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方人認為秦始皇和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秦朝和隋朝相比哪個更強大呢

2022-02-06 05:28:13 字數 6809 閱讀 4833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西方人認為秦始皇和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我並不認同。但是,我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說。

這兩個朝代確實很相似

1都是在各國分據的亂世中立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統一了國家和人民2都是二代而亡

3隋文帝提出的科舉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秦始皇統一文字和貨幣也是如此4秦朝修築了舉世無雙的萬里長城,隋朝也開通了功在後世的大運河我覺得這幾點即使兩個朝代的相似之處,也是兩個皇帝主要的貢獻。但要論哪個朝代更強大一些,我認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性質。或許大多數人都覺得秦朝要強大一些,但檢視地圖你會發現,北方一帶的遊牧名族還是很不安分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造成的,秦始皇和隋文帝兩個人的文治武功其實並不是歷代皇帝中最高的,但是他們有一個西方很看重的相同點,就是奠定了一種先進的制度。秦始皇我們都知道,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隋煬帝最有名的是三省六部制和科舉。雖然秦和隋都是短命皇朝,但是他們所建立的制度卻都被後世所沿用。

至於兩個皇帝誰更偉大,這無從比較,就好像你問別人黃藥師和洪七公誰的武功更高一樣。

但是,偉大的皇帝並一定能帶來偉大的朝代,西方人同樣認為拿破崙是偉大的皇帝,但是拿破崙的王朝連第二代都沒有傳。

至於兩個朝代哪個更強大,無疑是隋朝。有資料稱,終唐一朝經濟水平都未能達到隋朝曾經的高度,雖然我並不怎麼認同這個說法。但是後來的朝代比先前的朝代強大這是肯定的,比經濟,比制度還是比軍事都是如此。

也許有人會說大秦軍隊的強大,但是時代在發展,科技再更新,別說**和戰法上的差異,就說騎兵,有馬鐙的騎兵跟沒有馬鐙的騎兵就相差十萬八千里。

3樓:匿名使用者

隋文帝怎麼能跟始皇帝相比?

隋朝最驚天動地的大運河還是隋煬帝開的,隋煬帝倒是有點氣魄。可是,一個運河和幾次戰役酒吧隋朝的國力至少耗掉了大半,隋朝隨即滅亡。這可能主要是楊廣個人原因,如果始皇帝坐鎮,即使又開運河又造宮殿還不斷打仗,也未必亡國,他當年就是這麼幹的,而且要遠比楊廣過分的多。

中國歷史上最巨集大的工程,長城,秦直道,驪山宮殿,秦始皇陵,靈渠,鄭國渠,這些都是秦始皇主導的,哪個皇帝能這麼幹而又能穩坐天下?隋煬帝就是這麼掛的,他老子這麼幹也未必就不會掛。

應該說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幾乎像秦始皇一樣有魄力的皇帝,隋文帝顯然沒有這種魄力。沒有魄力,這對當時人民這當然是好事,但歷史的程序改變很多時候還是要藉助有魄力的人。

隋朝的經濟實力當然要比秦國強大。軍事實力應該比不上秦朝,除了**裝備應該跟先進以外,其他如軍紀嚴明,賞罰嚴明,軍隊士氣,作戰經驗方面與秦軍無一可比。隋朝的軍隊如果碰上了秦軍,有可能一戰即潰望風而逃。

這可以用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作參照,因為他們的戰力相對比較穩定。蒙恬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讓匈奴聞風喪膽,不要說隋軍做不到,中國歷史上除了秦軍,還沒有任何其他軍隊曾經做到過。

我個人是不喜歡隋文帝的,當然他也是偉大的君王,但我沒辦法說出讚美他沒大的話,查查史記和資治通鑑吧,他是開國皇帝,資治通鑑介紹得就更詳細了。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

4樓:口才叔

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贏政統治天下並且開始稱「皇帝」。

5樓:牽興朱媚

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享年89歲(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計年不準確,故不計);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即亡。

歷代王朝中,延續最久的是周朝,共800餘年(西周300餘年,東周515年);存在時間最短暫的是北遼,均僅一年多。

6樓:

中國曆代皇帝名單

1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勳 虞舜 重華

2 夏 禹 啟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洩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發 癸

3 商 湯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4.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發 周成王 姬誦 周康王 姬釗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滿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闢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厲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靜 周幽王 姬宮湦 4.2 東周 東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

2.1 春秋 周莊王 姬佗 周釐王 姬胡齊 周惠王 姬閬 周襄王 姬鄭 周頃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簡王 姬夷 周靈王 姬洩心 周景王 姬貴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週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

2 戰國 戰國 周安王 姬驕 周烈王 姬喜 周顯王 姬扁 周慎靚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則 秦孝文王 嬴柱 秦莊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嬰

6 漢 6.1 西漢 漢高帝 劉邦 漢惠帝 劉盈 漢高後 呂稚(太后稱制) 漢少帝 劉恭 漢少帝 劉弘 漢文帝 劉恆 漢景帝 劉啟 漢武帝 劉徹 漢昭帝 劉弗陵 昌邑王 劉賀 漢宣帝 劉詢 漢元帝 劉奭 漢成帝 劉驁 漢哀帝 劉欣 漢平帝 劉衍 孺子 劉嬰 更始帝 劉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

3 東漢 漢光武帝 劉秀 漢明帝 劉莊 漢章帝 劉炟 漢和帝 劉肇 漢殤帝 劉隆 漢安帝 劉祜 漢少帝 劉懿 漢順帝 劉保 漢衝帝 劉炳 漢質帝 劉纘 漢桓帝 劉志 漢靈帝 劉巨集 漢後少帝 劉辯 漢獻帝 劉協

7 三國 7.1 魏 魏 魏武帝 曹操 (為追諡,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厲公) 高貴鄉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奐 7.2 蜀漢 漢昭烈帝 劉備 漢後主 劉禪 7.

3 吳 吳 長沙桓王 孫策 吳大帝 孫權 吳廢帝 孫亮 吳景帝 孫休 吳末帝 孫皓

8 晉朝 8.1 西晉 宣帝 司馬懿 景帝 司馬師 文帝 司馬昭(以上三帝為追諡,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馬炎 惠帝 司馬衷 懷帝 司馬熾 愍帝 司馬鄴 8.2 東晉 元帝 司馬睿 明帝 司馬紹 成帝 司馬衍 康帝 司馬嶽 穆帝 司馬聃 哀帝 司馬丕 海西公 司馬奕 簡文帝 司馬昱 孝武帝 司馬曜 安帝 司馬德宗 恭帝 司馬德文 8.

2.1 十六國 8.2.

1.1 成漢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漢)昭文帝 李壽 (漢)末主 李勢 8.2.

1.2 漢(前趙) (漢)光文帝 劉淵 (漢)昭武帝 劉聰 (漢)隱帝 劉粲 (前趙)劉曜 8.2.

1.3 後趙 後趙 明帝 石勒 海陽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義陽王 石世 新興王 石尊 石鑑 石祗 8.2.

1.4 前涼 武公(明王) 張軌 元公 張實 成王 張茂 忠成公(文王) 張駿 敬烈公(桓王) 張重華 哀公 張耀靈 威王 張祚 敬悼公(衝王) 張玄靚 悼公 張天錫 8.2.

1.5 後涼 懿武帝 呂光 隱王 呂紹 靈帝 呂纂 建康公 呂隆 8.2.

1.6 西涼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

1.7 南涼 武王 禿髮烏孤 康王 禿髮利鹿孤 景王 禿髮傉檀 8.2.

1.8 北涼 建康公 段業 武宣王 沮渠蒙遜 哀王 沮渠牧犍 8.2.

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

1.10 後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寶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

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衝 段隨 慕容覬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

1.12 北燕 惠懿帝 高雲 文成帝 馮跋 昭成帝 馮弘 8.2.

1.13 南燕 獻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

1.14 夏 武烈帝 赫連勃勃 平原王 赫連昌 昌定王 赫連定 8.2.

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厲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堅 苻巨集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

1.16 後秦 武昭帝 姚萇 文桓帝 姚興 末主 姚泓 8.2.

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國仁 武元王 乞伏乾歸 文昭王 乞伏熾盤 末主 乞伏慕末 8.2.

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閔

8.2.1.19 代國 拓跋猗盧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鬱律 惠帝 拓跋賀傉 煬帝 拓跋紇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

1 宋 武帝 劉裕 少帝 劉義符 文帝 劉義隆 太子 劉劭 孝武帝 劉駿 前廢帝 劉子業 明帝 劉彧 後廢帝 劉昱 順帝 劉淮 9.1.2 齊 高帝 蕭道成 武帝 蕭賾 鬱林王 蕭昭業 海陵王 蕭昭文 明帝 蕭鸞 東昏侯 蕭寶卷 和帝 蕭寶融 9.

1.3 樑 武帝 蕭衍 臨賀王 蕭正德 簡文帝 蕭綱 豫章王 蕭棟 武陵王 蕭紀 元帝 蕭繹 閔帝 蕭淵明 敬帝 蕭方智 宣帝 蕭言 明帝 蕭巋 後主 蕭琮 9.1.

4 陳 武帝 陳霸先 文帝 陳蒨 廢帝 陳伯宗 宣帝 陳頊 後主 陳叔寶

9.2 北朝 9.2.

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燾 南安王 拓跋餘 文成帝 拓跋浚 獻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巨集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詡 幼主 元釗 孝莊帝 元子攸 長廣王 元曄 節閔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東魏 孝靜帝 元善見 9.

2.3 西魏 文帝 元寶炬 廢帝 元欽 恭帝 拓跋廓 9.2.

4 北齊 文宣帝 高洋 廢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後主 高緯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恆 范陽王 高紹義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閔帝 宇文覺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贇 靜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楊堅 隋煬帝 楊廣 隋恭帝 楊侑 隋秦王 楊浩 隋越王 楊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淵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稱制) 武周聖神皇帝 武則天 唐中宗 李顯 唐殤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肅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適 唐順宗 李誦 唐憲宗 李純 唐穆宗 李恆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曄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詔 南詔 11.2 渤海國 渤海高王 大祚榮 渤海武王 大武藝 渤海文王 大欽茂 大元義 渤海成王 大華興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義 渤海簡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錫 大瑋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國 12.1 五代 12.1.

1 後梁 太祖 朱溫 末帝 朱瑱 12.1.2 後唐 莊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閔帝 李從厚 末帝 李從珂 12.

1.3 後晉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貴 12.1.

4 後漢 高祖 劉知遠 隱皇帝 劉承佑 12.1.5 後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榮 恭帝 柴宗訓 12.

2 十國 12.2.1 吳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錢鏐 世宗 錢元瓘 成宗 錢弘佐 忠遜王 錢弘倧 忠懿王 錢弘俶 12.

2.2 閩國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審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鈞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

3 荊南 荊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興 文獻王 高從誨 貞懿王 高寶融 荊南侍中 高保勖 荊南侍中 高繼衝 12.2.4 楚國 楚國 (907年-951年,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 武穆王 馬殷 衡陽王 馬希聲 文昭王 馬希範 廢王 馬希廣 恭孝王 馬希萼 馬希崇 12.

2.5 吳國 (904年-937年) 太祖 楊行密 烈宗 楊渥 高祖 楊渭 睿帝 楊溥 12.2.

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後主 李煜 12.2.7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 劉巖 殤帝 劉玢 中宗 劉晟 後主 劉鋹 12.

2.8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 劉旻 睿宗 劉鈞 少主 劉繼恩 英武帝 劉繼元 12.2.

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後主 王衍 12.2.10 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後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光義 宋真宗 趙恆 宋仁宗 趙禎 宋英宗 趙曙 宋神宗 趙頊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簾) 宋哲宗 趙煦 宋徽宗 趙佶 宋欽宗 趙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趙構 宋孝宗 趙眘 宋光宗 趙淳 宋寧宗 趙擴 宋理宗 趙昀 宋度宗 趙禥 謝太后 謝道清(太后垂簾) 宋恭帝 趙顯 宋端宗 趙昰 趙昺

14 元 元太祖 鐵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監國) 元太宗 窩闊臺 馬乃真後 (稱制) 元定宗 貴由 海迷失後 (稱制) 元憲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禪汗) 元成宗 鐵穆耳 (完澤篤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 (普顏篤汗) 元英宗 碩德八剌 (格堅汗) 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圖帖睦爾 (札牙篤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寧宗 懿璘質班 元順帝 妥懽帖睦爾 (元惠宗)(烏哈圖汗)

15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號永樂 (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 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代宗 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 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 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 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 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 朱由檢,年號崇禎 18.1 順 李自成,年號永昌 18.2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18.

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答案補充

16 清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c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 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 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 清宣宗 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通稱道光皇帝 清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通稱咸豐皇帝 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通稱同治皇帝 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通稱光緒皇帝 清遜帝 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

為什麼西方人厭惡13這個數字,西方人為什麼忌諱13這個數字?

在西方,13號正逢星期五,被稱為 黑色星期五 有很多的西方人忌諱 13 原因是,按照迷信的說法。耶穌與十二位門徒共進晚餐,坐第13位的猶大出賣了他。亞當和夏娃吃禁果之日就是13號星期五,該隱殺亞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都是13號星期五。在古希臘,數學家討厭13,認為它不完整。羅馬的野史說巫師都是12人...

為什麼西方人不著急買房,為什麼西方人要把「中國」和「瓷器」聯在一起

房價沒有中國這樣打的波動。拓展 買房條件 1 年滿18週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2 貸款到期時男士年不超過60歲,女士年齡不超過55歲 3 有穩定合法的職業和收入 有還本付息能。房價比較穩定所以不用急 為什麼西方人要把 中國 和 瓷器 聯在一起 韋氏新世界美國英語辭典 指出 西方瓷器原本是從...

西方人尋找印度的歷程,西方人為什麼發現了美洲大陸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 屬於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聖薩爾瓦多便是救世主的意思,這個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