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國民部分音譯(如美國 德國 法國等),而有的國名全音譯(如義大利 俄羅斯 丹麥等)呢

2021-03-26 12:08:48 字數 5417 閱讀 3301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沒有什麼規律。大部分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稱呼,如美國、德國、法國等,用的是音譯簡稱。也有用音譯全稱的,基本是歷史造成的。

但在表示尊重和客氣時,還是用全稱。如在新聞裡常常能聽到「美利堅合眾國**×××將於×年×月×日到×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等等的說法。

歷史譯法有些也會改變。如斯里蘭卡,舊稱「錫蘭」,後改稱「斯里蘭卡」;非洲的莫三比克,原譯是「莫三鼻給」;馬達加斯加,原稱「馬爾加什」。

在清朝時,對俄羅斯的稱呼是「鄂羅斯」(見尼布楚條約),後改為「俄羅斯」。

國名譯法多是用英語發音的音譯,但也有不用的。如希臘,英語發音是「格林斯」,但希臘人自己的稱呼是「希拉斯」,於是漢語發音為「希臘」,德國全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用的是德語發音,英語發音是「傑爾曼」,就是日耳曼的意思。日本是特例,英語發音是「加畔」,他們自己管自己叫「尼膨」,寫成漢字就是「日本」了。

簡稱和全稱也不是絕對的。如我們所說的「蒙古國」,這三個字在漢語中是這個國家的全稱,但英語發音是「蒙古利亞」,我們不用。阿富汗的英語發音是「阿富汗斯坦」,我們也不用。

此外,大陸與港臺對國名的譯法也有不同(絕大部分是相同的),如奈及利亞,港臺譯法是「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港臺譯法是「沙烏地阿拉伯」,紐西蘭,港臺譯法是「紐西蘭」。。。。。

總之,國名的譯法沒有什麼規律,習慣使然耳。

2樓:伯樂和千里馬

大體上是分部分音譯和全音譯兩種,但其實絕大部分都是部分音譯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音譯必須是符合漢語言(主要是漢語普通話)發音習慣,外國國名其實是根據其不同國家的本意和語言規則來命名的,和漢語的所謂「音譯」從實際內容和意義上沒有任何聯絡,而且如果按照漢語的「音譯」進行全音譯的話有時會顯得讀起來不順暢或者不倫不類;二是其實無論是部分音譯還是全音譯其實基本上都是不完整的或不準確的音譯。如按照國際英語發音進行漢語音譯:

美國應該翻譯成「阿美利客」、德國應該翻譯成「居兒們」、義大利應該翻譯成「義大利兒」、俄羅斯應該翻譯成「羅斯」而不應該有「俄」、丹麥應該翻譯成「丹麥可」,輕音「可」給漏了(雖然不見得準確但起碼反映出「原譯」的欠缺);三是按照漢語的發音規則和英語等語言的發音規則很多是完全對不上號的,或者說音譯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很勉強的。所以,同為華人,中國大陸的音譯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就有區別,主流語言的偏差和認知上的不同所致。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只是習慣,提得多了,就通俗化,簡稱成了部分音譯。也有叫亞墨歷加,法蘭西,英格蘭,**。當然有些國家不能簡稱,如紐西蘭,愛爾蘭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是哪個簡單用哪個,還有是看場合,外交等正式場合會使用全名。

5樓:是熊熊呢

應該是簡稱吧,比如美利堅合眾國(美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法蘭西共和國(法國)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的譯名都是怎麼得來的?

6樓:紫色鸚鵡螺

美國-美利堅和中國,清末民初也成為亞美利加國,是因為美國america音譯過來的。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因為其主體島嶼為英格蘭島,英國在各地的佔領者、侵略者也常自稱英格蘭,所以世界也用英格蘭當做英國別稱,近、現代更是因為英國全稱嗔長而用英格蘭作為英國簡稱。

法國-法蘭西-數百年前叫做高盧(所以法國足球隊自稱高盧雄雞,雄雞是法國象徵)

德國-德意志-以前叫日耳曼,因為是撒克遜人後代曾以一段時間被稱為撒克遜人。

7樓:匿名使用者

1. 美國:全稱為美利堅合縱國,英文全稱為"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是音譯和意義相結合。

america為美洲(名稱來自哥倫布遠航的名為amerigo vespucci的資助者),united states 意為合縱國,即現在的美國各州中很多是以前的英國殖民地,還有些是美國成立後購買的,還有其它原因併入的,現在共有50個州。

2. 英國: 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文全稱為"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是音譯和意義相結合。

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

3. 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英文france,音譯。

4. 德國: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音譯,譯音來自德語的deutch,英文為germany。

德國近代的建立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一分為二,一部分由美、英、法三國佔領,後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另一部分由其蘇聯佔領,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

2023年10月3日兩國合併,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名稱至今。

8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音譯

,美國也是音譯 英國也是音譯 法國也是音譯 德國也是音譯,你想多了,取的第一個音而已 ,樓主想多了,這也太小孩的想法了,慈禧太后這名字你聯想一下?汪精衛你也聯想一下?名字而已,無關大雅,好記而已,這是習慣問題,中國為什麼叫china 瓷器?

怎麼不叫central 這個是語言習慣問題,沒典故

9樓:匿名使用者

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是從德語音譯過來的,除了英國。像john這個名字我以前老好奇為什麼會譯為約翰,而英語並不發這個音,後來才知道這是個德語讀法(yao,han漢語拼德語發音)!

11樓:風林山火

美國:英語音譯(日本譯作米國);英國:英語音譯;法國:英語音譯;德國:德語音譯;義大利:英語音譯;西班牙:英語音譯;**:俄語音譯

12樓:見人瘋爆

america 美利堅 england 英格蘭 france 法蘭西 deutch 德意志

13樓:jet噴氣機

主要還是音譯 不過我很奇怪德意志 germany 這個怎麼音譯啊?

美利堅、德意志、法蘭西、英吉利,這些國名直接翻譯是什麼意思?

14樓:手機使用者

中文翻譯講究「信達雅」,於是許多外國的名字當年大清朝的時候翻譯的都很好聽,典型的比如:美利堅、德意志、法蘭西、英吉利等。

america -美利堅

deutsch-德意志

france -法蘭西

english -英吉利

1、美國,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其實最初的翻譯並不統一,有」亞美利加國「、「花旗國」、「米國」等不同的翻譯,後來統一成了「美利堅」。

米國其實america一詞最初是指美洲的,所以南美的人也把自己叫做americans。一般來說america是指美國,但如果在南美的話,一般都用 the states 或者 the us 稱呼美國,否則就分不清了。

2、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文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的簡稱,德意志便是deutsch的音譯。

另外,germany本是日爾曼的音譯,但英語裡用於國家時專指德國。

德意志的統一

3、法國,法蘭西共和國(the french republic),法國是簡稱,英語是france.

france是法國,翻譯為「法蘭西」,而french是法國的、法國人。

法國另外,還有法蘭克,法蘭克其實和法蘭西是一回事,其隨歷史的變化只是語音流變的問題。

在拉丁語中,法蘭克被稱為francia,字母c在古典拉丁語中念成/k/,但在通俗拉丁語中則念/ts/,古法語前期應該也發/ts/,但是到了13世紀左右逐漸就念/s/了,同時在拉丁語向法語演變的過程中,原本的陰性詞尾a脫落,變成了不發音的e,法蘭克francia最終就音變成了法蘭西france。

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王國最強盛時期版圖幾乎包括整個西歐,後來一分為三:西法蘭克――法國,中法蘭克――義大利,東法蘭克――德國。

4、英吉利,即english。英格蘭,即england。

這兩者其實也是一回事,英吉利其實就是英格蘭人,只不過後來代指整個英國。

英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英國的稱呼其實來自約定俗成,本身是指英格蘭。

大不列顛和不列顛意思也不同。

不列顛群島

大不列顛是指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組成的歐洲第一大島大不列顛島,有時也代稱英國。

而不列顛則是大不列顛、愛爾蘭島和周圍的小島組成的群島,包括大不列顛,由兩個國家組成――英國和愛爾蘭。

5、那這幾個詞如果不使用音譯而用直譯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america -美利堅――工作制定者

deutsch-德意志――我族人的國家

france -法蘭西――自由民的國度

english -英吉利――魚鉤地之族

是不是很有趣?

另外,還有russia俄羅斯――本意是搖槳人,最初的翻譯是羅剎國。

而歐洲和亞洲的區分,其實最初也很簡單

七大洲europe太陽落下的地方

asia太陽升起的地方

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怎麼翻譯過來的? 5

1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它叫日本國,國名釋義:日出之國,譽稱:櫻花之國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地中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

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

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和外族入侵。2023年成立王國。

2023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2023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16樓:

你說的美國、德國、英國、法國、**都有對應的全稱吧美利堅,德意志,英格蘭,法蘭西,俄羅斯都是比較正式的,還有更長的翻譯美利堅合眾國,德意志聯邦等等

簡稱是平時說話說多了,約定俗成了,大家都知道,比如澳洲就是澳大利亞義大利,全世界任何語言都是音譯,因為yi da li這三個音每門語言裡幾乎都有

至於日本,韓國,不用翻譯,歷史上都存在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那些最常見的國家是最早出現譯名的。分別是美利堅、德意志、英格蘭、法蘭西、俄羅斯,後來就簡稱首字了,而且你可以發現這些國家的音譯名跟原本讀音差距最大。

韓國和日本是因為他們的國家本來就有漢字名,根本不需要翻譯,這是常識吧……

至於義大利、以及後來出現的各個國家,都分別有了比較相似原本讀音的音譯名。而且早期確實是有意國這個稱呼的。但是你想,慢慢的所有國家都有了音譯名,全都用首字簡稱那不是亂套了?

於是只保留了使用最廣泛的幾個了。

為什麼名人度假,大部分都選美國?

因為那裡視野廣闊,農莊古堡比較多,風景好。為什麼美國人人都住別墅,而中國大部分人連 美國還沒到人人都住別墅的時代,我在美國的時候,看到美國無家可歸的人也很多。目前生產力還沒達到那麼個高度哈。實拍 美國海灘為什麼特別乾淨 主要是人少!要是跟中國的人那麼多,照樣是髒亂差。為什麼美國可以大部分的企業都是民...

為什麼德雲社郭德綱不把所有的徒弟都捧成名人

因為每個人的實力不同啊,能不能紅具體要看他們自己啊 不是不捧啊,而是要抓重點,只有讓那些有能力的人先紅起來,才能帶動其他人。這是不可能的,他沒有這個能力,徒弟也要有相應的天賦。為什麼德雲社郭德綱不把所有的徒弟都捧成名人?有心而無餘力,要知道想把所有的徒弟都捧成名人,那需要多大的代價。因為都捧紅了就沒...

為什麼大部分美元在美國境外流通,為什麼美元一直以來在國際上的地位那麼顯赫?

美國將二戰勝利成功得轉換成了持續一百年的貨幣霸權,當時美國在布雷頓會議上是很傲慢的。傲慢源於它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歐洲被打得稀巴爛,沒有能力與美國抗衡。甚至還要依靠美國,西歐是由美元堆砌起來的,他們重建的原材料絕大部分來自美國。他們自然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達到了高峰。在這種背景下,佈雷頓森林會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