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九中慢是什麼,佛教中的貪 瞋 痴 慢 疑怎麼解釋

2022-07-22 11:45:23 字數 5091 閱讀 5865

1樓:平衡光

是七種慢吧。即:

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先看原文:

俱舍論十九卷十頁雲:論曰:且慢隨眠,差別有七。

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令心高舉,總立慢名。行轉不同,故分七種。

於劣於等,如其次第,謂己為勝,謂己為等;令心高舉,總說為慢。於等於勝,如其次第,謂勝謂等:總名過慢。

於勝謂勝;名慢過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

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名為卑慢。於無德中,謂己有德;名為邪慢。

慢,就是傲慢,總覺得自己了不起,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瞧不起周圍的人。有個名詞叫,高舉,很形象,就是形容了這種高高的,放不平的心態。我在前面,其他人靠後的心態。

別人在他前面了,他就「哼!」

過慢,就是總認為自己比別人都厲害,水平相當,或者明明不如別人,還是我比較厲害!為什麼呢,因為我可是我啊!你們有沒有人玩lol的,玩過這遊戲的就知道了,全是這心態。

「若風?玩的還行吧!小智?

我都比他強!」「他這點本事根本不算什麼!換了是我……」

慢過慢,就是贏了,勝過別人了。你想想,輸了都是我厲害,那贏了還了得,你們這些渣渣!小嘍囉,跟老子鬥!尤其明顯的的就體現在優秀的人中,真是慢的不得了啊!

我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這個就相當於我執,其實有一個我執,就會生出種種慢見來。有「我」,就會有個你,與我相對,還會生出你和我的界限,中間的部分,這部分歸我才好!

有句話說:都是呢滴!這就成了我慢了。

如果沒我你我的界限,像螞蟻一樣的,給踩死了就給踩死了,你的命就是我命,我們都是螞蟻命。這樣恐怕你不能接受。那就來個美國大片,英雄主義的,超人蝙蝠俠雷鋒董存瑞,捨棄自己,拯救世人(你要是這麼想,還是我慢啊)!

增上慢,未得謂得,就是我還沒搞清楚自己有多傲慢,就到處宣稱:我成佛了!我開悟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這是增上慢。

卑慢,或者叫下劣慢,這種人才可惡,你行你上,我不行你別管。你厲害,小弟自愧不如。不如就努力學啊,不行就認了,還不虛心求教,甚至於還是很牛,我就是不行,怎麼著。

這種人太可惡了。看來只有世尊善巧方便方能調伏之。遇到這種人,沒有善巧方便不要招惹,免得卑慢心把他自己搞的更加落魄。

邪慢,沒有德行,謂已有德。我正是這種人啊。唉,有時候覺得自己人不錯,是個善人。

眾人稱讚,自己心生滿足,還聽不進父母師長的批評。唉,我這種人,就差佛給我摩頂授記了,誰還敢來教育我?!

唉,不說了,我今天自陳其罪,願離眾慢。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卑慢完畢,謝謝調伏。

2樓:有水酵素

我慢,增上慢,其它不知了

佛教中的貪、瞋、痴、慢、疑怎麼解釋

3樓:加內沙

貪根心(lobhamulacittani):分析三類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以分析貪根心為始,因為在提及不善根時,都是先提及貪。巴利文lobha(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貪,從極強的慾望或貪婪,至極其微細的喜愛或執著。

依據三個成對的原則,貪根心可分為八種。第一是視與其相應的『受』(vedana)是悅受或舍受;第二是視其心是否與邪見相應;第三是視其心是有行或無行。從這三個因素所變化出來的心一共有八種。

嗔根心(dosamulacittani):《阿毗達摩論》裡所分析的第二種不善心是嗔根心;此根是三不善根的第二根。此心共有兩種,之間的差異只在於無行(不受慫恿)或有行(受慫恿)。

跟能與悅或舍兩種感受之一生起的貪根心相反,嗔根心只能與一種感受同生,即:憂受。再者,跟貪根心不一樣的是,嗔根心並不會與邪見相應地生起。

雖然邪見能夠鼓動發怒,但根據《阿毗達摩論》,邪見並不能與嗔恚同時在同一心裡生起;而只能在不同的時候,於不同的心裡生起。

痴根心(mohamulacittani):這最後一組不善心包含了缺少貪嗔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一般上愚痴會導致貪或嗔也隨之生起。

然而,儘管貪根和嗔根心裡也有痴,但它在其中的作用是次要的。相反地,在這最後兩種不善心,痴是唯一的不善根,因此它們被列為痴根心。由於痴的作用於這兩種心特別顯著,它們也被形容為純粹涉及痴的心(momuhacitta);巴利文momuha(純粹涉及痴)是moha(痴)的強調語。

痴最為顯著的心有兩種:其一與疑相應,另一者則與掉舉相應。

疑相應(vicikicchasampayutta):對於巴利文vicikiccha,諸論師提出兩個詞源學的說明:一、由於思緒紛雜困亂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決問題。

(注9)這兩項解釋皆顯示『疑』(vicikiccha)是指由於顯著的愚痴而致的困惑、懷疑或猶豫不決。與此疑相應的心是第一種痴根心。

慢(mana):慢的特相是驕傲;作用是自稱自贊;現起是虛榮;近因是與見不相應的貪。它好比發了瘋。

4樓:泥頌

例項:貪財 貪色 貪吃 貪睡

三毒:

貪嗔痴嗔恚:生氣 怨恨

痴:愚痴,事情分不出好壞,造業而歡喜,積福而吝惜

【 慢 】 《 佛學大詞典 》

梵語ma^na,巴利語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以之為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唯識宗則以之為五十一心所中的六根本煩惱之一。

即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高低、勝劣、好惡等,而生起輕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稱為慢;亦即輕蔑、自負之意。

慢有種種分類,大毗婆沙論卷四十

三、俱舍論卷十九列舉七慢:(一)慢,對劣於自己之人,認為自己較殊勝;而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謂與自己同等而令心起高慢。(二)過慢(梵ati -ma^na ),對與自己同等之人,硬說自己勝過對方;對勝過自己之人,亦偏說對方與自己同等。

(三)慢過慢(梵ma^na^ti -ma^na ),對勝過自己之人,起相反之看法,認為自己勝過對方。(四)我慢(梵a^tma -ma^na ),乃七慢之根本慢。於五蘊假和合之身,執著我、我所,恃我而起慢。

內執有我,則一切人皆不如我;外執有我所,則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五)增上慢(梵adhi -ma^na ),於尚未證得之果位或殊勝之德,自認為已經證得。(六)卑慢(梵u^na -ma^na ),對於極優越之人,卻認為自己僅稍劣於其人;或雖已完全承認他人之高勝,而己實卑劣,然絕不肯虛心向其人學習。

(七)邪慢(梵mithya^ -ma^na ),無德而自認為有德。

八慢,即指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等。

九慢,又作九慢類。即:(一)我勝慢類,即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認為自己勝過對方之過慢心。

(二)我等慢類,乃對與自己同等之人生起『我與彼同等』之慢心。(三)我劣慢類,對勝過自己之人,生起『我為劣』之卑慢心。(四)有勝我慢類,對勝過自己之人,生起『彼勝我』之卑慢心。

(五)有等我慢類,對與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與我同等』之慢心。(六)有劣我慢類,系對與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劣於我』之過慢心。(七)無勝我慢類,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認為其人未必勝過我之慢心。

(八)無等我慢類,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認為其人比我差劣之過慢心。(九)無劣我慢類,對多分勝於我者,生起我比其人為少分劣之卑慢心。此係俱舍論卷十九根據發智論卷二十所舉出者。

上記之九慢攝於前述七慢中之慢、過慢、卑慢三種。即我等慢類、有等我慢類、無勝我慢類等三項攝屬於慢,我勝慢類、有劣我慢類、無等我慢類等三項攝屬於過慢,我劣慢類、有勝我慢類、無劣我慢類等三項則攝屬於卑慢。於品類足論卷一載有關於九慢之闡釋,書中舉出『我勝慢』之例子,謂我勝慢系由慢、過慢、慢過慢三者而出,此係依觀『境』之劣、等、勝而分別之:

(一)若觀『劣境』而謂己為勝,此為慢。(二) 若觀『等境』而謂己勝,此為過慢。(三)若觀『勝境』而謂己勝,此為慢過慢。

其餘之八慢亦可准此而別。

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五列舉聰明、世智、高貴、耆年、大姓、高門、解、福、富、寶等十慢;法華經論卷下更以法華七喻配七種增上慢。此外,憍慢之妄惑,稱為慢惑,為十大惑之一;自慢而心舉,稱為慢舉。〔大毗婆沙論卷四十

九、卷五

十、俱舍論卷

四、成唯識論卷

四、俱舍論光記卷

四、卷十

九、摩訶止觀卷五上、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末〕

【 慢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恃己而凌他也。十六惑之一。有七慢九慢之別。唯識論六曰:『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中略)此慢差別有七九種。』大乘義章二曰:『凌他稱慢。』

例項:輕慢 瞧不起人。自高自大。

【 疑 】 《 佛學大詞典 》

梵語vicikitsa^,巴利語vicikiccha^。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

謂對迷悟因果之理,猶豫而無法決定之精神作用。即對於佛教真理猶豫不決之心。小乘預流果以上、菩薩初地以上乃能斷除之。

依俱舍宗,屬不定地法,六隨眠之一,十隨眠之一;依唯識宗,則屬六根本煩惱之一。淨土門以『疑』與『信』為相對詞,而謂去疑心起信心。異部宗輪論述記載,疑有二種:

(一)迷於理之隨眠性的疑結,即對於諸諦理猶懷疑惑,阿羅漢已斷除之。(二)於事猶豫不決之處非處之疑,即對事疑惑,如於夜觀樹,疑為是人或為非人等,阿羅漢未斷除之,然獨覺於此則已有成就。一般廣泛地包含非煩惱性之疑。

故凡懷疑、猶豫不定之心理,皆以網譬喻,而稱疑網。此外,疑自、疑師、疑法,總稱三疑。〔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易行品、大毗婆沙論卷五

十、俱舍論卷

四、瑜伽師地論卷五十

八、成唯識論卷

六、大乘義章卷六〕

【 疑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謂於諸實理猶豫不決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諦理不能絕之。小乘預流果以上,菩薩初地以上,乃為斷疑者。

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疑?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

謂猶豫者,善不生故。』大乘義章六曰:『疑者於境不決猶豫曰疑,有二種:

一者疑事,如夜觀樹疑為是人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諸諦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說為疑使。

大乘通取,皆須斷故。』

例項:對人對事的猜想。懷疑。

佛經中說的迴向是什麼意思佛教中迴向是什麼意思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會向,是指我們所培養出來的功德 智慧 善行 良知,我們不想一個人去享受。相反,我們把它還原為 迴歸 與法律界的眾生分享,從而在不失良知的前提下,敞開心扉,讓功德有明確的方向。1 將 子 所成就的一切美德歸 他 法律界的所有眾生,以表明他所成就的美德不屬...

佛教中描繪的地獄是什麼樣的,佛經描述中八大地獄是哪些

未經人為篡改的佛教是沒有地獄的,地獄是從印度教來的。佛經描述中八大地獄是哪些 八熱地獄 指八種具有熱氣苦的地獄。又稱八大地獄。長阿含 卷十九,世記經 地獄品 佛告比丘 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繞其外,復有大海水,周匝圍繞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日月...

佛教裡的金剛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金剛」是什麼意思?

在大乘佛法經論中,金剛指法界中有一法是堅固無能截斷者,但又因沒有另一法可替代或毀壞的緣故,稱這不可被毀壞 替換之法為金剛。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法器,也稱金剛,中文又將它譯為金剛杵 降魔杵。用此 金剛 來形容如來藏空性心 無心相心 非心心,不取六塵萬法,無可摧毀。因此性無可毀壞,性如金剛,即使集於百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