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兩位名將,怎樣描述蒙恬的蒙家軍與王翦的王家軍

2022-01-05 06:43:01 字數 4709 閱讀 1881

1樓:

這兩個都是秦朝的主力,非常的精銳,兩位對秦朝統一六國做出了貢獻

2樓:仗貳和尚

同意樓上,王翦帶六十萬大軍伐楚,不斷向贏政要封賞,就是為了告訴贏政自己沒有反心,可見贏政疑心有多重,所以也不可能允許武將有私兵

大秦帝國蒙恬的蒙家軍與王翦的王家軍相關歷史越詳細越好

3樓:匿名使用者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蒙恬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家。

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深受家庭環境的薰陶,自幼胸懷大志。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大破匈奴

秦國兼併天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

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定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

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精修秦道

在蒙恬打敗匈奴,拒敵千里之後,他帶兵繼續堅守邊陲。蒙恬又根據"用險制塞"以城牆來制騎兵的戰術,調動幾十萬軍隊和百姓築長城,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防護城牆連線起來,並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

建起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達五千多公里的萬里長城,用來保衛北方農業區域,免遭遊牧匈奴騎兵的侵襲。蒙恬在修築萬里長城的壯舉中,起了主要的作用,這延綿萬餘里的長城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瑰寶。其實,司馬遷《史記》中蒙恬修築長城的評價是片面的,他只看到修長城對人民的勞役,卻沒有看到修長城對中原地區的長久安定的重要意義。

其次,蒙恬只是連線了秦、趙、燕三國的長城,工程量遠沒有司馬遷所想的那麼大。最後就是蒙恬和公子扶蘇曾經多次上書秦始皇請求減免徭役,同時,和扶蘇商議如何合理安排人力,來減輕徭役。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橫掃三晉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十八年),王翦從郡上發兵,下井陘,與楊端和軍兩軍呼應。準備一舉攻滅趙國。結果遇上了趙國的名將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時間。

王翦採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李牧死後,王翦勢如破竹前行,大敗趙軍,並殺了趙軍主將趙蔥,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原來的各處土地入為秦地,成為秦郡。

公元前227年(秦始皇十九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荊軻失敗後。秦王政盛怒,並利用這個機會,派王翦領軍攻燕國。燕王喜和代王趙嘉聯合抵抗秦軍,燕代聯軍由燕國的太子丹統領,最後在送別荊軻的易水河邊兵敗。

王翦乘勢攻取了燕都城薊,燕王喜逃到了遼東,燕國也名存實亡了。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秦王派王翦兒子王賁攻打楚國,大敗楚兵。

然後王賁軍迅速北上,進攻魏國,最後用黃河、大溝水淹大梁城,城盡毀。魏王假投降。接著王賁又平定了魏國各地,設魏地東面為碭郡。

攻滅楚國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秦王政召叢集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政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朝,迴歸故里。

不久,楚軍故意示弱,且戰且退,保留精銳部隊從後突襲李信,大破秦軍兩營兵力,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秦王政聽到這個訊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見到王翦道歉說:"我由於沒采用您的計策,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恥辱。

聽說楚軍正在一天天向西逼進,將軍雖然染病在身。難道忍心拋棄我嗎?"王翦推託說":

老臣病弱體衰,昏聵無用,希望大王另選良將。"秦王政再次致歉說:"好了,請將軍不要再說什麼了!

"王翦就說:"大王一定要用我,非給我六十萬士兵不可。"秦王政滿口答應:

"聽將軍的了就是。"於是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秦王政自送霸上,王翦因手握六十萬重兵,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秦王政大笑;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連部下也開始擔心會不會太過份,王翦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夫秦王怚而不信人。

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說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王翦領兵伐楚,大軍抵達楚國國境之後整整一年堅壁不出,六十萬士兵都囤積起來休養生息,甚至每天比賽投石以作娛樂。楚軍因為兵少而無可奈何,一年後終於按捺不住,正當楚軍在調動之際,王翦就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隨後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晉封武成侯。

王翦之子王賁,也以戰功著名,燕國就是被王翦、王賁兩父子合力破滅的。

蒙恬的蒙家軍有什麼事記?

歷史上真的有蒙家軍嗎?

4樓:龍皇絕霸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漢族,祖籍齊國,山東人。

傳說他曾改良過毛筆,是祖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蒙恬[1]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家。祖父蒙驁為秦國名將,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莊襄王二年(前248),曾經伐韓、攻趙、取魏國城,為秦立下了戰功!

其父蒙武曾為秦裨將軍,與王翦一起滅楚,亦屢立戰功。蒙恬少年習刑獄法,擔任過審理獄訟的文書。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

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

蒙恬征戰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遊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中車府令趙高這時得寵於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於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為太子。因早先趙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執法,引起趙高對蒙氏的怨恨。

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舍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於陽周。

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佈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又囚禁了蒙毅。

子嬰力諫,認為不可誅殺蒙氏兄弟。胡亥不聽,殺蒙毅。又振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說:

「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

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揹負成王上朝,曾斷指起誓忠心為主,終於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長大,卻聽信謠言,周公旦被誣逃往楚國。

後來成王終於反悟,殺了進讒言的人,請回了周公旦。所以《周書》上說:『君王辦事要反覆考慮,』我蒙氏一家對君王忠心無二而反遭斬殺,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謀亂,內部傾軋的緣故。

周成王犯了錯誤而能改過自新,終於使周朝昌盛;夏桀誅殺關龍逢,商紂誅殺王子比干而不後悔,最終身死國亡。所以我認為犯了過錯可以改正,聽從勸諫可以覺醒。反覆考慮是聖君治國的法則。

我的這些話,並不是求得免罪,而是準備為忠諫而犧牲,希望陛下為天下萬民著想,考慮遵從正確的治道。」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

」蒙恬喟然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

」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啦,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藥自殺。

司馬遷在《史記》中嘆道:「蒙氏秦將,內史忠賢。長城首築,萬里安邊。

」「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蒙恬之於秦朝的赫赫戰功,之於長城的豐功偉績,讓人感嘆萬千。

歷史並無確切記載,不敢妄下斷言

5樓:匿名使用者

有,蒙家當時受到了秦始皇的寵愛和信任,而且蒙恬當時任大將軍怎麼不能組建蒙家軍。

隨便兩位中國詩人的生平簡介,隨便兩位中國詩人的生平簡介

杜甫 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1 2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 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 詩聖 他的詩被稱...

兩位數,個位與十位上的數字和是10,這個兩位數最大是最小是

最大 91 最小 19 解析 按照數的橫列自左至右把各個數字依次讀出來,如 3045002 讀作三零四五零零二,這種讀法在讀純小數或記錄時用,稱其為簡讀法,可用於十進數和非十進數的讀數。按照數的橫列自右至左,以四位為一級或三位為一節,然後從左至右讀數,稱其為分級讀數法或分節讀數法,統稱繁讀法,這種讀...

電磁閥的兩位五通,兩位三通,單電控,雙電控都分別是什麼意思

兩位,是說明電磁閥有開,關2個位置,五通,是指有5個通道口。兩位三通同理。單電控意思是,電磁閥只有開或關位置需要電來控制。雙控是指2個位置轉換都要通電。電磁閥的兩位五通,兩位三通,單電控,雙電控都分別是什麼意思?二位三通和五通電磁閥是什麼意思?兩位三通電磁閥通常與單作用氣動執行機構配套使用,兩位是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