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的用法,詞性及例子,文言文中而和之的用法舉例有哪些?

2021-03-03 21:25:27 字數 5630 閱讀 1676

1樓:匿名使用者

以 釋義 yǐ

①《動》用;使用。:「忠不必用兮,賢不必~。」

②《動》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哉?」

③《動》認為。:「皆~美於徐公。」

④《介》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願~十五城請易璧。」

⑤《介》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秦亦不~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而吾~捕蛇獨存。」:「且~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⑦《介》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⑧《介》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楚和。」:「(公子)欲~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⑨《連》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夫夷~近,則遊者眾;險~遠,則至者少。」

⑩《連》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予與四人擁火~入。」

⑾《連》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⑿《連》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⒀《連》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作~貽之。」

⒁《連》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連》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怪之矣。」

文言文中「而」和「之」的用法(舉例)有哪些?

2樓:各種怪

一、而1、表示對稱或領有,相當於「你」、「你的」

予豈不知而作。——西周佚名《詩經·大雅·桑柔》

譯文:朋友你啊可嗟傷,豈不知你裝模樣。

2、表示指示,相當於「這樣,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譯文: 都是被逼迫的,君是這樣妾我也是這樣。

3、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和」、「與」。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譯文: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異的蛇:(它)黑色的質地白色的花紋。

4、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就」、「才」。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

譯文: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

5、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卻」、「但是」。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戰國荀子《荀子·勸學》

譯文:靛青是從藍草裡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

二、之1、動詞,到,往。

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譯文:曾同別人一起被僱傭給人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2、代詞。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彼竭我盈,故克之。——春秋時期左丘明《曹劌論戰》

譯文: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3、指示代詞,這。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文:衡量一下兩種對策,寧可答應,而讓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

4、活用為第一人稱,我。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文:想不到將軍的胸懷如此寬大啊!

5、助詞。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漢朝劉向《塞翁失馬》

譯文:靠近邊境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死了。

3樓:

一、「之」作代詞用 「之」作代詞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複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

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之 1.

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

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

(《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9-01 09:14 「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複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裡可以是實詞,在另一個句子裡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

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幾個。 下面我把古漢語首選的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一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併打給你。

而一、ér 一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

《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譯]:

「凡是捕殺他物持物而咬這一類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鱗與頰毛。」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

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

「某所,而母立於茲。」[譯]:「這兒,你的母親曾經站立過」。

三連詞。 ⒈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係,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

《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譯]:「這不是遠的小近的大嗎?

」 ⒉表示承接關係,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譯]:

「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遞進關係,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譯]:「學了知識而且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 ⒋表示修飾關係,前項修飾後項,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譯]:

「河曲有個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 ⒌表示轉折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

《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譯]:「後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隻狼又追上來了」。

⒍表示假設關係,常連線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

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 [譯]:「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潤澤,深水潭生長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

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 [譯]:「如果說管仲懂得禮,那還有誰不懂得禮呢?」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範圍等,可譯為「以」。

例如:《圖畫》:「故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 [譯]:「所以中國的畫,在肖像畫以外,多半用想象構成圖畫的內容」。 ⒈相當於「之」。

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君子以說的多做的少為恥。」注:

「言而」即「言之」。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

例如:《論語·微子》:「已而!

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譯]:

「算了吧,算了吧!現在黨政的那些人危險極了!」 五 通「如」、如同、好像。

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

彼君子女,捲髮如蠆。」[譯]:「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帶下垂飄左右,那些貴族的女兒,發如蠍尾翅在首。」

文言文也字的副詞用法及例子,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也1 象形字bai。邨的本字。本義 羹魁du柄。語氣zhi副dao詞義 1 用在句回末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相當於 啊答 呀 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 黃生借書說 旋見一白酋 英將也。清 徐珂 清稗類鈔 戰事類 2 用在句中,表示停頓。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清 袁枚 黃生借書說 3 用在句末...

語文文言文而的用法,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整句話 到白髮蒼蒼時,才重返故國。表示順接關係的連詞 到了老年,順接下來 返回自己的國家。表示順接關係的連詞 到了老年,順接下來 返回自己的國家。一 用作連詞。1 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 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勸學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蜀道難 北救趙而西卻...

有關「於」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文言文中的 於 的用法

於 對,對於。例 貧者語於富者曰。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其於人也,乃曰 能有是,是亦足矣。在。例 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乃設九賓禮於庭。縉紳 大夫 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與,跟,同。例 幻者而同於真邪?真者而同於幻邪?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 樂毅。燕王欲結於君。莫若遣腹心自...