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士兵穿的盔甲有多重啊古代的士兵如果都穿了盔甲死亡率有多高

2021-03-05 12:25:55 字數 5053 閱讀 789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的盔甲並不輕。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範圍內。

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

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型別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2樓:匿名使用者

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他的祖父、父親都做過韓國的宰相,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官二代」。秦滅了韓國後,面對國亡家破的殘酷現實,年輕的張良拿出全部家財在東夷招募到一位大力士,並替這個大力士做了一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叫他在博浪沙埋伏,伺機行刺秦始皇(《史記·留侯世家》)。秦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其分量相當於今天的60斤。

張良為什麼做了這麼重的一個大鐵椎?原因很簡單:秦始皇出行,隨駕的護衛肯定不少,行刺必須在一定距離之外,如果鐵椎不夠分量,一是形成不了慣性,扔不到地方;二是即便扔到了地方,也成了強弩之末,失去了打擊力量。

雖然最終的結果,大力士把鐵椎扔偏了,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車,但從中也足以看出這個大鐵椎的威力。

三國的曹操手下有一員大將典韋,非常勇武。他善於使用雙戟和大刀,軍中的戰士們於是為他編了這麼一句歌謠:「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表達了對他勇猛精神的讚美(《三國志·典韋傳》)。三國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20克,那時候的八十斤相當於今天的三十五斤。公元197年,張繡反叛襲擊曹操的營地,典韋揮動長戟左右衝殺,一叉下去,十幾根矛當即被折斷。

兵器的分量和人的勇武精神,相得益彰!特別一提的是,張繡反叛前,曹操曾設宴款待張繡,典韋拿著一柄大斧跟在曹操後面,曹操每到人前敬酒時,典韋就舉起大斧看著那個人,張繡及隨從都不敢仰視。典韋所持的大斧有多重呢?

史料語焉不詳,但大斧的刃寬卻達到一尺,其分量想必不輕,或許正因為此,張繡及隨從才會望而生畏吧?

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

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大概四五十斤。

3樓:茅舍賣酒翁

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

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

大概四五十斤

4樓:末尾的火車頭

中國古代鎧甲大全!!!!!!!

中國古代鎧甲,由於材料、儲存上的問題,能夠完整儲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據史籍和出土的零碎來推測研究。我國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點,連線鎧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儲存不易。而歐洲鎧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於儲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儲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現在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

這裡推薦一本書,書名叫》,作者是日本的蓧田耕一(唉...),由香港萬里機構出版,在三聯書店應該可以買到,港幣是85元。書中以「斬」、「打」、「扎」、「射」、「城」、「火」、「暗」、「甲」八個類別對中國古代兵器進行描述。

書中對各種不同型別古代兵器的長度和重量資料描繪非常精確,長度單位甚至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日本人的嚴謹認真可見一斑。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由西域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先帝賜臣鎧表》。

《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唐代極為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

古代所謂「金甲」東西方都有,是貴族為了顯耀身份在鎧甲上鍍金而已。至於金絲甲,與其防護原理相似的應該是鎖子甲,屬於柔性鎧甲,優點是透氣性好,絕對重量小,缺點是防護能力差,不能抵擋大力的打擊和刺擊。

我國古代的盔甲並不輕。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範圍內。

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

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型別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範疇。

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商代鎧甲

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幹縣商墓出土實物,甲參考安陽殷墟遺址遺蹟。

**太多了!資料太豐富了。大家自己去看看吧

5樓:小平安小貓貓

重灌騎兵大約60斤,輕裝步兵沒什麼重量。

古代的士兵如果都穿了盔甲死亡率有多高

6樓:弱肉強食本質

不,不要被古裝劇誤導,古代士兵大多數穿的都是皮甲,就是用皮革製成的,大將穿的才是金屬鎧甲,有少部分的精銳部隊,會給他們配備金屬鎧甲,古代的金屬在戰爭中多數都是用於製造**,造一整套的金屬鎧甲是要耗費很多金屬材料的,中國不像羅馬,人少軍隊也少,可以全軍裝備重甲,中國動則數十萬,一套金屬鎧甲即便幾個工匠一起打造,日夜不停,上好的鎧甲好耗費數天,即便差的也要一兩天,所以古代士兵不會都穿著金屬鎧甲。清朝武將穿軟甲,士兵穿布衣,這是民族特色

古代打仗士兵穿的盔甲是自己買的還是國家發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以前,先秦及秦漢,一般家裡有經濟能力的,都是自備盔甲,沒錢的軍隊會下發制式盔甲,當兵結束可以穿回家,下次再服役或者後代服役,就穿這個。

東漢,他們軍隊的盔甲都是**發放的。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由於是軍戶制或府兵制,所以,盔甲都是自備的,根據家庭環境,有好有壞。

宋朝結束了府兵制,主要是募兵制,盔甲全部是由軍隊提供,少部分家裡有條件的允許自帶。

遼、西夏、金的部族武裝的盔甲都是自備的。

元朝前期的部族武裝都是盔甲自備,後期建國後,盔甲由**提供。

明朝衛所的盔甲都是在剛建立時,由兵部下發到衛所個人,由個人負責保養,損壞或遺失的,由自己補足,戰時由**補足。募兵制的部隊靠**下發或自行打造。

清代的八旗盔甲由自己準備。

8樓:留香亂語

最初,徵和稅是分開的,徵,就是出工出力,稅,就是交錢交糧。

最早的時候,封建領主要徵用民夫半年或更長的時間為他們打仗或是幹公共事業比如修水利造長城什麼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徵的時間越來越短,秦朝時候是兩個月,到了隋唐則是二十天。徵是普及到每一個人的,宰相的兒子都不例外,當然,後來發展到可以用錢來交徵了,就是用金幣抵人工,而正規軍就是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的人願意當兵,(收錢替別人納徵),有的人則願意出錢呆在家裡)。

在正規軍成立以前,打仗士兵的盔甲都是自帶的,乾糧自帶,但可以從國家那領到兵器,打完仗了過凱旋門的時候歸還兵器,解散隊伍。——當兵的還可以自帶僕人,這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兵有可能旁邊站著幾十個伺候他的僕人,軍隊的實際人數遠遠多於計劃中的人數。

然後,這涉及到一個問題,借兵問題,借兵只能接到裸兵,借來以後要借方自己裝備士兵,打完仗以後,歸還的時候,這些兵回自己國家的凱旋門解散,這些兵器就歸國家所有了,但裝備會穿回家去。於是,一種有趣的現象發生了,你往往能看到被借來的兵拿著木棍走上戰場....

秦朝以後,開始有了正規軍,當然,這些兵大多由犯人組成,但他們的裝備**都開始是國家包吃包穿了...

古代戰爭的盔甲可否有一定的作用

冷兵器時代,穿著鎧甲可以有效降低敵人劈 砍 刺 射的殺傷力。在同等打擊專程度下,降低士兵 率。中國屬古代的鎧甲型別主要有 1 金屬類 扎甲 防劈砍良,防穿刺差 鎖子甲 防箭能力強 半板甲 抗劈刺,不抗鈍器擊打,昂貴 沉重,如唐朝明光鎧 歩人甲 宋朝重步兵裝備,防護力強,但很沉重,不利追擊 2 非金屬...

古代的金元寶現在大概有多重,古代的一個金元寶現在大概有多重

金元寶面值分五十兩,二十兩和十兩,分別重2.5,1.0,0.5公斤.單位錯了,那時期一斤十六兩。古代金元寶能有多少克 古代金元寶就是 熔鑄成錠的金錠。到了元代,經濟改為銀子作為計算單位,元代起採用 為價值尺度,元代之銀錠通稱為 元寶 這時 元寶 一詞含有 元朝之寶 的意思,是元寶稱呼的主要來歷,但絕...

「真龍天子」也是拼了古代的「名分」有多重要

明末李自成為什麼沒成皇帝,有一個原因說是他在打仗的時候瞎了一隻眼,明朝士大夫認為他不是真龍天子,所以沒有擁戴他。皇帝為什麼叫真龍天子 因為在早期龍是各個種族的形象拼湊而成的,他們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那麼他們的領導人自然就是龍的一部分,即真龍天子 天子 顧名思義,天的兒子。其命源天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