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無我境界是什麼意思,佛學中的無我境界是什麼

2021-03-19 18:14:03 字數 6317 閱讀 9391

1樓:

對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別、不執著!就是無心,「無心」不是我們普通意義上的「沒心沒肺」,而是念而不執。

佛教的諸佛菩薩所修所得的就是「無我」和「無心」。黃檗禪師曾說過:「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可見「無心」是多麼的重要!

俺把達磨祖師《悟性論》中的這段文字供養給您,希望並祝福您快樂、自在。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

為體非有非無,在凡即有,在聖即無。聖人無其心,故胸臆空洞,與天同量。」

2樓:飛龍在天金剛心

你可以在網上搜尋《空性禪修次第》,裡面有無我的確切解釋。

大致摘錄:

無我中的「我」就是指「樊我」,或者「俱生我」。因為萬事萬物皆因因緣而生,沒有不需要因緣就單獨存在的「我」。因為都需要因緣,所以因不存在的時候,果也不存在,所以單獨的「我」是不存在的。

了知無我,就還要經常思索與此相關的51(?)心所法,逐漸淡化對於「我」的執著。

瞭解無我,破除我執,可以剷除輪迴之根。

3樓:甘書

無我之境界,只可意會豈可言傳?!

4樓:與水同生

以"他"的角度看自己看別人看世界

佛學中的無我境界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無我沒境界,整部《金剛經》都在講無我。

6樓:心靈解放軍

當你改掉妄想習慣,達到心物不二,能所統一就明白了。佛說無我是為糾正眾生對自我的錯誤認識,破除對假我的執著,從迷知見轉為覺悟知見,並非什麼也沒有。

7樓:

通俗地說,為人民服務。

8樓:匿名使用者

夏天,晚上在外面睡覺,任憑蚊蟲叮咬

佛教的「諸法無我」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諸法無我」並不是說這個世間有一個「我」,然後佛要你觀想「無我」來破除之;而是說這個世間根本就是沒有「我」,我們內心執著,根深蒂固的覺得有一個是「我」,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是沒有的。

「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說,我要把手舉起,我能夠主宰將它舉起來,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它「常」、「一」,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沒有改變,叫做「常」。

「一」既是這個我是單獨一個,不可以有兩個。世間人認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稱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有不變的意思。

一歲時的我是我,十歲的我還是我,甚至於老了還是那個我,所以它不變,這就是世間人對我的解說。

擴充套件資料

在佛法中有兩種人執著有「我」:一者、執著五蘊的身心裡面有一個「我」;二者、執著五蘊的身心就是「我」。剛才講過這兩種都不是「我」,既身心不是「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沒有,所以「我」不存在。

從以上的推理來看,沒有一個超然物外的「我」,也沒有在身內、身外的「我」。

佛陀說眾生的身心是眾多因緣聚合的結果,既是我們過去有種種的業因緣,它們湊合形成我們現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個聚合,以佛法來說,既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既是身體;受、想、行、識既是心。

五蘊就是身和心,佛陀說它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結果,當中並沒有一個實體叫做「我」,但是我們卻把此身心稱為「我」。這並不是說有一個「我」在身心裡面,也不是說這個身心有一個「我」,是我們把它叫做「我」,那既是「假名我」。

我們眾生給每樣東西名稱後,就認為它是實在的。但佛陀說不是,是假的,是一個名稱而已,「假名我」亦復如是,在這名稱裡面,並沒有一個實體存在。但是我們凡夫將這假名我執著以為真,稱為「我執」。

我們現在應該明白,所謂「我」原來是一種執著。

打個比喻:有人抽菸,慢慢的就染上煙癮,對香菸執著了;如果我們一直教導一個人「我」「我」……;這個身體是我,這個心是我,那它就執著了,認為這個「我」是實有,它就執著這個「我」,稱為「我執」。由於這個「我執」,我們就生起種種的煩惱。

「我」原來是這樣來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諸法無我」。佛陀告訴我們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但是可以將五蘊稱為「假名我」。佛陀也用這個「我」,甚至於佛經的第一句話說「如是我聞」,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確認它只是名稱,沒有一個實體,所以稱之為「假名我」。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哲學範疇的內容,佛教在早期分為兩大流派,一個是大乘空宗,一個是般若有宗,它們的區別就在「法」和「我」的認知上,大乘空宗認為法我皆空,而般若有宗認為我空法有,簡單地說就是法是自然規律(也可以理解為精神),而我是指物質存在,空宗認為我們所見到的物質東西都是虛幻不實的,同時它們存在的規律也是虛幻不實的,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所謂緣起性空,按俗話說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以及所有過程都是因為一個起手因素而造成的隨機結果,都是虛幻的;而有宗認為雖然物質都是虛幻的,可冥冥中有一個規律是一直存在的,是它在指導所有的行為向一個既定的規律下發展,在佛教哲學上這是根本問題,非常複雜,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回到諸法無我這句話來說,就是說在所有的自然規律下的物質都是虛幻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諸法無我裡的「我」,是一種恆常不變的東西,比如**教講的「上帝」是第一因,「靈魂」;印度教也有這個觀念。

這個「我」,不依賴其他而存在,能產生一切現象,支配其他事物,永恆存在。

「諸法」,是一切現象,包括物質、精神的所有現象。

諸法無我,是說所有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哪一種現象是恆常存在、自主的。

**教講的「上帝」是第一因,羅素說:

上帝的存在 最初起因的論點

也許很簡單易懂的就是最初起因的論點(據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萬物都有起因,你一步一步地追本溯源,最後就會發現一個最初起因,我們就給這個最初起因以上帝的名稱)。我們看這個論點在今天完全無足輕重,因為首先今天所講的起因,同當年所指的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哲學家和科學界人士已經對於起因進行研究,它並沒有當年那樣的活力了。

除此以外,大家也一目瞭然,所謂必有最初起因的論點也是沒有活力的論點.我年輕時頭腦中對這些問題進行過認真的思想交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贊同最初起因的論點。【直到十人歲那年,有一天讀到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自傳時,忽然發現這麼一句話:

「父親教導我說,『誰創造了我?』,是無法解答的難題,因為接著人們必然要問,『誰又創造了上帝?』」今天我仍然認為,這句極端簡單的話指出了最初起因這一論點的荒謬。

如果說萬物都要有起因,那麼,上帝也必有起因,如果存在著沒有起因的事物,那也很可能就是世界,正和可能是上帝一樣,因此這一論點就毫無活力可言。這和印度教的觀點是性質完全一樣的,他們認為世界置身在一隻象背上,而這象又置身在一隻龜背上。如果有人追問「烏龜又在誰的背上呢?

」他們就只能支吾其詞:「還是談談別的吧!」最初起因的論點確實並不比這高明。

沒有任何理由說世界沒有起因就不能產生。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有理由說世界不應該本來就是一直存在著的。我們更沒有理由認為世界一定要有個開始。

認為萬物必定都有個開始的觀念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缺乏想象而造成的。因此,我大概不必在最初起因的論點上浪費時間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無我既是有我,佛法不二法門,

13樓:不能說一說就錯

我看過許多關於『道』和『法』一類的解釋,也看過《天道》。宗教是以自我解脫為最終目標的修行。我這裡只有個人觀點,法,律者也,規範一切事物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變化,是為『一切有為法』而它的存在決定我們的意識,不容懷疑和誤解,也不可思議。

『我』自我意識,很多人把『法』擬人化,稱謂神明,法並不是實體,而是變化的過程,看透了這個變化就能預見變化後的結果,自然不會妄言妄行,對於未發生的事,心裡早有定數,自然不會大起大落。**裡經常說『參悟天地變化』說的就是這個。諸法無我就是『一切法無自我意識』天地間本無神佛,聖經裡有一段,在人進入窄門時『神』會告訴他,我是不存在的,我就是你。

佛教的「無我」到底是什麼樣概念和境界

14樓:8萬4千法門

問:我已經很能接受無我、無常,以及『一切唯心,萬法為識』的觀點。但總覺得內心深處仍有一個模模糊糊、似有似無的『我』在。

無論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動念或在修行之時,都有這個『我』在作主,究竟何故?如何才能真正無我?請開示。

淨空法師答:你的話說得很正確,一點都不假,你真正做到無我、無常,你就不會來問問題了。你來問問題,誰問的?

「我」問的。由此可知,無我很難。真正做到無我,最低的程度,你已經超越六道輪迴,你不會在輪迴裡面,超越六道了。

實在講,超越六道是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藏教佛、通教佛,這四聖法界是不是真的無我?沒有。他決定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佛經說:

「我執雖亡,法執猶存」,我執破了,還有法執。試問問,誰執著法執?「我」!

不過他的我執非常的微細,不像我們是很粗的觀念。果然法執也斷了,我、法二執都斷了,無明破一品,超越十法界了,這是一真法界的法身菩薩,這才到真正無我。

所以到真正無我,他用的是真心,決定不是妄心,他的智慧開了,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如果我們對於一切法還有障礙不能明瞭,自己要曉得,為什麼不明瞭?無明,我們完全被無明覆蓋了。

所以對於世出世法雖然認真的研究探索,往往還會產生錯誤的見解,誤解諸法真實義、曲解諸法真實義往往有之。

要避免這些歧途、叉路,歧途叉路很危險,不知道將來自己要走到**,因此佛、古聖先賢都這樣教導我們,求學、求道都要親近明師,沒有真正善知識指引是非常的困難。我們自己有一點悟性,那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這一生沒有好的因緣,沒有好的善知識與修學環境,走錯路就非常可惜。

過去生中有這麼好的因緣,也有這麼好的悟性,這一生遇到善知識,這個路子走對了,就容易開悟。我們縱然開悟也不能忘記念佛,對於唸佛法門一定要認真去研究、去認識,這個法門是無比的殊勝。以高度的善根福德因緣、高度的悟性修學唸佛法門,往生的品位就高,超出其他法門太多太多了,所以一定要珍惜淨土法門。

如果要真正瞭解無我的道理與境界,佛在《大般若經》裡面講得很多也講得很詳細,可以從這裡下手。

佛教裡面的「無我」究竟是什麼意思

15樓:匿名使用者

無我是佛發現五取蘊的共相之一,五蘊的共相是「無常、苦、無我」; 什麼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徵。佛陀說「無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

」以不實之義為無我。當觀受無常,如是觀者則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忿怒) ;當觀識無常,如是觀則識非我,非我所、亦非我體。

無我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認為心身中存在個「我」:把色、受、想、行、識是「我」,或者認為「我」在色、受、想、行、識中;而這種自我感覺,正是對身心錯誤認識)。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論書《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說到:

世界是由物質及精神現象組成,物質叫做色法,精神現象叫做名法。其中組成色法的最小單位是色聚,組成名法的最小單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滅著,一彈指間,名色法就生滅了上億次。

同樣,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構成,這裡面沒有恆常不變的我,沒有靈魂。組**的這些極其細微的色法與名法,一直都在那裡不停的剎那的生滅著,根本就找不到一個不生滅的東西,也找不到一個叫做『我』的實體存在,------這都是可通過修行(大念處經)親證和親見的。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剎那不停地變化著,既有某一階段的微小量變,也有不同生命形態之間的質變,質變也就是所常說的輪迴,這中間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存在。

「四念處」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傳漢譯的『念處經』及南傳巴利文第二十二經均有敘述。要義為如實觀察,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但是在後期佛教,四念處被窄化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對治法,但易執彼端,其不淨乎?其苦乎?

無常乎?無我乎?豈可求之,當如實觀之,不可妄定),在解脫煩惱的力道和效果上,減弱很多,其中的原因很微妙,有許多值得**之處,如何經由四念處的修持而滅除煩惱,藉此文略作介紹。

其實世尊在和外道修行時也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不過那只是定,細微執著於有我而修的禪定(雖然說在那一個境界時確確實實沒有了我這個概念,但是其「行」依舊幽微細潛的在發動,所以,在非想非非想定中,隨著不同人的念妄動生髮的不定,處於非想非非想的「有命」終究會在非常非常遙遠的時間後重新從定中出來,且由於在非想非非想定中不執於有我,而「行"卻也依舊發動,故從定中出來時,同分妄見與別業妄見重新邊計執為我之凡人(主要是細微的無始來積累的別業妄見,同分妄見比較少)),所以當出來後又循流生死,反反覆覆。世尊察覺到非想非非想並不是終極的解脫之道,故而另尋正道。

在菩提樹下,不斷反「觀」一切,而不是像最初外道那樣不執著於一切而入定,而是「觀」一切如如不動而入定,故而在定中不會循流幽微的「行」,故而能進一步破執「識」(色,受,想,行,識,其中粗相主要在色,受,想,包括一些行,幽微的細相主要在行和無明所生的識)。因為外道的定實際上是依舊隨流著幽微的行,和識在**反反覆覆的,而世尊「觀」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覺一切,不為一切所動,故而最終解脫。

佛教中是什麼意思,佛教中歡喜是什麼意思

你問的,是 末後常見的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嗎?這裡的歡喜,有聞法的法喜,意樂,認同,讚歎,誠懇信受,心意交融,由此種種,產生的樂的覺受及外在表現。佛教中的歡喜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歡喜有2種解釋,具體如下 1 快樂 高興 滿心歡喜。歡歡喜喜過春節。她掩藏不住心中的歡喜。2 喜歡 喜愛 他歡喜打乒乓球...

佛學教中四法是什麼意思,佛學教中慧光是什麼意思

哪四法你說具體點啊,大乘記法經,菩薩修行四法 不捨善知識 不捨菩提心 不捨堪忍愛樂 不捨樂阿練若 四法 1 指法寶中的四法,即教法 理法 行法 果法。教是佛所說的言教 理是教中所詮的義理 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 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2 指菩薩修行的四法,即不捨菩提心 不捨善知識 不捨堪忍愛樂 不捨阿練...

佛學教中khanti是什麼意思

沙門 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佛學常見辭彙 陳義孝編 沙門 或雲桑門,或名沙迦懣 門字上聲 曩,皆訛。正言室摩那拏,或舍羅磨拏。此言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什師雲 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肇雲 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取涅盤。阿含經雲 舍離恩愛,出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