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這首古詩的作者是誰,古詩《三衢道中》作者是誰

2021-03-04 00:55:52 字數 5748 閱讀 8378

1樓:追風的飛兒

曾幾(1084——1166)宋朝詩人,字吉甫,號茶山居士,

古詩《三衢道中》作者是誰?

2樓:匿名使用者

《三衢(qú)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收錄於《茶山集》中。

曾(zēng)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

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祕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

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誌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

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曾幾是一位旅遊愛好者。這首詩是他遊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抒寫詩人對旅途風物的新鮮感受。

《三衢(qú)道中》詩的原文是: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三衢道中這首詩的作者

3樓:阿沾

《三衢道中》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詩人曾幾。

曾幾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祕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其詩的特點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

原文: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

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這首詩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黃梅天),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遊興愈濃。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於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遊興。

三四句緊承「山行」,寫綠樹蔭濃,爽靜宜人,更有黃鸝啼鳴,幽韻悅耳,渲染出詩人舒暢愉悅的情懷。「來時路」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添得」二字則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故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出此作構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

作者將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寫得錯落有致,平中見奇,不僅寫出了初夏的宜人風光,而且詩人的愉悅情狀也栩栩如生,讓人領略到平的意趣。

詩還有個特點,就是通過對比融入感情。詩將往年陰雨連綿的黃梅天與眼下的晴朗對比;將來時的綠樹及山林的幽靜與眼前的綠樹與黃鶯叫聲對比,於是產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

全詩又全用景語,渾然天成,描繪了浙西山區初夏的秀麗景色;雖然沒有鋪寫自己的感情,卻在景物的描繪中鍥入了自己愉快歡悅的心情。

曾幾雖然是江西詩派的一員,但這首絕句寫得清新流暢,沒有江西詩派生吞活剝、拗折詰屈的弊病。他的學生陸游就專學這種,蔚成大家。

作者簡介:曾幾(jī)(1084——1166),南宋朝詩人,字吉甫,號茶山居士,贛州(今江西贛州市)人。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

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誌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

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

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

4樓:匿名使用者

三衢道中①

(宋)曾幾

梅子黃時②日日晴,

小溪泛盡③卻山行④。

綠陰⑤不減來時路⑥,

添得黃鸝⑦四五聲。

曾幾(1084~1166)

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贛州(今屬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陽。

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祕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誌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

」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

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

③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

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

⑤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

⑥不減:並沒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黃鸝:黃鶯。

詩作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鬆愉快的心情。

首句寫出行時間,「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往往多雨,但現在卻「日日晴」,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麼明睸,那麼開朗!

次句寫出行路線。詩人乘船去遊山去了,「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樂無窮,其雅無窮,其趣無窮。第三句寫「綠陰」,遊山歸來的路目,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

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然後就是作者是 :曾幾(1054—1166):贛州(今江西省贛州)人。宋代詩人。「三衢」:即三衢山,在今浙江省衢縣。

5樓:

宋 【作者】:王安石——《三衢道中》

【內容】: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子黃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卻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回程正好走山路,現在看到的是一路綠蔭濃濃並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綠蔭深處傳來的黃鸝的聲聲啼鳴,更增添了不少遊興。

古詩《三衢道中》的作者是誰

6樓:匿名使用者

三衢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背景:曾幾(1084——1166)宋朝詩人,字吉甫,號茶山居士,贛州(今江西贛州市)人,是一位旅遊愛好者。這首詩是他遊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

詩意:梅子黃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卻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回程正好走山路,現在看到的是一路綠蔭濃濃並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綠蔭深處傳來的黃鸝的聲聲啼鳴,更增添了不少遊興。

三衢道中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曾幾詩人先寫了?

7樓:匿名使用者

《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作品鑑賞

編輯詩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鬆愉快的心情。

這是一首紀行詩,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寫詩人行於三衢山道中的見聞感受。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黃梅天),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遊興愈濃。

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於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遊興。三四句緊承「山行」,寫綠樹蔭濃,爽靜宜人,更有黃鸝啼鳴,幽韻悅耳,渲染出詩人舒暢愉悅的情懷。

「來時路」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添得」二字則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故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出此作構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

作者將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寫得錯落有致,平中見奇,不僅寫出了初夏的宜人風光,而且詩人的愉悅情狀也栩栩如生,讓人領略到平的意趣。

詩還有個特點,就是通過對比融入感情。詩將往年陰雨連綿的黃梅天與眼下的晴朗對比;將來時的綠樹及山林的幽靜與眼前的綠樹與黃鶯叫聲對比,於是產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詩又全用景語,渾然天成,描繪了浙西山區初夏的秀麗景色;雖然沒有鋪寫自己的感情,卻在景物的描繪中鍥入了自己愉快歡悅的心情。

曾幾雖然是江西詩派的一員,但這首絕句寫得清新流暢,沒有江西詩派生吞活剝、拗折詰屈的弊病。他的學生陸游就專學這種,蔚成大家。

8樓:保春侯未

三衢(qú)道中

(宋)曾 畿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子黃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卻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回程正好走山路,現在看到的是一路綠蔭濃濃並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綠蔭深處傳來的黃鸝的聲聲啼鳴,更增添了不少遊興。

這是一首紀行詩,寫詩人行於三衢道中的見聞感受。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遊興愈濃。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於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

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遊興。三四句緊承「山行」,寫綠樹蔭濃,爽靜宜人,更有黃鸝啼鳴,幽韻悅耳,渲染出詩人舒暢愉悅的情懷。「來時路」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添得」二字則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故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出此作構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

作者將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寫得錯落有致,平中見奇,不僅寫出了初夏的宜人風光,而且詩人的愉悅情狀也栩栩如生,讓人領略到平的意趣。

《三衢道中》 的作者是誰??

9樓:真航

古詩《三衢道中》的作者 (宋)曾幾

10樓:明月今人

《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作者是曾幾,宋朝詩人。酷愛旅遊,這首詩是他遊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

大詩人陸游曾是他的學生

11樓:匿名使用者

曾幾(1084~1166)

三衢道中這首詩的作者是曾幾所寫《修改病句》?

12樓:碧婆婆

這個句子是重複囉嗦的語病,修改病句可以有兩種改法:《三衢道中》這首詩的作者是曾幾,或者《三衢道中》這首詩是曾幾所寫的。

三衢道中古詩作者姓名怎麼念

13樓:夢裡心落

曾幾:zēng  jī

簡介: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

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祕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

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誌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

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

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三衢道中》宋代: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每一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著小舟沿著小溪漂流,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從山路繼續向前走。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賞析:作者將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寫得錯落有致,平中見奇,不僅寫出了初夏的宜人風光,而且詩人的愉悅情狀也栩栩如生,讓人領略到平的意趣。

古詩《三衢道中》的全文是什麼,古詩三衢道中寫形成的詩句是什麼?

古詩 三衢道中 的全文是什麼?有拼音和釋義我給追加分 2019 02 11 古詩 三衢道中 的全文是 三衢道中 宋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譯文 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

古詩《畫》的作者是誰寫古詩《畫》的作者是誰?

1 南宋僧人道川禪師為註釋佛教經典 金剛經 所作的偈頌詩。原詩沒有詩題,最初載於道川禪師所著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頌 即 川老金剛經注 後被多種 金剛經 批註本所轉錄。2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雖行清淨行若見垢淨二相當情並是垢也即非清淨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實相也。世尊 至 實相,山河大地...

金縷衣古詩的作者,古詩《金縷衣》的作者到底是誰呢?

金縷衣 七言絕句,這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出自 杜秋娘詩 據說元和時鎮海節度使李錡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 見杜牧 杜秋娘詩 及自注 詩歌寓意人們不要愛惜榮華富貴,而應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的鮮花,要及時採摘,如果採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