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孩子被欺負的問題,當孩子被欺負之後 如何學會正確處理

2022-07-26 22:30:35 字數 5114 閱讀 2611

1樓:匿名使用者

先,明確應該在什麼時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鬧鬧推推搡搡不會引起傷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只會剝奪孩子獲取寶貴社交經驗的機會。

在這種無害的推搡中,他們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人際關係是怎麼回事、怎樣才能和平相處、出現問題時都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孩子之間有矛盾,你可以示範給他們如何協商和謙讓。比如,如果兩個人爭奪一輛小卡車,你可以再拿一輛來,讓兩個人都高興。

如果兩個人爭奪唯一的玩具,你可以建議「輪流玩」。要是孩子們拒絕退讓,你可以施加規則:「要是你們不輪流玩,我就把這個玩具拿走。

」然後再建議另外一種在成年人監視下的有趣活動。 其次,明確應該在什麼時候介入。如果矛盾升級到(打、咬、掐等等),明顯有人會受到傷害,家長應該立刻介入並制止。

不要馬上呵斥進攻者,而是先救出並且安慰受傷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攻擊者,先把被攻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後把你的孩子帶到一邊。平靜地、毫無怒氣地、簡單地解釋他的行為是不被接受的,「你踢了丁丁,他疼了。

」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擊他人的後果:「要是你再這樣,我們就回家了。」發出這樣的警告後,一定要說話算數。

最後,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有些家長會在衝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則為對方小朋友說話、還有一些家長要追究到底是誰先動的手。雖然可能出於好心,這些舉動卻不恰當。

袒護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沒有必要追究誰先動的手。介入孩子矛盾中時,家長應該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審團。誰先動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這場衝突。

該不該教孩子「以牙還牙」? 記得在三年前,有一位家長也曾問過我相似的問題:我的兒子 3 歲了。

是個老實的孩子,在外面常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有時手或瞼還被抓破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 我當時給家長的回答是:

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發生磕碰是常有的事。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後天也許倆人又和好如初了。孩子之間的矛盾,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不必看的那麼嚴重。

但是,我知道,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如果自己的孩子生性老實,總在外面挨欺負,三天兩頭「掛彩」回來,恐怕哪位家長都受不了。怎麼辦呢? 我們的傳統教育中,一般是不讓孩子對欺犯行為作出反應。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惹不起,還躲不起」堪稱是這種教育的「經典」。家長千方百計讓孩子避開來自外界的「威脅」,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外來的侵犯,學會保護自己。惹急了,也就是帶著孩子找對方家長,卻不告訴孩子自己應該怎麼解決。

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孩子還是不知所措,要麼怕「報復」,氣吞聲;要麼大哭不止,仍舊找家長「告狀」。 這樣長此以往,受欺負的一方過份讓,不僅助長了對方的攻擊行為,讓霸道的更加「有恃無恐。」也會在受欺負的孩子心理埋下陰影。

這種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怕事,對自己沒信心,易屈服於外界的壓力。有的甚至會影響一生的發展。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要面對來自生活各個方面的衝擊,與其家長像老母雞一樣,總是把孩子護得緊緊的,不如把自護本領早一點交給孩子,這個自護本領就是,讓孩子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前提下,面對外來的各種挑戰應付各種問題,尋找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家長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們首先不欺負人,尤其不能欺負比自己弱的人。 如果別人欺負你,你可以躲過,也可以和他面對面講理,甚至還手抵抗,總之你不要受到傷害。

這世界上有正義,也有權利,每個人都應該有勇氣維護它,捍衛它,哪怕被碰得頭破血流。 在外來侵犯面前,退讓是怯懦的表現,是不勇敢;只會嚎陶大哭,聽任拳頭落在自己頭上,是愚蠢。 對一般孩子尤其是生性老實的孩子,家長平時應注意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

除了給孩子講如何對待別人的欺負及怎樣處理外,還要鼓勵孩子多和別的小朋友接觸,在遊戲中建立與他人相處的信心。 有的孩子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在集體生活中也表現得內向,畏縮,家長和老師要注意糾正孩子的這些不足,創造條件,使他們多接觸人,接觸新鮮事物。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勇於表達,敢於據理執爭的勇氣。

講這些,並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頭上長角身上長刺。誰也不能碰一下的「小霸王」而是糾正許多家長兩種不正確的做法。 一是「保護型」,一看自己的孩子捱打了,就再也不讓孩子出去了,生怕孩子在外面吃虧,「你出去又打不過人家,還是在家呆著吧。

」這類家長也不讓別的孩子到家裡來玩,怕人多又打架。 二是「攻擊型」,知道孩子捱打後,不管怎麼回事,首先反映就是「這還得了,找他們家長去」,或者就乾脆告訴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有的甚至全家一齊出動,給孩子壯膽。

「保護型」家長的作法,由於過分限制了孩子的行動,將會使孩子變得不合,對外人充滿敵意,也會變得膽小怕事,缺乏交際能力。 「攻擊型」家長的作法則會使孩子養成「報復」心理,不管是誰,只要「觸犯」了我,都要給予回擊,「以牙還牙」,決不手軟。 這兩種家長的作法都不足取,只能使孩子走上兩個極端,要麼很怕事,要麼很霸道。

我主張「理智型」的作法。 「理智型」家長的作法是,先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公正客觀地幫助孩子進行,在這件事上,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告訴孩子以後再碰到類似事件應該如何解決。 在批評別的孩子的缺點同時,也要給自己孩子指出在這場事件中的責任,不要把埋怨都傾洩在別的孩子身上。

即使發生矛盾的主要責任在對方,也要讓孩子學會寬容,大度,不耿耿於懷。 要讓孩子知道,有時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對來自外界的欺犯予以回擊是必要的。有時為了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純真友情,相互理解,相互原諒也是應該的。

現代的獨生子女家庭,恐怕孩子在每一位家長的心目中都是「至高無上」的,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受氣包」,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天到晚惹事生非的「打架大王」。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怎樣讓孩子掌握好這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2樓:思媽育兒

我家孩子在幼稚園裡被同學欺負了,我該怎麼辦?

中國人很多時候都秉承著以德報怨品德,對欺負自己的人總是讓人道歉,認識到錯誤就好了。

但是有多少人真的認識到了錯誤呢?或者是說你怎麼能確定他真的知道錯了呢?

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歷史上第一部法律漢謨拉比法典也記載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為什麼孔子也這樣說,法典也這樣記載?

是他們都沒有仁慈之心嗎?

還是說我們必須承認人性?

只有用棍棒教會他們原則?

接下來請看犯罪心理學教授,青少年心理專家的李玫瑾教授的解釋。

「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問題先讓孩子自我反省;」這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校園暴力事件不斷髮生。

「打回去,我支援你」不是在縱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

李教授舉了自己小孫女的一個例子:

小孫女剛去幼兒園一個月,就被一個小男孩抱起來扔到地上,磕到了凳子上,額頭也磕得腫了起來。

李教授就告訴小孫女,如果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掙脫不掉,就揪住他的兩隻耳朵往兩邊拽,一拽他一疼就會放下你。

李教授給父母提了兩個建議:

1.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負比你弱的。

2.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可以讓孩子從小進行體育鍛煉,有運動就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別人欺負。

這裡也需家長注意,教孩子「打回去」固然是一種解決方案。

但也要視情況而定,不能故意報復性傷害別人,也不要讓自己變成暴力的開始。

校園欺凌案是我們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將面臨的一個難題,家長只能選擇一些校風較好的學校來送孩子入學,但是這個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其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孩子被人欺負了不敢給家長給老師說,一個人默默的承受。

校園欺凌的表現無非是冷暴力和暴力的區別所在,就像悲傷逆流成河那邊電影一樣,冷暴力的殺傷力還在暴力之上。

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對應這些事情呢?

獲取孩子的信任,才能做孩子的「堅強後盾」

不知道各位家長認為你對孩子的「控制力」是怎麼來的呢?

不是嚇唬、不是恐嚇、也不是訓斥!真正能讓孩子聽你的,是你對他早年的撫養。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一歲半之前一定要自己帶,否則你就喪失了對他心理上的「控制力」。

如果還是由奶奶在帶,那麼可以肯定孩子心理最重要的人肯定是他的奶奶,如果媽媽和奶奶發生衝突,那麼這個孩子會從心底裡恨他媽。

理由很簡單:

在小的時候,孩子基本上就是吃喝拉撒睡。

他每次一睜眼看到的都是他的奶奶,每一次餓了都是他奶奶給他做吃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源自他奶奶對他的撫養,他不親近他奶奶親近誰呢?

只有他把你當成最親近最信賴的人才能有問題就告訴你,把問題最早解決掉。

面對小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一定不能簡單處理,否者小孩以後可能會被多次傷害從而破壞他的價值觀,人生觀。這個就是李教授的觀點。

3樓:睿爸育兒記

孩子被欺負該如何應對?

當孩子被欺負之後 如何學會正確處理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應對 怎麼做才能教育孩子

4樓:育兒話題幫

孩子被人欺負,家長應該如何應對,正確方式要做到以下幾點

孩子被欺負,家長如何處理

5樓:江南i慕雨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6樓:匿名使用者

1、要找到孩子被欺負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看看是那個欺負人的孩子不分青紅皁白誰都欺負呢,還是隻欺負咱們的孩子。如果是前者,那問題肯定在他人。如果我們能想辦法幫助他改正惡習,不但解脫了自己孩子還拯救了別人。

如果是後者,那我們當然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孩子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妥,引起了別人的誤會,解釋清楚,矛盾自然也就化解了。

2、告訴孩子不要一味地逃避,引導積極地採取應對措施。很多孩子一被同學欺負不是找家長訴苦,就是退學不上了,從來不仔細思考對方為什麼要欺負自己、原因在**、怎麼能跟他搞好關係等問題。

3、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只是簡單地幫助孩子處理問題,而是要指導孩子學會人際交往的技巧和處理問題的思路,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總是出面的話,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熟。而且很多孩子跟父母說起學校的事情時,只是希望有人能傾聽和理解,其實他們並不期望父母親自出面去解決問題。

4、教孩子學會寬容。很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自私,只顧自己、不懂得替大人考慮,可是當我們仔細回想起來,我們可能錯過了很多最佳的教育時機。明明可以培養孩子寬容、樂於助人、從正面考慮和解決問題等優點,家長卻只顧自己的孩子,生怕影響和耽誤自己孩子一點時間。

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維方式也會變得跟家長一樣,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自私其實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一個積極樂觀、寬容豁達的家長,不僅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樹立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如何處理兒子被欺負呢,孩子被人欺負怎麼辦?

告訴孩子,如果你說不了,老師也說他了,他還不收手,那你就可以反擊了。而且還要讓孩子知道,如果這次他怕了,那麼這個小朋友會認為你好欺負,下次還會欺負你的。我會告訴孩子 要是有人動手打你,你要立即還手打他。這樣,對方才不敢欺負你。告訴孩子,對方欺負你,你需要立刻舉手,聲音清晰 大聲的求助老師 誰誰打我,...

怎麼對待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對待叛逆期的孩子?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不要過於苛刻,要懂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千萬不能太羅嗦,不然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作為家長要耐心的陪孩子度過叛逆期,儘量不要打罵,這樣會讓孩子起反抗心理。不要哆嗦。用叛逆思維去說你想說的話。站在他的立場說話。或者多從他的朋友那知道他的想法,把你的話通過他的朋友嘴巴說出來,當然,這需要你...

如何對待孩子的錯誤

如果是小錯誤,比如不懂禮貌之類的,作為父母的要看看自己是否是懂禮貌的人。如果孩子是被溺愛的不懂禮貌,那麼父母要加以引導,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如果是大的錯誤,比如偷錢之類的。父母應該明白,孩子身上出現的一切問題都是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的,孩子如果偷錢,那可能就是因為父母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或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