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人之道的精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2022-06-04 08:25:15 字數 4896 閱讀 5415

1樓:紅帽

順應自然即為道,道法自然。所以人道的精髓是要合乎自然!

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的為人處事的精髓我覺得是:因時因地因人。

就是要做到根據時機的不同,環境的不同,物件的不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舉幾個例子: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國家政治清明,你卻生活的貧困,這是恥辱,國家動亂,政治腐敗,你生活的富貴,這是恥辱的。

「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裝傻。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他的裝傻別人趕不上。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說:「用善行來回報仇恨,怎麼樣?」孔子說:「那拿什麼回報別人的善行呢?用正直來回報仇恨,用善行來回報善行。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3樓:千秋

1、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這個大概就是「孔孟之道」的精神所在。

2、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內涵十分豐富,以《論語》中「仁者愛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言論可以看出。

3、「孔孟之道」,重「道德」。孔子把人分為幾等,是按人的道德修為來分的。下面就是孔子將人分為的五個等次:庸人,士人,君子,賢人,聖人。

知識拓展

4、孔子的許多思想被人們廣泛提倡、運用。生產企業講究依靠產品質量打市場,正如孔子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孔孟之道」,重「和諧」。孔子倡導「和為貴」。人與人和睦相處,這個社會就和諧了。他認為,寬厚待人、與人和諧相處,是君子人格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4樓:demon陌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就個體而言,是弘

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但是二者卻有著較大的區別。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嫉俗。

拓展資料:

孔子沒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惡。《論語》中,「仁」字出現了66次,沒有兩個地方的解釋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說出雖為聖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的話,可見他認為性惡來自先天。

他又說「觀過,斯知仁矣」,好像這糾正錯誤,促使自己為善的能力,雖系主動的,但仍要由內外觀察而產生。孟子則沒有這樣猶疑。

或許《論語》與《孟子》兩部書的取材記載不同,也有影響。但是至聖和亞聖,相去約兩百年,中國的局勢,已起了很大的變化。孟子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這八個字正好可以用來說明他們之間的距離。

5樓:檸檬我不萌噠

孔孟之道的精髄是以民為貴的思想。

僅就儒家文化而言,其精髓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貴」的思想與後世西方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公民平等的思想很有些相似之處,即人民是重要的,人民才是主權者。

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內涵十分豐富,以《論語》中「仁者愛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言論可以看出,「仁」是一種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主貴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種個人對於他人及群體的價值取向問,所以,「仁政」成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為玖以德,取信於民,勤政愛民,節用恤民,與民共憂,等等,者都部可以說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

拓展資料

孔孟之道,讀音kǒng mèng zhī dào,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出處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鬆聞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明公耶?"

2、清彭玉麟《盛世危言》序》:"故綴數語亟勸其刊行問世,以期與海內諸公採擇而力行之。將見孔孟之道風行海外,莫不尊親。"

6樓:靜大大額呵呵

孔孟之道黨的精髓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看來:就個體而言,是弘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拓展指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論體系孔:孔子;主張「仁者愛人」崇尚「周禮」

孟:孟子。指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主張「仁政」

7樓:米粒星米粒

(1)孔孟之道是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為封建統治者所竭力提倡的佔統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思想,其本質和主流是為鞏固封建統治服務的。

(2)從封建統治者的角度來講,鞏固封建統治,實現天下太平,莫過於平民百姓人人老老實實,循規蹈矩。

(3)孔孟之道提倡「禮」治,正是適應了封建統治的需要。

(4)與諸子百家中其它學派相比,孔孟之道的獨特之處,正在於倡導封建「禮」教。所謂「仁」政,「愛人」之類,其它許多學派都有此主張,不過具體言詞表述有所不同罷了。

(5)所謂「仁」,不過是從下層平民角度考慮,對統治者提出的一些不切實際的祈望,在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從來沒來沒有成為事實。從以上五個方面來看,筆者認為,孔孟之道的核心就在於提倡封建「禮」教。最後,

再說一句話,孔孟之道,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已如上所述,是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的,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興起,其總的趨勢是逐漸退隱江湖,進入中國歷史博物館當展品。

8樓:命中傷定

所謂孔孟之道,就個體而言,是

弘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的道統,就是來自於孔子、曾子、子思子、子思門人、孟子的傳統,就是孔孟之道。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

儒家之學稱儒學、儒家學說,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創立的以維護周禮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後來逐步發展以教化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論語》中的為人處事之道?

9樓:歲月不寒

在論語中交給我們很多處世的辦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有時候很樸素。論語不是板著面孔的一部書,它交給我們的辦法有時候透著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裡的分寸。其實我們今天總在說任何事情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什麼事情是好是壞,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定,不簡單是好壞之分,只是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情做到什麼程度。

其實有很多事情應該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容一切的人。曾經有他的學生問他,有一個人說:以德報怨何如(論語.

憲問篇)。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不陌生,我們經常說生活裡頭有這樣的人,說你看別人那麼對不起他,他還對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這裡是得到讚賞的。沒想到呢,孔子反問了他一句,子曰:

「何以報德?」孔子說一個人他已經用德去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抱人家的恩德呢?

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又該怎麼做呢。問完了這一句,孔子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說一個人,如果有他人有負於你,對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匱那些也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實這個道理我們要是一聽覺得好像跟我們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學不一樣啊,孔子也是有原則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給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對這一切。

其實孔夫子在這裡給了我們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他當然不提倡以怨抱怨,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以一種仇殺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麼這個世界的迴圈將是一種惡性的,將是無止無休的。我們付出的不止是我們自己的帶價,還有子孫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樣不可取,也就是說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種仁厚去面對已經有負於你的事情,這也是一種人生的浪費。

在兩者之間,其實還有第三種態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實孔夫子的這種態度可以舉一反三推及到我們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們都在說避免資源的浪費,避免能源的浪費,地球上被浪費的資源已經太多了,但是當我們關注環保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關注一點,就是心靈環境的荒蕪和我們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應該說,今天物質是繁榮了,但是心靈的生態未必隨之改變,變得欣欣向榮。也不意味著今天那種仇恨、那種報復、種種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就停止了,有點時候會越演越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樣避免心靈資源的浪費呢,就是我們面對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斷,選擇自己最有價值的方式。

10樓:七彩月讀

為人處世之道,

即是先為人,後處事~

實在體會不了,建議看一些這方面的文章~

加油~樂觀最重要··

論語中做人之道的句子

11樓:逍遙ぁ龍川

呵呵,樓上的經典!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2樓:匿名使用者

師太,你就從了老衲吧!

中庸之道的精髓指什麼?

求論語中的處事之道心靈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的句子每個

處事之道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無求備於一人!心靈之道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交友之道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孔孟之道國學機怎麼樣,我是一名寶媽,我來告訴

不好用,孩子輕輕一摔就壞了,音質也不好,後來又買了雲萬里的,挺好用的,耐摔,音質好,內容還多 孔孟之道國學機怎麼樣?沒聽過,神爾天才經典聽讀機不錯 挺好的,7175項內容,音質不錯。孔孟之道學習。一款多功能學習機 什麼是孔孟之道國學機 孫子 韜略之道意指文韜武略。中國的韜略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孔子的交友之道是什麼 求答案,論語中的 交友之道 具體什麼意思?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僻,友柔善,友便佞,損矣 論語中的 交友之道 具體什麼意思?論語 中的交友之道。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這一句人人耳熟能詳的話裡無不滲透著朋友對於一個人的社交生活的重要意義。然而也顯示著我們對朋友的選擇也應有著一定的原則。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 孔子說,交友有三益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