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剛經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2022-03-18 19:41:58 字數 3845 閱讀 4458

1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說的是文字相,凡是著相的,都不是佛法本意,佛在《楞嚴經》上把佛法文字比喻為手指,佛性比喻為月亮,我們學佛,是順著手指看到月亮,而有的人把佛經當佛法本身,就是把手指研究個沒完沒了,而不去順著手指看月亮。

佛法是不可說的——言語道斷,也是不可以思維的——心行處滅。但是可以實證的,依教奉行,如啞巴喝水,冷暖自知。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100

2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摩尼講的確實有道理,因為一般的人只知道去研究釋迦摩尼說的話,至於釋迦摩尼的話裡面所深藏的深刻道理卻置之不理,不身體力行,只有既研究理解深刻的道理且身體力行才算是悟透其中的道理,才能成為真正的非凡之人。

3樓:法律援助律師

你想問什麼,你想說什麼

世間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這句話誰說的?全文?

4樓:bh拓荒者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西蜀寶光寺有清代何元晉的一聯, 而這一對聯又是出自出自對六祖惠能法師《菩提偈》的感悟。

全文如下: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譯文: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會染上什麼塵埃!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

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5樓:匿名使用者

六祖惠能

這句話是六祖惠能法師所說

全文如下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白話翻譯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 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會染上什麼塵埃。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 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擴充套件資料

惠能(638—713),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艱貧,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二十四歲時,惠能辭母出家,往湖北黃梅東山寺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

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

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

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惠能赴新州入滅,時年七十有六。

6樓:妍妍

此句出自六祖惠能《菩提偈》。

全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7樓:蘋果西紅柿

世間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這句話出自這句話出自:《菩提本無樹》。

它的背景故事是: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

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

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正如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人們生活處世,如果瞭解了並沒有一定的法則,然後才體會到:其實沒有固定的法則就是最好的法則!天下所有煩心的事情,每個人都有,並且都有很難了卻的煩心事,那麼不去了卻那些事情也許就是最好的一種了卻方法 。

擴充套件資料: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原文解釋:

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的一個四句偈

這是從神秀和惠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切六塵皆是如來說佛法嗎?六塵所說法皆是不可取不可說嗎?六塵皆是非法非法嗎,

8樓:匿名使用者

佛陀曾在經上說,六種塵境,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意識所緣境界法塵,,都不應執著。就連正法也不應該執著,非法更不應該執著。

請問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9樓:老油條

觀音菩薩本身男性,但以女相示人。

觀世音菩薩,在隨類應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過觀世音菩薩本身的大菩薩相,是大丈夫相。比如《華嚴經》說:

「勇猛丈夫觀自在」。   唐代以前的觀音,以大丈夫相居多,也現女相。

但到後來,漢地的觀音形像越來越趨向女性化。一些學者,則直稱觀音為東方的女神。

10樓:匿名使用者

觀世音」是梵文的譯音,意為阿婆羅,其實觀音菩薩在印度是男身,據佛經講,他原是王太子,成佛後是阿彌託佛的左夾持,與右夾持大勢至菩薩合成「西方三聖」,要說觀音是男是女,從佛經的角度講,無所謂男女。中國女性觀音造像始於南北朝時期,興盛於唐朝,大了明朝觀音普遍位婦女神,因佛教傳入中國,逐步融合進中國民族文化而漸漸演變。而女性觀音也是人們易於接受的一種慈悲和美的化身。

11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觀音菩薩早已經成佛,只是示現為男身或者女身。佛菩薩是不分男女的,但是佛菩薩有無數的應化身,包括男身、女身、天人身、鬼身、阿修羅身等等。隨類教化而已。

早期觀音菩薩的形象是男身的,後因民間意願,觀音才漸漸變成了女性形象。印度佛教的觀音呈男性,是在印度傳統佛教輕視女性,甚至認為只有男身才能得道實現的觀念背景下產生的。

12樓:專業***

觀世音菩薩:是男的,看著像女性不過是古中國需要一個女性形象的信仰而漸漸轉變過來的,女性形象的菩薩看起來更加溫和,慈祥,更像一個長者。所以西遊記中的觀世音也是男性,不過演員是女性

記得采納啊

金剛經有何歷史價值 說明了什麼,《金剛經》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金剛經,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千餘年來,不曉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唸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侷限於佛教的範圍,佛在金剛經裡說 一切賢聖,皆以...

佛在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已經見了諸相非相了就是從看見諸相從其中發現沒有相即為非相這裡的

淨業在 修?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起居 工作 處事待人接物,在這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都不著相,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就像菩薩一樣,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非常精進努力在做,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叫淨業,這個與淨土完全相應。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這麼難?難在 這個要知道,難在我們把現前的現象都當...

佛經說什麼心經,金剛經,地藏經,楞嚴經,華嚴

佛說的一切經都是圍繞著戒定慧三學,經經相通,心經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像鏡中花水中月夢中境一般,不能說是沒有,也不能說是真的存在,所以才講空,非有非無,生滅增減垢淨如是,所有相皆如是,所以都有相同之處的 一 總的說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