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別稱由來為什麼叫紙鳶,風箏又有什麼別稱

2021-03-04 00:03:03 字數 2925 閱讀 2283

1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叫紙鳶

鳶是一種體形較大的鳥,古代的風箏

主要是模仿鳶的形狀做的,與古代的火箭一樣主要用於軍事領域來傳訊號用的。因是用紙做成的所以就叫紙鳶,這個叫法應該是較帖切的。

紙鳶的由來

風箏起源於中國,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風箏並不是以紙製作,而是木製的。傳說中第一個風箏為「魯班」製作,稱之為「木鳶」,《渚宮舊事》記載魯班「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而以《呂氏春秋·愛類》記載「公輸般為高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荊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

』」說明魯班當時造的是「高雲梯」而不是木鳶。

《韓非子》記載中木鳶的發明者不是魯班而是墨子墨翟。墨翟(公元前478-392年),為春秋戰國時的哲人,諸子百家中墨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外儲說》記載墨翟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空」。

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意思是說墨子曾就研究試製了三年,以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將其放飛並使其成功飛起,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木鳶」(或「木鷂」)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

另《康熙字典》中釋義的木鳶發明者也是「墨翟」。而《墨子》中記載魯班發明的「木鵲」比墨子的「木鳶」更加精巧:「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後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後,才開始出現紙做的風箏,稱為「紙鳶」。

風箏又有什麼別稱

2樓:文學嘗試

一、風箏(fēng zhēng )又被稱為紙鳶(zhǐ yuān)、風鳶(fēng yuān

)、紙鷂(zhǐ yào)等。

二、例項

1、清代高鼎的《村居》:「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將風箏稱為紙鳶,意思是村裡的孩子們放學回家天色還早,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2、宋代宋伯仁的《紙鷂》:「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噓全在一絲風。」將風箏稱為紙鷂,意思是紙風箏像真的鳥兒在天上飛,能不能飛的起來全在於風的大小。

三、簡介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的風箏文化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傳遞資訊,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

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閒娛樂的玩具。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

一、祈福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儘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徵「福」的吉祥圖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

二、長壽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松柏,有據說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說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

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一萬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

三、喜慶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徵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餘」「福祿壽喜」「雙喜福祥」。

四、吉祥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象中的瑞禽仁獸。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後來以龜背紋代替。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裡龍是有著特別的意味,龍有著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徵。以瑞禽仁獸及其他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綵鳳雙飛」「百鳥朝鳳」等。

3樓:匿名使用者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資訊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的。

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

「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絃,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

4樓:慢品味

紙鳶(zhi yuān )或紙鷂(zhi yao四聲)

5樓:雨兒嘻哈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

紙鷂yao

紙鳶yuan

6樓:今朝

別稱還有:

紙 鳶 (音「冤」)

紙 鷂 (音「要」)

7樓: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

紙鷂yao

古時為什麼把清明節稱為「風箏節」?

8樓:北京創典文化

放風箏和盪鞦韆,是我國人民在清明節時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具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每逢清明節,人們不僅在白天放風箏,夜間也要放風箏。

夜裡,在風箏下或在風箏的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風箏飛在空中就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古時放風箏活動從元宵節後一直持續到清明節,所以古時也把清明節稱為「風箏節」。

風箏的由來和發展的,風箏的由來和發展的資料。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據 韓非子 外儲說 載 墨翟居魯山 今山東青州一帶 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 木鷂 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測量傳遞資訊,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

四川風箏的歷史,風箏的歷史及由來

風箏是歷史上真正的飛機的最早的雛型,它是中國發明的,大概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發明了。歐洲的風箏,據人們所知,最初出現於十四世紀。在東方,風箏用於宗教 打漁 軍事通訊,而且用來載人。載人時,人的手腳伸,伏在風箏上面。在歐洲,風箏最初是作為一種軍事標誌出現的,到十六世紀就變得普遍了,成了從東方傳入的一...

為什麼風箏能夠飛上天,為什麼風箏能飛上天?

這是一道高中物理題,原理很簡單,做受力分析就一目瞭然了.風箏升空的原理,主要是靠 風 的推力升揚於空中。風箏本身有重量,會往地面降落,它之所以可以在空中漂浮飛翔,是受空氣的力量支撐向上,這種力量稱為揚力。風箏在空中時,空氣會分為上下流層,此時通過風箏下層的空氣受風箏面的阻塞,空氣的流速減低,氣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