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墓葬是如何分等級的,清朝年間墓一般是什麼樣子

2021-10-07 08:19:03 字數 5140 閱讀 5315

1樓:匿名使用者

在清朝之前的中國曆代封建社會,傳統的墓葬等級觀念只有「陵」與「墓」兩種等級的區別。皇帝的墓葬被稱為「陵」(包括「陵寢」「園寢」「陵園」),除此之外,即使是諸侯王乃至太子的墓葬,除非朝廷特殊的恩禮,也都只能稱為「墓」。「陵」(包括「陵寢」「園寢」「園陵」)作為一個特殊的詞語,只能特指帝王的埋葬地,普通的百姓墓甚至高階貴族墓葬都是不能隨便稱為「陵」的。

擅自稱陵意味著僭越,是封建等級制度絕對不允許的。 「陵」與「墓」的區別,是封建等級制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清朝入關以後,「園寢」從「陵寢」中分離出來,在「陵」與「墓」之間,加了一個「園寢」的等級,把皇帝與皇后的墓葬稱作「陵」或「陵寢」,而將包括皇帝的妃嬪和皇子、公主以及皇族中其他所有封授爵位的宗室貴族墓葬統稱為「園寢」,在「陵」與「墓」之間建立起一種與以往歷朝不同的特殊的喪葬等級,這是與以往的歷代封建王

朝都有所不同的。事實上清王朝將宗室有爵位的人的墓葬稱為「園寢」,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名稱的更改。種在喪葬上特殊等級的確定,首先與清朝特殊的社會政治形態有著密切的聯絡。

清王朝是一個由滿族上層貴

族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清室人關後,從順治元年(1644)開始,先後三次圈佔京郊五百里以內土地,以安置滿洲貴族、勳臣和八旗兵丁。按照滿族的計量土地方法,以「繩」為單位,每繩四十二畝,所以當時把丈量土地稱為「繩圈」,民間老百姓把這種強行霸佔土地的方式稱為「圈佔」。

第一次從順治元年十二月初五開始,第

二、第三次分別在順治四年(1647)和康熙八年(1669),共圈佔土地約十七萬頃。滿洲貴族在圈佔過程中趁機強佔大量民地、良田,設定皇莊、王莊及八旗官兵田莊,並強迫失去土地的漢族農民在其

莊園勞動。漢族農民淪落為滿人的奴隸,可以被隨意處死,毫無人身自由可言。廣大漢族農民不甘心被奴役,紛紛逃亡。

清廷為了防止農民的逃亡,又制定極為嚴厲的「逃人法」,用來維護落後的農奴制度。這樣一來,不僅旗人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與普通的漢人形成了巨大的社會等級差別,滿族上層貴族尤其是皇室成員,更成了這個封建王朝的特權代表。清代園寢制度的建立,正是這種特殊的等級制度在喪葬方面的反映。

滿清統治者把宗室王公及其子孫的墓葬稱為「園寢」,以顯示宗室貴族與普通民眾的等級區

別,就是為了讓人們在思想意識領域內建立起這種特殊的等級觀念,強化和突出皇族貴族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藉以加強其政治統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清代園寢制度的建立,實際上是清王朝入主中原

後,對封建等級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當今天的人們流連觀賞一座座古墓時,被吸引的往往是墓裡出土的珍稀文物。 早在公元前的中國,就出現了專門從事墓葬營生的工匠。這些工匠中,有石工、木工、漆工、窯工、畫工以及專門從事製造明器的工匠。

墓中的飾物、器物、俑以及被王侯貴族墓葬普遍使用的寢、墓厥、墓碑、神道兩側的石雕、華表、石望柱等等,都印刻著人類進步的足跡。古墓因為有了它們而不再幽暗和陰森,文明和智慧的光芒也照亮了地下的世界。

人類文明史昭示著後人,靈魂並不存在,權力和財富是虛幻的假象,只有人類的創造力,才會不朽。

古代墳墓分為幾個級別,分別是什麼

3樓:春素小皙化妝品

人墓地的大小:公侯100方步、

一品90 方步、二品80方步、三品70方步、四品60方步、五品50方步、六品20方步、七品以下20方步、庶人20方步。

墳高也尊卑有別:公侯20尺、一品18尺、二品16尺、三品14尺、四品12尺、五品9尺、六品7尺、七品以下6尺、庶人4尺。

平民一般按照活人宅院設計的,有主室、後室、兩間耳室。墓主的棺槨就停在主室正**。貴族則龐大的多,地宮的墓室分為前中後三部分,門口吊著千斤閘,從閘門進去,首先為一間「明殿」(冥殿),按墓主生前家中堂屋的佈置,有各種傢俱擺設,這些器物為「明器」(冥器)。

再往裡,中間的墓室,稱為「寢殿」,擺放棺槨的地方。其後為「配殿」,是專門用來放陪葬品的地方。壁畫在唐宋年間,王侯墓中多數都有壁畫,用來記述墓主生平的。

擴充套件資料

從西漢末年開始,有人把石制的碑立在墓前,既不埋於墓中,也不在下葬後撤除,而且在石碑上刻下墓主的官爵姓名,這就成了墓碑。早期的墓碑上部仍有穿,頂端或作方尖形,稱圭首,或作圓弧形,刻上雲氣圖案,稱暈首。

東漢時墓前立碑蔚成風氣,許多墓碑除刻有墓主官爵姓名外,還刻上介紹墓主家世生平事蹟並加以頌揚的長篇文字,碑陰則詳列立碑人的姓名。

晉代由於墓碑既私褒美、興長虛偽、傷財害人,一度曾予禁止。

唐宋時准許一定級別的**墓前立碑。碑首稱碑額,刻有螭(chī,無角的龍)、虎、龍、雀等圖樣,碑身下還有碑座,稱為趺。當時規定五品以上墓碑為螭首龜趺,高度不得超過九尺,七品以上墓碑為圭首方趺,高四尺。

明清時更把墓碑的形制作為體現墓主身份的標誌,規定更為細緻:一品為螭首龜趺,二品為麒麟首龜趺,三品為天祿、辟邪(傳說中的兩種神獸)首龜趺,四至七品為圓首方趺,圓首的碑為碣。

碑身、碑首的高度、寬度以及趺座的高度也都有等差,最高等級的墓碑通高達一丈六尺。原則上庶人墓前不許立碑碣,但這種禁令並未嚴格執行,所以一般人死後墓前大多立有石碑,只是體小制陋,又無趺座而已。

4樓:我愛黃瑞蓮

墳墓:(feń mù) 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墳頭。 大曰墳,小曰墓 1.

古時稱墓之封土成丘者為墳,平者為墓;對稱有別,合稱相通。後指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墳頭。常特指祖墳。

《周禮·地官·大司徒》:「安萬民,一曰媺宮室,二曰族墳墓。」《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墓在 真定 。」《南史·虞寄傳》:「且兵革已後,人皆厭亂,其孰能棄墳墓,捐妻子,出萬死不顧之計,從將軍於白刃之間乎?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你看築起鐵路來,墳墓也要遷讓呢,何況祠堂!」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一章:

「 楊雪 的墳墓就在 松風裡 的南山上。」 2.古星名。

屬危宿,共四星。《星經》:「墳墓四星,在危下。

」《隋書·天文志中》:「虛南二星曰哭,哭東二星曰泣,泣、哭皆近墳墓。」 墳墓是應該敬畏的地方,而不是可怕的地方。

因為墳墓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終結,而人總有終老的一天。走進墳場,總會有一種寧靜而肅穆的感覺,那是對生命的敬畏! 中國帝王陵寢文化的真正肇始是秦始皇陵。

中國皇家陵寢主要有西安 臨潼的秦始皇陵、陝西漢唐陵、河南宋陵、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清代關外三陵和河北清東陵、清西陵。**瓊結縣藏王墓。北鎮遼代皇家墓葬。

寧夏銀川西夏王陵。 以秦始皇陵為代表的秦漢時期的帝王陵寢,封土形狀多為覆鬥式,並以營造豪華擴室和堆築高大封土為這一時期的特色;漢代以後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因封建世襲政治體制的相對發展,導致帝王陵墓文化也一直盛衍不衰,綿延發展。漢朝帝王陵墓一般是封土而作。

唐朝,以李世民昭陵為典型,以武則天、李治乾陵為代表的唐朝陵寢,這個時期的皇家陵寢多數因山為陵,在山腰開鑿墓室,以山丘為封土。五代十國和宋朝時期,因戰爭頻仍,國力頹弱,陵寢規制相對縮減;元朝帝王死後則實行深葬,地表不留任何痕跡。中國古代陵寢的發展經過這一段近400年的低潮之後,開始進入一個輝煌時期——明清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對前代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將覆鬥式封土改為圓式寶頂,增加祭奠設施;改方形院落為多進長方形院落,創立了一個嶄新的陵寢制度。清朝陵寢不僅承襲了明朝陵制,而且作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從而把中國古代陵寢營建活動推向了最後的頂峰。採納哦

5樓:夢魘

沒分級別,如果說分的話是6種。君王墓,大臣墓,富人墓,平民墓,和一種合葬墓,與殉葬墓,具體的我也不清楚

6樓:手機使用者

古代是按照棺槨的層數來分等級的。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再重就是一棺一槨的形制。

7樓:赧唱仇心宜

分為4個等級,為墳、冢、陵、林

清朝年間墓一般是什麼樣子

8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墓室其佈局順序為:五孔石券橋、牌樓、碑亭、三孔券橋,大月臺、宮門、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後為石平橋、月臺、琉璃門、五供、方城(上立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大致清朝的皇帝陵就是這麼佈局的,當然等級不同墓室的佈局也會不同。

9樓:湛藍隕石的隕石

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佈置在一處。在神道上增設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莊嚴肅穆的環境。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

明清時代的墓葬有什麼特徵

10樓:離我遠點

陪葬品數量多且豪華。

從西漢中期以後,隨葬品中增添了各種專為隨葬而作的陶質明器,包括倉、灶、井、磨、樓閣等模型和豬、狗、雞等模型。到了東漢,明器的種類和數量愈多。這是中國古代墓葬在隨葬品方面的一次大變革。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葬品主要是陶瓷、器皿、陶製模型、陶俑和鎮墓獸。隋唐五代時期,隨葬品以大量的陶俑為主。陶俑分為出行時的儀衛行列和家居時的家臣侍者兩大類。

宋至明代,隨葬品以實用物品和珍寶為主,包括陶瓷器、金銀器和玉器等。

11樓:天天天藍

1、明、清時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磚室墓。

2、葬具多為木棺,也有甕棺、陶棺、石槨、石棺;有的因各種原因,下葬後又將死者遺體挖出來重新裝棺或裝在陶罐裡,移到別的地方埋葬,俗稱移(遷)葬,又叫二次葬。

3、葬具多為陶罐,俗稱骨罈。

4、墓葬多有隨葬品,明、清時期,盛行薄葬,陪葬品很少,以實用物品和珍寶為主,包括陶瓷器、金銀器和玉器等。

明、清以前多以生活用具、生產工具陪葬,有的有專門用作陪葬的明器,如漢墓**土的陶屋、陶灶、陶片、陶豬等。

5、明、清時期的墓多數有碑,易於識別。

墓葬的型式風格

1、普通墓

普通墓最為常見,即地面用石板鋪就,墓穴在中間,墓穴後樹石碑,後方和兩邊用石板圍起,成為一塊半封閉的墓地。人們看到的一排排兵營式墓即是。

2、草坪墓

草坪墓是不樹墓碑,不圍墓地,直接將套骨灰盒的石槨埋入地下,石槨上方蓋上石碑,石碑稍高出地面平鋪,上刻碑文,周圍種上綠草。整個墓地看上去是綠草一片。

3、藝術墓

藝術墓很多是根據死者的生平而專門設計的墓型,是藝術化與個性化的高度結合,文化品味很高,充分體現了家屬的一片深情和設計者的匠心。藝術墓特色鮮明,耐人尋味,深受喪家的歡迎。

4、壁墓

壁墓顧名思義就是安葬在巖壁上的墓位,還有一種稱呼叫塔墓,多數出現在港澳臺地區。隨著改革開放慢慢也被大家所接受,它的好處是能節約土地使用空間,並能集中管理殯葬事務,也方便喪家祭拜。

噪聲的等級,噪聲如何劃分等級?

人們以 分貝 為單位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 30 40分貝 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90分貝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 70分貝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 50分貝 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 b 用於表示聲音的大小。1 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

空調的能效等級是有等級還是分等級

不同時期的空調產品能效等級的分類方法不同。以普通定速家用分體式壁掛或櫃式空調為例,在2010年之前執行的是gb12021.3 2004,這個標準裡面是把空調的能效等級分為1 5五個等級的。而2010年之後的執行的是gb12021.3 2010,這個標準裡面是把空調能效等級分為1 3三個等級的。也就是...

賓館是如何劃分等級的,酒店賓館是如何分級的?

一 酒店劃分標準應該是看它的豪華程度和服務程度.為了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保護旅遊者的利益,便於酒店之間有所比較,國際上曾先後對酒店的等級做過一些規定。從本世紀 五 六十年代開始,按照酒店的建築裝置 酒店規模 服務質量 管理水平,逐漸形成了比較統一的等級標準。通行的旅遊酒店的等級共分五等,即一星 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