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是什麼意思,舌尖上的中國什麼意思

2021-03-04 07:44:48 字數 3809 閱讀 8258

1樓:南山一直在等待

舌尖上的中國:

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舌尖上的中國 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舌尖可以理解為吃的,引申為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只中國的美食。但是節目中,是借美食來介紹中國的傳統文明。

舌尖上的中國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講中國的飲食文化,用舌尖品嚐中國的美食

4樓:承諾是泡沫

就是中國的一些各個地方好吃的東西唄

舌尖上的中國欄目宗旨是什麼

5樓:30秒不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美食類的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是由中國**電視臺出品的一部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講述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該片於2023年5月14日在cctv1《魅力記錄》欄目首播。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之所以火爆,首先在於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眾性,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廣泛的觀眾基礎。其次,它貫穿全篇的人文情懷。

6樓:抽菸屁的哥哥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取得了良好的收視率,在國內眾多關於美食的紀錄片中脫穎而出。

它之所以能夠吸引大眾的眼球,首先是其巨大的投資與優良的製作水準,而最重要的方面則是因它並不單純講述食材、美食的製作,而是通過美食這一媒介,找到與之相關的、能夠令大眾熱情討論的東西,比如傳統價值觀念、人際關係、生存狀態等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索。

舌尖上的中國講了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舌尖上的bai

中國》為中國**du電視臺播出zhi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dao為中國各地美食生態。通回過中華美答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2023年5月22日,該片在播出最後一集《我們的田野》後完美收官。

8樓:洛基英語艾老師

是中bai央電視臺播出的一套du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

zhi容為中國各地美食生dao態。通過中華美內食的多個側面容,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全集公7集,22號已經播完了喲~ 一句話,就是講的美食文化,講美食背後的生活!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各個地域的特色飲食文化,從食材介紹,到烹飪手法的詳細講解。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去看麼,當然你要不是吃貨那就算了。

為什麼取名叫舌尖上的中國,舌尖指 的是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舌尖上的中國意思就是介紹中國的美食,據說舌尖上的味蕾很敏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2樓:匿名使用者

舌頭,它是人體對味覺最敏感的部位,不用它用什麼啊,這就是講的飲食文化。

13樓:狗屁旦旦

因為舌尖的味蕾比較多,嚐到的味道比較真實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講的是什麼 55

14樓:密碼是什馬

第一集 自然的饋贈

作為一個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從**來的?毫無疑問,我們從大自然中獲得所有的食物,在我們走進廚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讓我們迴歸自然,看看她給我們的最初的饋贈。

本集將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群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如干旱,潮溼,酷熱,嚴寒)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中國人食物,我們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瞭解在世代相傳的傳統生活方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取食物的故事。

本集部分旁白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儲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

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樹和櫟樹自然雜交林中,卓瑪尋找著一種精靈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鮮的極限是三天,商人們以最快的速度對松茸進行精緻的加工,這樣一隻松茸24小時之後就會出現在東京的市場中。

松茸產地的凌晨3點,單珍卓瑪和媽媽坐著爸爸開的摩托車出發。穿過村莊,母女倆要步行走進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每一個藏民都有識別松茸的慧眼。

松茸出土後,卓瑪立刻用地上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只有這樣,菌絲才可以不被破壞,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山林的規矩。

為期兩個月的松茸採摘季節,卓瑪和媽媽掙到了5000元,這個收入是對她們辛苦付出的回報。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裡,長出過遂昌最大的一個冬筍。冬筍藏在土層的下面,從竹林的表面上看,什麼也沒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葉子顏色,就能知道筍的準確位置,這完全有賴於他豐富的經驗。

筍的保鮮從來都是個很大的麻煩,筍只是一個芽,是整個植物機體活動最旺盛的部分。聰明的老包保護冬筍的方法很簡單,扒開鬆鬆的泥土,把筍重新埋起來,保溼,這樣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鮮兩週以上。

在中國的四大菜系裡,都能見到冬筍。廚師偏愛它,也是因為筍的材質單純,極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筍製作一道家常筍湯,醃篤鮮主角本來應該是春筍,但是老包卻使用**高出20倍的遂昌冬筍。

因為在老包眼裡,這些不過是自家毛竹林裡的一個小菜而已。

在雲南大理北部山區,醒目的紅色砂岩中間,散佈著不少天然的鹽井,這些鹽成就了雲南山裡人特殊的美味。老黃和他的兒子在樹江小溪邊搭建一個爐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鹽。

雲龍縣的冬季市場,老黃和兒子趕到集市上挑選製作火腿的豬肉,火腿的醃製在老屋的院子裡開始。諾鄧火腿的醃製過程很簡單,老黃把多餘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個圓潤的火腿,灑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諾鹽均勻的抹上,不施錐針,只用揉、壓,以免破壞纖維。

即使用現代的標準來判斷,諾鄧井鹽仍然是食鹽中的極品,雖然在這個古老的產鹽地,鹽業生產已經停止,但我們仍然相信諾鄧鹽是自然賜給山裡人的一個珍貴禮物。

聖武和茂榮是兄弟倆,每年9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來採挖一種自然的美味。這種植物生長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榮挖到的植物的根莖叫做蓮藕,是一種湖泊中高產的蔬菜——藕。

作為職業挖藕人,每年茂榮和聖武要隻身出門7個月,採藕的季節,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較高的人工報酬使得聖武和茂榮願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氣冷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就會漲。

整整一湖的蓮藕還要採摘5個月的時間,在嘉魚縣的珍湖上,300個職業挖藕人,每天從日出延續到日落,在中國遍佈淡水湖的大省,這樣場面年年上演。

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第2集上

1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儲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

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怎麼沒有河南信陽,《舌尖上的中國》裡為什麼沒有河南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最主要介紹的是中國飲食的特色,你都說信陽的休閒飲食文化跟四川很像,很像那就是沒有明顯的特色了,所以對舌尖上的中國的劇組來說,在該地拍攝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因此,本片中沒有河南信陽。舌尖上的中國 裡為什麼沒有河南的美食 舌尖 總導演陳曉卿先生做客鄭州回答了河南人這個疑問陳曉卿沒有拍河南美食,...

外國人看《舌尖上的中國》是什麼反應

有個外國朋友來做客,我問他想吃什麼,他說要吃一種黃饅頭,我覺得奇怪,不知道什麼叫黃饅頭,後來他找了一個網頁,是介紹 舌尖上的中國 的有一集是陝北的黃米麵饃饃。這才恍然大悟。北京吃西北菜當然好找了,於是帶他去,結果這個餐廳推薦的菜品就有這個黃米麵饃饃,據說就是 舌尖上的中國 所拍的那個地方的農民們製作...

舌尖上的中國的配音是誰,舌尖上的中國配音解說人是誰

李立巨集,現在是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導演表演系副教授兼表演教研室主任 劉金山,飾演過小兵張嘎中的胖翻譯 舌尖上的中國配音解說人是誰 是李立巨集。李立巨集,北京人,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年度最火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 解說,1986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導演表演系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