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明末農民一起義就有很多農民擁護

2022-04-09 07:11:24 字數 3797 閱讀 9234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明末政治腐敗,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再加上天災不斷,人民飢寒交迫。而米脂地區尤甚。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的主張,得到廣大饑民的擁護。所以,明末農民一起義就有很多農民擁護。

2樓:小嘍囉愛百科

我想用土話來解釋。因為明朝太殘酷,太摳了,讓大家吃不上飯了。明末起義的原因就是,大家吃不上飯了。

為了吃得上飯,順便瓜分一份羹。就直接跟著大部隊走了(起義軍帶走了攻下縣城的糧食,你留下就是餓死)。

3樓:黑騎鬼劍

主要是明末的時候天災人禍全都碰到一塊,農民是真的活不下去了,看那時候整個大明進入小冰河期,自然災害幾乎年年都有,東北還有滿清扣關,東林黨把持朝政毫無作為,不起義難道等死啊?

4樓:相思不停

主要是明末天災太嚴重了,國庫空虛朝廷又無法賑災,民眾實在活不下去了,只能跟著造反。

5樓:函紫文

最根本原因:活不下去了!連死都不怕了害怕起來造反嗎,當然是不怕了!

6樓:雲山千疊

因為老百姓被明朝禍害的太久了,苛捐雜稅負擔很重,都吃不飽穿不暖。跟著闖王有飯吃啊,闖王來了不納糧,就是不收稅。

明末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民起義?

7樓:胡斯鵝黃

1、明朝末期,天災不斷髮生,老百姓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

2、商品經濟的急劇發展和剝削程度的急劇加重,農民和地主之間的矛盾,社會各階層和封建統治者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3、明朝中後期的制度體系有致命缺陷:宦官和賦稅制度造成社會動盪,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4、明廷為了節省開支,對驛站進行改革,造成很多士兵失去謀生依靠而無法生活,只有鋌而走險。明末農民起義首先爆發於陝北。

5、外族入侵造成刁民認為有機可趁,利用外患引起的混亂乘機發難,這在中國歷史上不是第一次了,後面的抗日戰爭也是此類情況。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兩個原因:明朝的統治腐朽和出現的旱災讓許多百姓無法生存下去,只好揭竿而起發動起義獲得一個生存下去的可能。

9樓:懶漢無敵

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小冰期自然災害,糧食匱乏,朝廷腐敗無能,內憂外患,後金威脅,朝廷無力內顧

明末農民起義戰爭有什麼意義?

10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明末農民

起義戰爭(1627~2023年),前後經歷了37年,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為已往農民起義戰爭所少有。推翻了明王朝的反動腐朽統治,並在爾後的抗清鬥爭中給滿洲貴族以沉重打擊,對解救人民苦難,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明末農民起義戰爭再一次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組織起來完全可以推翻黑暗統治,這對清朝及以後的農民戰爭具有重大的感召力和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這一次戰爭同時還表明,沒有先進的階級領導,沒有徹底的鬥爭精神,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目標,不注意改造農民的落後性、自私性和保守性,就難以掌握政權。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戰爭,在戰略上既有成功之處,但也有很多缺陷,不能及時鞏固取得的勝利,對守戰、防禦等戰法不研究不訓練。因而最後失敗就在所難免。這些為後人樹立了一面鏡子,有著很重要的啟迪意義。

明末農民起義有歷史意義,它的失敗給了我們什麼歷史啟示?

11樓:願凡不願煩

明末農民起義軍和明清軍隊經過30餘年的反覆較量,推翻了明朝,打擊了清朝,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軍事首領滋長了腐化思想,政治上處理不當,軍隊紀律鬆弛,戰鬥力下降,在明清軍隊進攻下功敗垂成。但農民軍將士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都激勵著後人.

李自成與張獻忠都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他們為何不聯合對付滿清?

12樓:娛樂也優雅

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人同為明末時期的農民起義領袖,他們為什麼沒有聯合起來一起對付滿清呢?這要從當時的地位說起,李自成當時在高迎祥手下當將的時候,張獻忠那個時候已經和高迎祥的地位是同一個級別的了。也就是說當時的李自成地位遠沒有張獻忠的高。

而後來高迎祥死去之後,李自成獨立強大起來,這個時候的李自成地位要比張獻忠還高,而李自成又有了想要吞併張獻忠的想法。張獻忠自然不會服氣一個曾經不如自己的人,倆人在這個想法上面互相都不會退讓,也就有了抗衡。

這個時候兩人就並非是同道中人了,可見一山不容二虎。倆人又曾經在攻下明朝鳳陽的時候,因為一些小事鬧了一些矛盾,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兩人就各自為戰了。

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兩人也就是個農民出身,從眼光格局來說,也沒有那麼的長遠,自己總認為自己就是那個最優秀的,沒有服人賞人的心態,也不會覺得自己的一支隊伍力量淡薄,需要擰成一股繩的覺悟,當然對於滿清來說,這樣的小股力量,想要打散還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真的是兩支隊伍聯合起來,那恐怕滿清就未必能贏了。說白了,還是領頭人的格局問題決定了最後的失敗。

從他們的這件事上就能夠看出,要想成事,光是有擁護者是沒有用的,還必須有領軍的頭腦才行。

13樓:情感導師墨無憂

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事實上李自成和張獻忠的立場是不同的。都是農民起義,這一出發點和動機都差不多,但是,他們所求不同。

14樓:火鍋喵咪

儘管他們都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但是他們彼此之間也沒有互相信任,都忽視了滿清的實力,太高估了自己的實力,都想要爭奪戰後的勝利,所以他們沒辦法聯合對付滿清。

15樓:嫋嫋帶你讀書

我們都知道人是特別貪戀權力的,如果張志忠和李自成聯合起來攻打滿清的話,有可能會取得勝利,但是取得勝利之後誰當皇帝呢?

16樓:沉吟子卿

因為他們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們看重的是土地和一些權力。不會對滿清勢力採取敵對的措施,而且他們是兩撥不同的農民起義,各自的利益訴求都不一樣。

17樓:柏林愛笑笑

這兩個人雖然說都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但是明朝打的快滅亡了,能當上皇帝的只有一個人,他們一是輕視了滿族人的力量,二是他們本來就相互猜疑。

18樓:羽風木雨

因為他們都是領袖,所以都會有自己的政治訴求,而且是不可調和的,況且都沒有遠見。自然兩人不能聯合在一起。

19樓:意難平

因為各自的理想以及目標是不同的,況且一山不能容下二虎,即便是聯合了,之後還是會有很多的鬥爭的。

20樓:unhappy了

一是一山不容二虎,都想一人獨霸權利。

二是他們是農民,眼光格局不高,覺得合作風險太大。

21樓:黛西

因為各自的信仰不同,雖然都是農民起義,但不是一個信仰,一個領袖,自然不可能成為同一股勢力,畢竟要考慮戰後利益分割。

明末農民起義戰爭是怎麼發生的?

明末農民起義有歷史意義,它的失敗給了我們什麼歷史啟示?

22樓:匿名使用者

力量的重新洗牌,本質意義沒有促進變革.

23樓:匿名使用者

意義:建立農民政權,推翻腐敗的明朝,推動歷史進步。啟示:

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豐富了農民反封建的內容。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賦稅制。這是主要的具體有很多可以去查。

謝謝採納

24樓:匿名使用者

命數!你看一下,在我國二千年的起義史來看,第一波都是失敗的,往往都是後來具上!

25樓:匿名使用者

農民的起義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明末農民起義有歷史意義,它的失敗給了我們什麼歷史啟示

明末農民起義軍和明清軍隊經過30餘年的反覆較量,推翻了明朝,打擊了清朝,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軍事首領滋長了腐化思想,政治上處理不當,軍隊紀律鬆弛,戰鬥力下降,在明清軍隊進攻下功敗垂成。但農民軍將士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都激勵著後人.正規軍會因為政治混亂失去能力...

為啥一提前任老公就想哭,我說為啥沒在一起他說前任提的分手,然後還不讓我提,他說前任分手後找過他結婚

他要關心自然不來關心,不然你怎麼求都沒用,你可以帶些他愛吃的東西偶爾去看看他,表示關心,也不要刻意的走太近,親情是需要聯絡,但是你才是你生活裡的核心部分 還是有他不能接受的過錯 老公為什麼不讓我提他前任,一提到她就生氣就說我會心裡不舒服的啥意思 我想說你的老公情商不太高 另外 你還是不太瞭解男人!男...

農民為啥交養老保險,為什麼一些農民願意交養老金,而一些農民不交養老金?

農民交養老保險。是近幾年來國家新出臺的政策。這個政策對農民的好處是有很多的。農民平時沒有工作,他不能交社會保險。可是在農民上了歲數不能夠進行強體力勞動的時候,他們就斷了零花錢。這樣交了保險之後,他們老了也是會老有所養。在他們不能勞動的時候,手裡面也有錢能進行養老。這是最大的一個優點。還有養老保險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