩與歌的內在聯絡。由於這種情況,後來人們就把詩與歌並列,稱為「詩歌」,目前,詩歌已經成為詩的代名詞了。

關於和的詩歌

鳥鳴澗 唐 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和諧 個人意見 滿江紅 黃人傑 解語宮商,為誰奏 長生一曲。見說道 密堂深處,寶香芬馥。月裡飛仙雲際下,乘鸞來伴鳧仙宿。約年年 生日醉冰篘,簪梅玉。花與貌,爭清淑。雲共發,鬥新綠。盡壺觴為壽,苦無他說。有子有孫真老大,無嗔無妒家和睦。...

求簡短的清明來歷和習俗,關於清明的來歷和習俗要短的啊

來歷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曆制定的,陰曆沒有閏年。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

關於春節的來歷及習俗,中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是古老的節日。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民俗故事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50字 春節的 據介紹,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 年 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 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 年 獸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