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節的歷史淵源持節的歷史淵源

2021-03-07 01:07:54 字數 4960 閱讀 1941

1樓:搝鉑

皇帝不能事事躬親,所以必須指派人代行,然空口無信,乃以節為憑,漢朝使節沒有區分層級,到了晉朝,使節開始區分層級。

節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權力。舉凡如持節分封諸侯、持節收捕罪犯、持節鎮壓起兵叛亂、持節出使外國及持節簽約議和等事。連諸侯在叛變時,除了私刻璽印,也不忘偽造節杖,江都易王建在叛亂時,就因此製造「二十根」使節,以供使用。

在蘇武持節不降、還有馬日磾受袁術所欺,被騙失節而死(注),各臣所持有的這根節扙,實物上為長八尺的竹竿,最上頭裝飾著旄羽,顏色上在漢初為赤、後來易黃。節材在後來也有金質銅身,類似金刀鐵券之類,極盛裝飾之能事,不全為竹。

另外假節之「假」為借給、短期**,非為真假之意,像假司馬就是**司馬,假齊王就是**齊王,以有別於正牌司馬及真齊王,當初韓信就是想當假王,結果劉邦封真王給韓信,此為真假之別。 晉朝使節開始區分層級,「假節」、「持節」和「使持節」、「假節鉞(或「假黃鉞」)」代表不同的權力和名望。

整理一下後來晉朝的持節都督權利:

(一)假節:平時沒有權利處置人,戰時可斬殺犯軍令的人。

(二)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

(三)使持節:平時及戰時皆可斬殺二千石以下**。

(四)假節鉞(或假黃鉞):可殺節將(含假節、持節、使持節)。

鉞為斧鉞,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必然專屬君王,故偶爾暫借人臣,應為「假」節鉞而不為「持」節鉞。

孔明被「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及「親秉旄鉞以歷三軍」,指的就是假節鉞。

晉朝節將的開始時間可追溯曹魏時期,至於吳、蜀則不一定照辦,因為魏晉管轄跨州越郡,所以有假節刺史或持節都督出現,而吳蜀所統寡州少郡,沒有分割槽統治的需要,悉數皆為**直轄。蜀將廖化、吳壹、張翼等人雖持節,但是真正軍事用兵卻得憑視大將軍姜維所舉止;吳將長江各督鎮守各地,也非人人持節──因此吳蜀節將的權力,不如魏晉節將來得大。吳蜀之節將,與其代表**,更像差遣使者。

持節都督鎮守一方,也是後來割據地方的「節度使」之前身。

pseudoknots 假節

***plex structure resulted from base pairing of discontiguous rna segments

2樓:資深搬磚俠

有說節杖是竹杆做的,真扯淡。京戲看多了。帝王權杖怎麼可能就是根竹杖,吉吉國王啊?

古文中"假節"是什麼意思?

3樓:鄭浪啪

假節,假(通「借」)以符節,持節。是皇帝將節借給執行臨時任務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懾一方,當這個臣子臨時任務完成後,這個節將會被收回。

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後漢書·袁術傳》:

"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為援,乃授以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

《晉書·職官志》:"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周書·泉企傳》:

"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別將,尋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時,持節、假節已有名無實,但仍通稱出任刺史、太守為假節。

4樓:匿名使用者

1、假以符節,持節。古代使臣出行,持節為符信,故稱。

2、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後漢書·袁術傳》:

"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為援,乃授以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晉書·職官志》:"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

"《周書·泉企傳》:"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別將,尋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時,持節、假節已有名無實,但仍通稱出任刺史、太守為假節。

3、借用符節。

4、虛偽的節操。

5樓:歲月不寒

應該是「假借」

假借義jiǎ jiè yì

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義,叫假借義。如"而"原意為鬍鬚,借用為連詞義;"來"原意為小麥,借用為來去的"來"的意義。

詞的假借義,也就是通常說的通假字,指古代漢語中音同音近(而且是同一韻部)的字可以通用。這是因為古代漢字的數量少,語言裡有這個詞,但是沒有記錄這個詞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通假字有兩種情況。

一種叫做有本字的假借,如「倍」假借為「背叛」的「背」,「內」假借為「納」;一種是無本字的假借,如「而」本義是「鬍鬚」,假借為連詞「而」,「莫」本義是「日落」,假借為「沒有」,「焉」本義是鳥名,假借為語氣助詞。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如前邊說的「莫」,本來是「日落草莽之中」就是「天黑」的意思,後來又造「暮」字,又如「益」,本來是「水從器皿中漲出」的意思,後來又造「溢」字。「莫」和「暮」,「益」和「溢」應稱為古今字,但有些書上不這麼嚴格區分,也統列入通假範圍之內。

舉例:分辨本義與假借義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錫」當「給予」講,是假借義。《說文》:「錫,銀鉛之間也。從金,易聲。」

假借義——通過文字的同音假借使該字表示的意義。假借是把漢字當成一個 純粹的表音符號。 假借使一個漢字起到了幾個漢字的作用。

本義——漢字造字時用字形表示的詞義。

「錫」此時通「賜」,借「賜」之音而已。

6樓:高樓居士

假節 :

jiǎ jié

1.假以符節,持節。古代使臣出行,持節為符信,故稱。

2.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後漢書.袁術傳》:"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為援,乃授以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晉書.職官志》:

"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周書.泉企傳》:"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別將,尋除上洛郡守。

"至隋唐時,持節、假節已有名無實,但仍通稱出任刺史、太守為假節。 3.借用符節。

4.虛偽的節操。

7樓:魔芋粉

持著信物

[題名]:假節

[解釋]:1.假以符節,持節。

古代使臣出行,持節為符信,故稱。 2.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

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後漢書.袁術傳》:"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為援,乃授以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

"《晉書.職官志》:"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周書.泉企傳》:

"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別將,尋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時,持節、假節已有名無實,但仍通稱出任刺史、太守為假節。 3.

借用符節。 4.虛偽的節操。

8樓:落拓一書生

持節的歷史淵源

9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不能事事躬親,所以必須指派人代行,然空口無信,輒以節為憑,漢朝使節沒有區分層級,到了晉朝,使節開始區分層級。

節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權利。舉凡如持節分封諸侯、持節收捕罪犯、持節鎮壓起兵叛亂、持節出使外國及持節簽約議和等事。連諸侯在叛變時,除了私刻璽印,也不忘偽造節杖,江都易王建在叛亂時,就因此製造「二十根」使節,以供使用。

在蘇武持節不降、還有馬日磾受袁術所欺,被騙失節而死(注),各臣所持有的這根節扙,實物上為長八尺的竹竿,最上頭裝飾著旄羽,顏色上在漢初為赤、後來易黃。節材在後來也有金質銅身,類似金刀鐵券之類,極盛裝飾之能事,不全為竹。

另外假節之「假」為短期**,非為真假之意,像假司馬就是**司馬,假齊王就是**齊王,以有別於正牌司馬及真齊王,當初韓信就是想當假王,結果劉邦封真王給韓信,此為真假之別。 晉朝使節開始區分層級,「假節」、「持節」和「使持節」、「假節鉞(或「假黃鉞」)」代表不同的權力和名望。

整理一下後來晉朝的持節都督權利:

(一)假節:平時沒有權利處置人,戰時可斬殺犯軍令的人。

(二)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

(三)使持節:平時及戰時皆可斬殺二千石以下**。

(四)假節鉞(或假黃鉞):可殺節將(含假節、持節、使持節)。

鉞為斧鉞,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必然專屬君王,故偶爾暫借人臣,應為「假」節鉞而不為「持」節鉞。

孔明被「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及「親秉旄鉞以歷三軍」,指的就是假節鉞。

晉朝節將的開始時間可追溯曹魏時期,至於吳、蜀則不一定照辦,因為魏晉管轄跨州越郡,所以有假節刺史或持節都督出現,而吳蜀所統寡州少郡,沒有分割槽統治的需要,悉數皆為**直轄。蜀將廖化、吳壹、張翼等人雖持節,但是真正軍事用兵卻得憑視大將軍姜維所舉止;吳將長江各督鎮守各地,也非人人持節──因此吳蜀節將的權力,不如魏晉節將來得大。吳蜀之節將,與其代表**,更像差遣使者。

持節都督鎮守一方,也是後來割據地方的「節度使」之前身。

假節鉞在古代是什麼官位?

10樓:匿名使用者

節(bai就是蘇武牧羊時手裡du拿的那個東西)

、鉞zhi(類dao似於斧子一樣的東西內)都是皇帝的信物容。「假黃鉞」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徵孫權,以(曹)休為徵東大將軍,假黃鉞」。「使持節」則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誅殺二千石以下的**。

「持節」可以自行誅殺無官職之人,若在軍事中,則可以誅殺**。「假節」可以殺犯軍令之人。

「節」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的權力。武將 「假節」的話,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左請示、右彙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鉞」就是斧鉞,是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的 「斧鉞」。

「斧鉞」專屬君王,偶爾會暫借給人臣,稱為「假節鉞」。在君王所有的授權方式之中,「假節鉞」的規格是極高的。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並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世界盃的歷史淵源,足球世界盃的歷史淵源

每4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一向深深吸引著全世界的億萬球迷,那麼它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呢?1928年5月,為了適應現代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國際足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了代表大會,與會者一致通過了舉辦世界盃足球錦標賽的決定。1930年,首屆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在烏拉圭舉行,以後每隔4年舉辦一次。1956年在盧森...

《祭灶詞》的翻譯,祭灶的歷史淵源

古代臘月二十四日,灶王爺將要去見天帝並與他說一說有關人間的事。灶王爺的車為雲馬為風在人間逗留了一會兒,每家每戶都用盛滿了美酒的杯子和裝滿了食物的盤子來祭祀灶王爺,祭祀典禮十分豐富。豬頭被燉得軟軟爛爛的,幾條魚燒得既鮮美又可口,豆沙做得十分甘甜味道又細美,糕點和糰子做得粉粉嫩嫩。家中的男子們盛滿酒來祭...

色粉畫的介紹,色粉畫的歷史淵源

色粉畫 法文 英文bai名稱pastel,於意大du利語pastello。zhipaste是 糊狀物dao體 的意思,表內明材料的效能。pastel中文也譯作 粉 容畫 粉筆畫 彩色粉畫筆,臺灣譯作 粉彩畫 顧名思義是一種有色彩的繪畫。它並不是水粉畫,而是乾的特製的彩色粉筆。色粉畫畫在有顆粒的紙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